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虐童案启示:不仅虐童伤害孩子,父母这些行为也是家暴
这几天,“深圳父母虐童”的新闻时刻牵动着人们的心。
新闻视频显示,一个女孩正在餐桌旁写作业或吃饭,一名女子突然冲过来用力猛扇女孩耳光,接着还用凳子、扫把抽打女孩,甚至拉扯女孩的头发,拼命地往地上摔打。
女孩可能习惯了这种殴打,被打倒在地竟然没有哭泣,也没有吵闹,而且还迅速地站起来继续写作业、吃饭,甚至还会淡定地把扯乱的头发扎起来,坐好。
而另一些视频片段里,一名男子也对女孩拳脚相加。
令人震惊的是,经警方调查,殴打女孩的男女正是她的亲生父母!
有网友留言说:这个女孩的处境简直比地狱还可怕!殴打她的不是别人,而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至亲。不敢想象,每天放学,女孩是怀着怎样的恐惧和无奈,一步步地走进家门。
英国伦敦大学的埃蒙·麦克罗里(Eamon McCrory)对20位肢体健康但遭受过家暴的儿童,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检查,发现受家暴的儿童,竟然和遭受战争的士兵的头部成像是一样的。
对于孩子,家暴就像战争一样恐怖。
另外,有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暴力受害者有1/4是人格障碍患者,甚至还有些是反社会型人格。
看到这些数据,我越发心疼被父母虐打的女童。但是我看到另外一段话时,则更加紧张。
有专家指出,并不是说只有孩子被直接家暴才算受害者,而是家庭中只要存在暴力行为,孩子都是受害者!
也就是说只要家里有成员对另外一位成员做出暴力行为,身处其中的孩子就是受害者。因此,美国心理协会在2013年就将目睹家暴列为儿童虐待的一种方式,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对孩子的家暴。
反思一下,有多少父母都曾经在家大打出手过,出言不逊过?
而又有多少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暴打孩子带来的伤害一样大?
那些生活在充满家暴的家庭中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专门研究家庭暴力的知名心理学家Steven Stosny曾说:
“一个看到母亲被殴打受虐待的孩子,比孩子自己被殴打带来的心理伤害更大,有家暴的家庭,毫无疑问对孩子来说是个悲剧。这个悲剧包括:自卑,无助,孤独,懦弱等等。最典型的,孩子会表现出暴躁或者冷漠,这两种极端。”
春雨医生就曾报道过一个因目睹父亲家暴后变得暴躁的男子。
男子4岁时亲眼目睹了父亲用啤酒瓶砸妈妈,妈妈满脸鲜血的样子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
30年后,当年的小男孩长大了,也当起了爸爸。他心想一定不能像父亲那样,动不动就实施暴力。可是却事以愿违,他发现自己经常无端大怒,稍有不满,就对人拳脚相加。而且,他说自己有种“怪病”——每次看到酒瓶,就想拎起来砸在别人脸上。
甚至有一次,他在看到自己的儿子安静地睡着后,冷不防看到饭桌上的酒瓶,突然就想拎起来……虽然这种冲动转瞬即逝,但他却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那可是他刚出生还没几天的儿子!
这个男子是遭遇间接家暴后变得暴躁,而另外一位网友则是变得冷漠。
她的父母常年相互伤害,轻则相互咒骂殴打,严重的时候发生过动刀互砍的情况。
在谈到自己对父母的态度时,这位网友冷静地说:“我好多年没回家了,他们怎么求我,我也不回,他们病了我不想去照顾,反而还有一丝高兴。最近一次回去,是父亲出殡那天。”
爱,代表着美好与温暖,而家庭中的暴力,却把暴躁与冷漠塞到了孩子的心里。
有人说,还好,我们家里从不动手打架。
但是,这样就够了么?
家庭中的暴力,不仅仅是成员之间的肢体冲突,语言暴力和冷暴力同样是家暴的一种。
网友“大米儿”分享过一个故事。
两位家长发现,他们的儿子最近老是很晚回家,而且一进门连看他们一眼都不看,就迅速低着头快步走进自己的房间,然后把门反锁。
后来他们又发现,每天孩子放学后,都会一个人坐在在小区角落的凳子上发呆,等很晚了才回家。
父母更奇怪了,夏天蚊子那么多,孩子宁愿呆在外面被蚊子咬,也不愿意早点回家,到底是为什么?
