历史上关中的那些古道陇县固关最有名

玩转陇州

14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关中是平原,又是谷地,也可以说是盆地,四周被山包围,渭河从中间穿过。在冷兵器时代,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说,易守难攻。但对外交流就不是那么方便。

有山就有关隘,有关隘就有道路。据统计,关中周边历史上大概兴建了47座关隘。那么关中对外交流的古道也众多。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条商道。丝路起点为关中的长安,西行的第一道屏障就是横亘关中西部的陇山。

丝绸之路由关中通往陇右的主要交通线路有两条,即沿泾河西行越过陇山的陇右北道和沿渭河西行过陇山的陇右南道。

陇右南道越陇山的线路有三条,自北向南分别为陇山北道、陇关道和咸宜关道,还有一条沿渭河河谷的陈仓狭道。

陇关道线路又分北线和南线。北线为陇关旧道,南线为陇关新道。西出关中,在陇山就形成了五条古道,而这其中又以陇山北道和陇关道最为重要,秦汉时期已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咸宜关道开通较晚,实际上是陇关道的补充。陈仓狭道基本沿渭河河谷西行,路途险阻,时通时断,作用远不及陇山北道和陇关道。

陇山北道,又称回中道,是西出关中最早开辟的通道之一。秦时修筑,汉武帝时期全线开通,南端起今陕西省陇县北,沿北河经温水镇、火烧寨镇、新集川镇东部入甘肃神峪河乡下关村后向东经东华镇到达平凉的四十里铺,过镇原、新城镇、宁夏彭阳县、白阳镇和古城镇,逾萧关至固原原州区。

回中道在陇山的古道中位置偏北,虽然路途迂回漫长,但相对平缓易行,故此道开通较早。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曾由此巡视陇西;汉武帝曾多次西巡,五次经过回中道。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陇关道逐渐成为关中西出的主要通道,回中道入陇地位逐渐被取代,但作为一条连接陕甘宁地区的重要通道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宝平高速火烧寨至平凉段规划路段大致路线即经过了古回中道。

陇关道又称陇坂道,开辟于西汉初期。这条线路是是沿渭水北侧经咸阳到兴平、武功、扶风、岐山、凤翔,从凤翔走柳林道循汧水(千河)过千阳县、陇县,从陇县的固关、安戎关、大震关、付汗坪分岔上老爷岭,下山直通甘肃张家川县的马鹿乡,再经恭门直指秦安县的陇城;或由马鹿向南经长宁驿至清水、天水,从而形成了丝绸之路过境天水的南北两线。

西汉建陇关后,后世习惯称陇关道。汉武帝通使西域后,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主干驿路之一,至唐代达于极盛。宋、元、明、清时期,主干驿路地位为经过邠州的萧关道所取代。

萧关古道

萧关古道是拱卫关中的门户,是控扼中原通往塞北乃至西域通道。大致路线是从长安西北行至咸阳,再西北行至礼泉县。由礼泉县西行至奉天县(今乾县),由奉天北出,逾越梁山,至永寿县,又北行至邠州(今彬州市)。由邠州西北循泾水河谷南侧上行至长武县,又西至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再西过萧关至原州(今宁夏固原原州区),经会州(今甘肃会宁县)到凉州(今甘肃武威)。萧关古道是丝绸之路北线的主要通道。

金川陇州道是陇关道的一条辅道,原为驮道。1913年,宝鸡县(今陈仓区)知事方大柱将此驮道扩修为车路。具体线路从宝鸡市循金陵河北上,经陈仓区县功镇葫芦沟村,过新街镇、车道、菜园进入陇县境内,翻过八渡梁、朝天岭到陇县县城。或由县功镇经箭舌关进入千阳境内,接陇关道进入陇县。

此古道沿途山头至今仍有多座烽火台的残迹,烽火台的建造历史可追溯于西周时期。

南北朝时,宝鸡西部渭河北岸、陇山南麓有条东西通道称安夷关道。因北魏孝明帝于南由(峪)口(今陈仓区香泉街南)设南由县,又称南由路。

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三月,于州辖汧源县西筑“安夷关”,安夷关的设置是为了扼守南由路的畅通,故南由路又称“安夷关道”。

今天陈仓区县石公路(县功—石家滩)县功至香泉段,就是在古安夷关道上修建的。前峪沟至大水川林区简易公路,再西行有山村小道直到山门镇(今甘肃省清水县),亦为安夷关道路基。

咸宜关道是陇县境内通往西南方向的一条支道。开通时间较晚,为唐代以后的交通要道。道中有咸宜关,位于陇县西20多公里处,此道由今曹家湾沿咸宜河经渠、三里营、咸宜关、长宁驿(今甘肃张家川)到清水河天水。民国时期咸宜关道逐渐衰落。

