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二十六:​记述翔实, 毕昇活版工艺成熟 ; 图书文化 ,推动活版持续发展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二十六
记述翔实  毕昇活版工艺成熟
图书文化  推动活版持续发展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记述翔实  毕昇活版工艺成熟  
 图书文化  推动活版持续发展  

1、记述翔实  毕昇活版工艺成熟

前文仅对毕昇生平作了概要介绍,而更重要的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的工艺方法及其应用与发展情况。对于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的工艺技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门”中是这样记述的: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木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另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的这段记载,文字精炼,言简意赅,记述翔实。集中记述了如下几点:

(1)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应用者,是布衣毕昇;

(2)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时间在“庆历中”,即公元1041~1048年间,也可理解为1045年前后;

(3)毕昇首先创制的是“木活字”,后因木活字在印刷过程中,因用水墨而膨胀等原因,才改用泥活字,但其排版、印刷工艺流程并未变更;

(4)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含“活字制作、拣字排版、施墨印刷、拆版还字”等四大工序,是一项精密、成熟的印刷工艺。

从上述不难看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就其工艺技术论之,不仅精密、成熟,而且历经近千年的发展演变——包括从西方传入的铅活字印刷在内——未曾改变。因此,毕昇的发明,无愧于“划时代的伟大发明”这一光荣称号。

2、图书文化  推动活版持续发展

人们常说,活字印刷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雕版印刷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这话虽对,但尚欠准确。原因是活字印刷发明前所不可或缺的活字思想、思路,远在活字印刷发明前两千多年就已经存在了。难道在雕版印刷广泛用来刻印书籍之时,人们还意识不到自己一笔一划书写、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刻出来的“雕版”,能以由一个个单个活字组成?问题的关键在于:活字印刷较之雕版印刷虽有优势,但也有劣势,而且它的优势的显现也是有条件的。譬如,前面提到的省工、省料、节省时间和空间之中,是以制作数以万计的“活字”为前提的,而这数以万计的“活字”的制作,既需要一次性的较大成本的投入,又是古代官、私、坊刻者所不愿或无力承担的。况且古代的书籍,一般说来,品种少、部头小、印数少、适用时间长,活字印刷印后拆版还字,反不如雕版印刷的存版待印、随用随印来得方便。何况活字印刷还存在着字体种类少、印刷质量欠佳等远不如雕版印刷的劣势?因此,活字印刷只有在社会文化——具体讲为社会的图书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发展到书籍的著者多、读者众、品种多、用时短、雕版印刷难以承受和满足不了图书事业发展的需求时,才会应运而生,才具实际意义。当今有一句很时髦的话,叫作“优势互补”。正是由于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在实际应用中各具不同特点和优势,才使二者长期共存了将近十个世纪。客观上,是图书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促成了活字印刷的发明,推动着活字印刷的持续发展。
活字印刷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工艺技术的演进、应用地域的扩展和泥、木、锡、铜、铅、铁、瓷等不同材质活字的应用诸方面。

1)工艺技术的演进

前已述及,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非常成熟的工艺技术。就活字制作、拣字排版、施墨印刷、拆版还字这四大工序所构成的工艺过程论之,已达到了近千年没有改变的程度。所谓工艺技术的演进,只不过是活字制作、拣字排版和版面固定方式的些许革新而已。譬如:毕昇采用的固版方式是通过松脂蜡和纸灰等的混合、加热溶化和降温凝固,将活字固定在版框之内;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采用行间加隔条的方法将版面固定;南宋时期的锡活字版则是在铸字时按同一规矩在活字上留出孔眼(或凹槽),排版时“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变化较大者,当属元初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法。遗憾的是,当时未能把握住这一由手工排版向使用简单机械排版演进的良机,所谓失之交臂,实在可惜。至于活字制作技术,无非刻、铸两种方法。其中木活字为雕刻,泥、铜、锡等活字或刻或铸。刻字繁复,铸需范模,各有利弊。总体上,工艺技术虽有改进,但变化不大。

2)印刷地域的扩展

活字印刷发明后,应用地域在不断扩展,现存文献、文物为此提供了不少证据和明示:

① 1041~1048年,毕昇采用木活字和泥活字印刷书籍;

② 1103年前后,在今浙江地区有人用活字印刷术排印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③ 1150年前后,地处中国西部的西夏地区用木活字排印了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④ 1193年,宋右丞相周必大用泥活字排印了自著的《玉堂杂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1103年   ,《玉堂杂记》  明汲古閣精刻本泥活字本,温州白象塔出土。

⑤ 1211年,西夏地区用活字排印了汉文历书;

⑥ 1279年之前,有人用锡制作活字,用以排版印书。

上列文献、文物证明并提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之时的两宋时期,活字印刷不仅在应用,而且扩及泥、木、锡、铜(尚有争议)等多种材质,并已传至中国的西部地区,为活字印刷西传西亚和欧洲创造了条件。

3)铜、铅、瓷等不同材质的活字的应用

继两宋时期泥、木、锡活字之后,到了元、明二朝,又相继出现了铜活字(五代、两宋与铜活字有关的文献记载暂以存疑而搁置)、铅活字和瓷活字。多种不同材质活字的出现和应用,反映出活字印刷工艺在活字制作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有人据此提出了金属活字、甚至具体到铜活字印刷的发明问题。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原因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工艺,包含活字制作、拣字排版、施墨印刷、拆版还字等四大工序。第一道工序是活字制作。在这四大工序不变的情况下,仅仅在第一道工序“活字制作”中改用了不同材料,也算得上是活字印刷的一项伟大发明?客观上,不管是木活字、泥活字、锡活字,还是铜活字、铅活字、瓷活字,在活字印刷工艺中,它们仅仅是活字,都是活字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如果换了一种活字——譬如用铜制作的活字——算是铜活字印刷工艺的发明的话,那么,木活字中的枣木活字、杨木活字、梨木活字……等各种不同木料制作的活字岂不都成了独立的发明了吗?但愿不要再有在活字印刷发明问题上节外生枝,把问题复杂化、庸俗化的事情发生。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载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