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城
美丽的脱贫路
(3)
早饭后我们登上山顶的“六斤茶厂”感觉有2000——3000多米的海拔高度了。
满茶山云雾缭绕,一台台生长在大树丛中生态茶在沐浴着甘露,环境不错,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
木志英告诉我:“这里的茶是我们怒江最有名气的绿茶,父亲到北京工作后一直到老了都指名要喝的家乡的六斤茶。”
在普洱生活工作多年我对茶还是蛮明白的,这里生长的大都是中小叶种的台地茶,是出品量不大的绿茶。
茶山不远处就是碧江县知子罗乡,知子罗用傈僳语翻译成汉语是“好地方”之意。
它就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曾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城所在地,站在高处俯瞰着三十多年前这个美丽的地方。
当地人说二十几年前它还是繁荣的县城,而如今,却被人伤感地称为“记忆之城”或“废弃的城”。
有史料记载一千多年前,氐羌的一支乌蛮部落后裔,从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到达怒江之上的知子罗繁衍生息,他们称为“怒苏”,是碧江怒族的起源,往昔从古南诏国(现大理)经知子罗再翻越碧罗雪山到达高黎贡山只需一天就可以进入缅甸。
自此知子罗成为古老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
1974年州府迁至六库镇,知子罗归碧江县管辖,并将其设为县城所在地,1986年碧江被撤销县制,现在知子罗村属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从州府所在地一路下降成为了一个村子。
记得2007年我们第一次进怒江就是从大理路过知子罗进到怒江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矗立在镇中那座八角楼,而今这里正在大兴土木,试图把住在高山上的贫困百姓请下山,搬迁安置在这里。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随浮云飘散,但对碧江人来说昨天的一切仍然记忆犹新。
为全面深入了解怒江的脱贫攻坚事业,我们来到知子罗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参观,在当地负责人的引领下,我们走在宽阔平坦的大路上。
说话间我们来到建在村口的厂房,为实施素质技能提升促脱贫,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乡镇在家门口办起了缝制棒球的手工车间,提升和培育了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每位干活的村民平均一天能挣到50块钱,他们说在家门口打工不但能挣到工资还能带孩子,使家里的小孩不致成为留守儿童。
面对村民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们也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在观景台上我们拿出画具,选取角度与题材,将所见所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记录了下来。
午饭在客栈是一顿丰盛的怒族风味大餐——烤怒江小耳朵猪,让我们美美的品味了怒族美味佳肴。
下午继续沿着怒江边走边画,傍晚时分到达下榻的福贡县城。
福贡县城变化可大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随行的同仁告诉我,这都是为走出大山的百姓建的新居,许多年轻人都开心的入住了新居。
但是年纪大一些的老人故土难离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山上的一亩三分地下山入住新楼,这让负责扶贫的工作人员特别为难,可以理解的是老人们对大山的依恋。
华灯初上县城灯火闪烁,突然抬头望见满眼繁星闪闪,夫人诧异的说哇!星星好多好亮啊,周边的人都笑了,木志英笑着告诉夫人:那不是星星,是高黎贡山上住户的太阳能路灯在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