咸宜关

陈仓狭道,又称渭水狭道,主要指宝鸡以西、天水以东渭河流域的狭长古道。即从今宝鸡市沿渭河南岸西行,经峡石、六川河、车辙至城隍庙,或从今宝鸡市出发,经太寅、甘峪、晁峪、坪头或码头,到城隍庙,然后再经灵宝、香泉、赤沙、通河、拓石到三岔城(吴砦),渡东岔河直通上邽。此段道路为水陆并用,但由于水道数段狭窄,两岸山崖险峻,导致其通行能力效果不佳。

陈仓狭道

还有两条关中通往陇右地区的便道分别是凤翔---平凉古道和凤翔---灵台古道。

凤翔---平凉古道,由今凤翔城西北方向经董家河张家店村,沿枣子河越老爷岭,入麟游县麻夫镇,北经酒房、中湖、花花庙入今甘肃灵台县境内的百里镇,经盘口(今甘肃泾川)到泾川,沿泾河至平凉。

凤翔老爷岭古道

凤翔---灵台古道,自尽凤翔县城东过狼沟桥,经萧史宫、竹园、上石佛寺顶,沿五曲湾到汤房庙,穿骆驼巷、大峡,越羊引关(古称羊峡关),经麟游县两亭、水磨沟过天堂到达甘肃灵台,皆沿河觅道。此道为古时甘肃陇东地区与凤翔相通的一条便道,与丝绸之路北线相接。

秦岭古道

历史上关中通往陕南、蜀地以及湖北、云贵等地都要穿越秦岭。而秦岭北麓大大小小的峪道就成了主要的通道。

子午道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的驿道,因穿过子午峪而得名。此道开辟于秦。

子午谷道路线图

子午道的大致经行路线为:从长安子午镇入子午峪北口,沿峪而上至土地梁,越梁沿沣水支流至喂子坪附近沣水河谷,沿峪南行至关石(即子午关,又名石羊关);过关石后南行,越秦岭主脊到宁陕县沙沟街,循汉江支流旬河而下,经高关场、江口镇、沙坪街、大西沟,翻越月河梁至月河坪,南渡月河顺腰竹沟行,于古桑墩附近越腰竹岭进入汉江另一支流池河沿,循池河南下,经营盘、胭脂坝、新矿、龙王街、铁炉镇入石泉县境,经梧桐寺、迎风街、石佛寺、筷子铺、后营至池河镇,过马岭关绕汉江北侧九里十三湾至石泉县城;自石泉县城向西北,经古堰、绕峰街至西乡县子午镇,过子午河入洋县境,复经金水镇、酉水镇、龙亭进入汉江平原,过洋县、城固县城到达汉中。

傥骆道

傥骆道也是古代关中翻越秦岭通达汉中、四川的驿道。因经过西骆峪而得名。又因翻越秦岭后南面出口为汉江支流傥水河谷,故名傥骆道。

傥骆道

大致路线为从周至的西骆峪入秦岭,越骆峪关,逆黑河支流陈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都督门,进入汉江支流胥河上源,再向西南翻越兴隆山至酉河上游的洋县华阳镇,沿酉河经茅坪过八里关,又越贯岭梁经白草驿,出傥谷口,循傥水河谷至洋县,沿汉江北岸渡胥水,经流王城、城固县城、柳林镇到达汉中。

褒斜道

褒斜道是古代关中穿越秦岭通达陕南、四川的又一驿道。因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北入口在眉县斜峪,南出口在汉中褒峪,故称褒斜道。

褒斜道

此道历史最为悠远,是秦汉时期关中通往陕南、四川的主要驿路。其经行路线大致为:从眉县的斜峪入秦岭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越老爷岭入桃川谷,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今太白县城所在地嘴头镇),再折向西南行,经两河口、关山街、古迹街、西江口镇、孔雀台、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峪口,经褒城到达汉中。

陈仓道

陈仓道是关中西侧穿越秦岭通往陕南、四川的驿道。以道路北端入山处为秦汉时陈仓县而得名;因秦岭北侧有散关扼控,又名散关道;又因途中沿嘉陵江上源故道水而行,秦时设置故道县,又名故道。

陈仓道

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项相争时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此道北伐关中。唐代辟为驿道,逐渐替代其他栈道,成为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驿道。