再三盘问,孩子才道出缘由:我不想回家听你们相互对骂。
两个家长呆住了,前几日他们夫妻俩因工作不顺,心情很差,总是吵架。
而且两人吵得厉害了,就口不择言,怎么难听怎么说,怎么伤人怎么骂:
“你是不是有病”
“怎么跟了你这么个窝囊废”
“跟你过真是没劲,还不如一个人”
“你怎么不去死”
“你滚还是我滚”
……
他们吵架发泄完了,一旁的孩子却被这些恶毒的骂声伤得更深。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有一个重要观点:孩子对信息的观察能力很强,但对信息的解读能力却很弱。
当他看到父母爆发争吵,听到那些伤人的语言,他会很快观察到这种“负能量”,但是他不能真正理解它,于是,他就会认为,父母的这些责骂也是针对自己,否则父母也不会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些话。
结果就是,父母之间的语言暴力,孩子也成了受害者。
肢体暴力让身体受伤,语言暴力则让孩子的心灵刺痛,受伤更深。
家庭中的冷暴力也是一种伤害。
一次多年未见的同学聚会,阿勇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参加。
吃饭过程中大家发现,孩子有点奇怪,要么冷冷地谁也不理,一个人呆在椅子上,其他小朋友找他玩,他也无动于衷。要么好不容易开始跟着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突然就会爆发,一边吼叫,一边撕扯自己的头发,歇斯底里。
同学们都吓坏了,但当时也不好多问。
后来,大家才慢慢了解到,阿勇的家庭生活很不和谐,两口子经常冷战。
生孩子前两口子就总是吵架,生了孩子,两个人约定不要吵架。可矛盾还是经常发生,不吵架,两人就选择冷战,稍微有点意见,相互瞪上一眼,就各自扭头生闷气。
两个人谁也不主动说话,最长一次竟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两个月没说一句话。
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冰窟里,没人陪他说话,没人陪他游戏。
唯一有父亲陪伴的时候,就是被逼着写作业。作业没写好,父亲也不是直接讲解,而是冷冷的盯着孩子半天,然后再生硬地告诉他答案。
慢慢地,孩子变得性格乖张,要么冷若冰霜,要么歇斯底里。
最后去医院检查,孩子患上了精神疾病。
心理学家、生命教练克理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描述家庭冷战时说:“一对夫妻如果在吵架,我一进门就会马上知道,因为整个房子静得像一座教堂,而且带着恐怖片高潮的那种张力。”
冷暴力,就像把家庭暴力中那些可怕的殴打和辱骂溶解,弥漫在整个空气中,孩子浸润其中,有毒的空气被吸入体内,深入骨髓。
知名作家苏芩说:“父母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观察力和领悟力。一对不幸福的父母,永远不可能带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父母要在家庭中营造和谐有爱的氛围,用理解和支持赢得彼此的善意。
对孩子,也要用正面管教的办法,和善而坚定,这样既能保证孩子懂得规矩,又能让他感受到整个家庭的温暖。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正面管教》中提到一个有效的办法——积极地暂停,即当我们可能被自己的不良情绪所左右的时候,要暂停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让情绪冷静下来再处理问题。
这个办法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效果非常好。其实,不光是用来教育小孩,所有沟通中我们都可以运用,在自己即将失去理智的时候主动暂停,避免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
赢得彼此的信任和感情
我们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比如我们要理解另一半的工作压力,要理解和接受彼此不同的习惯和视角,彼此默契,相互信任。这样,当你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对方会知道你是为了这个家庭,而不是针对他个人,问题也就能顺利解决。
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如此,要多和孩子玩耍、游戏,给他讲故事,增进孩子和我们的感情。这样,当孩子有什么难题,他第一时间会想到向父母寻求帮助。他知道父母是无条件的爱着自己,那也会更加信任父母的安排和管教。
管教孩子方面,要约定规则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胡闹,可是,很多情况下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平时要给孩子讲清道理,对某些情况制定规则,比如每天不能看太多电视,因为那会损坏视力,见人要打招呼,因为这样是基本的礼貌。孩子理解了为什么,就会慢慢学会遵守。
家人一起,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
和《亲密关系》、《正面管教》一样,很多著名心理学著作都提到,危机和争吵是学习提高的绝佳机会,因为争吵正是问题暴露的时刻。我们要在争吵出现时反躬自省,自己做错的,要坦诚道歉,并且努力改正。当孩子看到父母正确对待错误,那他犯错后,就不会一味推脱,而是坦然地承认,并积极改正。
家庭,是由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共同组成和经营的,就像装水的木桶,有一块受伤,家庭就不完整。
只要我们愿意努力,用温暖驱走暴力,让家庭的温馨和甜蜜回归,一定能让家庭真正成为爱的港湾。
*作者:龙昌宝,写字的理工男,用理性书写温暖。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让教育变得更科学更轻松。“青榄读到听书闯关计划”正在火热进行中,关注青榄家长地带,0元免费畅听200本中小学生必读书目,帮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