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长安循陇关道西行,至凤翔折南至陈仓(今宝鸡东),西南行入秦岭至玉女潭,穿越散关翻越黄牛岭至黄花川,沿故道水行至凤县,入故道川,经马岭寨、两当县、固镇、河池县、长举县至兴州治所顺政县,复东南行经兴城关、分水岭后渡沮水至西县(今勉县西),折西南经百牢关至金牛县(今宁强县金牛镇),再沿金牛道入蜀或经褒城至汉中。

武关道路线图

蓝武道是古代关中翻越秦岭,东南向通往南阳、荆襄以至江南、岭南的驿道。因途经蓝田关、武关,故名蓝武道或武关道;又因自长安先到达商州(今商县),唐时又名商山路。

武关道

蓝武道开辟于商末周初,荆楚部族首领鬻熊受封为楚子,在率族人自关中移居江汉时开辟此道。周秦汉唐时在诸驿道中地位仅次于潼关道。

武关道

唐代此道大致经行路线为:自唐长安城东行,过灞桥后折向东南,经蓝田坡底村上七盘岭,绕芦山南侧过蓝桥到蓝桥镇,溯蓝桥河而上,经牧护关(唐时称蓝田关)翻越秦岭梁,顺丹水支流七盘河下至黑龙口,折东行经商州、丹凤县后出武关,又东经商南县富水镇出今陕西省境,经西峡县、内乡县至南阳。

桐油古道

渭南的桐油古道是蓝武道的一条支道,形成于商周时期。是当年蓝田、商洛通往渭南塬下和新丰县的唯一道路。该路线从渭南,经紫阳镇(桃花源)、渭南大王、厚镇、清峪、厚镇岱北岔、万军回、灞源南石门、门坎岭、张家坪、蓝田韩坪、黑龙口,最后到达商县(今商洛)。还有一条是到清峪后,走灞源木岔最终到洛南。

桐油古道

库谷道、义谷道、锡谷道都是古代关中翻越秦岭,南向通往金州(今安康)的驿道,各以入口秦岭峪得名。唐宋时已有山间小径,元代正式辟为驿路。

库谷道穿越库峪,库峪位于今蓝田与长安两县交界处。库谷道经行路线大致为:经引驾回折南入库谷(库峪口),溯库峪河而上翻越秦岭,经十八里小岭、阴沟口、阎王沟、黄家店、石湾铺、拦马河、表德铺至镇安县,循乾佑河而下,经今长哨、东坪、青铜至两河关进入旬水谷道,又经赵湾、甘溪至旬阳县,折西沿汉江北岸到达金州。

义谷即今长安县东南60里的大峪口。锡谷即今长安县东南的小峪口。义谷道、锡谷道是到达镇安县之前的另两条驿路,至镇安后与库谷道相合。

瓮峪古道,位于华阴市境内。一条峪道,串联两条秦岭峪道。出口在瓮峪山口,进口却在大敷峪中上部。古人选择这样的路线,考虑有三点:一是大敷峪山口方向,悬崖峭壁,山谷窄狭,山势凶险,开路不易,难度极大;二是从瓮峪出,是个向东北的斜方向,路程近了许多;三是坡度缓,马、骡驮物资较容易一些。基于这些原因,瓮峪古道,坡势缓,古道宽。往来密度大,运输繁忙,兴盛景象可见一斑。它是关中东部古代最兴盛、最繁忙、规模较大的一条古道。

华洛古道是华阴连接洛南县的一条古道。从华阴出发沿罗敷河上行经金堆城越秦岭进入洛水上游石门河到达洛南。

潼洛古道是潼关县与洛南县之间的一条古道,由潼关太峪、蒿岔峪进入秦岭越分水岭后再沿洛河上游石坡河进入洛河到达洛南。

明清时华州城经石堤峪茶马古道,翻岭经过蜈蚣台、苇坪至洛南县界。这是一条茶马古道,无法行车。

桥峪古栈道是汉代到元代时期华州经桥峪来往于金堆和商洛的一条交通要道,后废弃。还有一条东坪古道是来往于华州和陕南之间的古商道。

崤函古道,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是对洛阳至潼关这段道路的统称,具体是指位于河南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800米左右的一段石壕古道,而广义的崤函古道,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学名称。是指先秦以来至民国时期,由西安(长安)和洛阳之间、并且主要在今三门峡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西出西安(长安)起于潼关,过秦函谷关,经陕州,过硖石关到今新安县东,出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400华里。

秦驰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其中著名的驰道有九条,分别是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天堑变通途

今天,关中通往外界的交通四通八达。出行的方式和古道已经不能同日而语。秦岭北麓峪口目前通往陕南的公路有:华阴市潼关县西潼峪通往洛南县的新修公路;从罗敷峪通往商洛的202省道;蓝田县蓝田峪通往商洛的310国道;蓝田县辋峪通往商洛的西蓝高速公路;石砭峪通往安康的包茂高速公路;沣峪口通往宁陕县、安康的210国道;户县涝峪通往汉中、四川的西汉高速公路;周至县黑水峪通往汉中、成都、昆明的108国道;眉县从斜峪通往太白县、汉中的姜眉公路;宝鸡市陈仓区的马尾峪通往太白、汉中的210省道;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峪通往凤县、四川的212省道,共11条,其中高速公路3条。昔日天堑变通途。

(0)

相关推荐

  • 白色雪海 关中区域哪里看白鹃梅

    每年清明节前后,是秦岭山中白鹃梅花盛开的季节,洁白的花朵,犹如雪花挂在树上. 白鹃梅,灌木,全株无毛.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或上部有疏齿,先端钝或具短尖,背面粉蓝色.花白色,呈总状花序:花萼浅钟 ...

  • 一双鞋子 / 李社峰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81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一双 ...

  • 踏访秦五尺道触摸两千多年的时光

    马恒健 石门关. 豆沙关镇"僰道春深"牌坊. 秦五尺道云南盐津路段. 时空迷乱伏龙口 宜宾横江镇有一个古称伏龙口的地方,它因一列山峰状如卧龙,盘踞在波涛滚滚的关河之滨而得名.这里的 ...

  • 关中西部的那座山

    关中平原的北部有北山山系,南有秦岭山系.而西部还有一道天然屏障,那就是陇山山脉.广义的陇山,就是六盘山. 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地处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之上.呈东南--西北走向.南延至 ...

  • 古蜀道寻游记,第八站,江油关,蜀汉拿什么守护阴平古道?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今天继续,把我的古蜀道--三国之行分享给大家. 第七站--江油关. 还是先看一下笔侠此行的路线图: 之前沿金 ...

  • 初探陇关道

    应该是政府号召"就地过年"的缘故,我的两位老友和我居然在大年初二都有了空闲.经过一番商讨,我们决定去探一趟陇关道. 陇关道是关中通往天水的一条古道,是著名的"丝绸之路&q ...

  • 历史上关中的那些古道

    关中是平原,又是谷地,也可以说是盆地,四周被山包围,渭河从中间穿过.在冷兵器时代,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说,易守难攻.但对外交流就不是那么方便. 有山就有关隘,有关隘就有道路.据统计,关中周边历史上大概兴 ...

  • 太行八陉在哪里?三维地图说太行,带你看看历史上的八陉古道

    太行八陉在哪里?三维地图说太行,带你看看历史上的八陉古道

  • 历史上,山东不仅合并裁撤县多、与周边省调整县多,这个方面也多

    从全国范围来看,山东省的县级行政区划变动无疑是最频繁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合并裁撤了一大批县,其中不乏历史上的千年古县.二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与周边河北.河南.江苏等省都有 ...

  • 历史上的桑株古道,正在换发新春

    五月的喀喇昆仑,充满着炽热的激情.积年已久的雪峰,被这种激情融化,汇聚成淘淘洪流,日夜咆哮着向东流去. 静谧的喀喇昆仑,盘卧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它是盛唐时代丝绸之路的分支,是特伦科勒笔下的"亚 ...

  • 历史上长沙域内分置的县

    历史上长沙域内分置的县 本文原载2019年出版<长沙地名掌故> 历史上,今长沙市和长沙县域内还分置过几个县,分别是:   湘西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吴国为防止蜀汉入侵长沙,于临湘县 ...

  • 招远历史上曾有个“招北县”,张星镇的杜家村是县驻地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战时特殊背景下,为便于管理和灵活斗争,胶东根据地(时称胶东行政区)在辖区内设立了不少新县,有的是将原来的县一分为几,如平度县和莱阳县都曾一分为四:有的是沿边设立,比如牙前县和牟海县( ...

  • 陇县在外历史人物简介

     元  李公赐 任直隶高邮州知州等职.  明  艾 英 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右布政使.  戚 宣 永乐十二年(1414)任建川州知州.  高 振 永乐二十一年(1423)任燕山左巳经历.  崔 忠 宣德元 ...

  • 浚县历史上的境域面积有多大?有2个镇很难保住,就剩下7个乡镇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浚县历史文化灿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卫河.淇河.大运河. 浚县古城 浚县西城门 卫河蜿蜒纵 ...

  • 栗旭晨||忻县历史上的商界精英

    南绛北代,忻州不赖.由于忻县地处晋北交通枢纽,又是晋北商品集散地,境内资源贫乏,地薄人多,农村劳动力过剩,因此经商做买卖是常态.忻县商号享誉三晋大地,商人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晋商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