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郡望建置、沿革和属辖变化
1.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期复名弘农郡,东汉末年又因避汉灵帝名讳而改名为桓农郡。三国时期曹魏国再次复名为弘农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移其治到陕县(中国河南陕县)。北魏时期又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中国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黜,到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到了唐朝武德初年(公元618年),弘农郡被彻底废黜。此郡有杨氏、宋氏、姬氏、覃氏、谭氏、潭氏、刁氏、冯氏、成氏、刘氏、封氏、詹氏、甘氏、石氏各一支。其中,刘姓一支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2.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一个称为渤海郡,另一个叫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
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此郡有劳氏、李氏、邹氏、季氏、欧阳氏、屈氏、高氏、刁氏各一支。
3.河西郡:北魏设置,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此郡有姬姓、刁姓、靳姓、兰姓、廖姓各一支。
4.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时置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山东省东明县南一带。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南渡后废。此郡有丁氏、万氏、马氏、左氏、江氏、易氏、柏氏、陶氏、蔡氏、谭氏、潭氏各一支。
5.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相当于今陕西麟游、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唐时又曾改岐州为扶风郡。此郡有宋氏、万氏、苏氏、段氏、班氏、梁氏、鲁氏、马氏、赵氏、邱氏各一支。其中,何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省阜阳)何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河南省)汉吏何并。
6.河南郡:秦朝时置三川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3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辖二十二县。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泊河、贾鲁河上游地区的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此郡有陆氏、许氏、向氏、丘氏、宋氏、苏氏、肖氏、明氏、屈氏、单氏、周氏、贺氏、姜氏、阎氏、高氏、卢氏、袁氏、梁氏、萧氏、程氏、鲍氏、赖氏、潘氏、穆氏、万氏、于氏、长氏、方氏、孔氏、王氏、艾氏、帅氏、石氏、史氏、田氏、刘氏各一支。其中,刘氏一支多出自匈奴刘氏;丘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丘穆;许氏一支,为该姓得姓始祖文叔的直系后裔;潘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潘威(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邱氏一支,其开基始祖是丘穆。
7.东海郡:秦始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其后有二处曾称东海郡:一是西汉时期的东海郡,其境相当于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二是东魏及隋唐时代的东海郡,其境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此郡有庄氏、于氏、王氏、关氏、何氏、孟氏、鲍氏各一支。其中,何氏最旺,该家族具体在东海郯县(今山东省郊城市),兴盛形成时间大致在南朝刘宋时代,较庐江何氏要晚200多年,而且历史短暂,家庭分支较多,影响大者有三,何承天一门最负盛名,另外两支为何思澄家族、何慧炬家族。
8.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涉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郡治今河南省淇县)改属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4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阳(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原武、阳武3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省鄄县东北)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4县,属究州东郡的有燕。隋为河内县。唐时河内郡即怀州。原为怀庆路。明清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中华民国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此郡有杨氏、陆氏、于氏、乐氏、安氏、苏氏、赖氏、范氏、俞氏、郭氏、秦氏、常氏各一支。
9.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一带地区,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三国时期曹魏恢复天水郡。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此郡有杨氏、庄氏、尹氏、艾氏、龙氏、车氏、王氏、严氏、段氏、姜氏、阎氏、赵氏、桂氏、秦氏、梁氏、曾氏各一支。
10.南阳郡:战国秦昭王35年始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秦末,刘邦经南阳人关时,“匿旌旗,人衔枚,马束舌,鸡未鸣,衔围宛城三匝”,迫使南阳郡守投降。汉承秦制,仍置南阳郡治于宛。汉时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陨县间地。西汉时,实行盐铁专卖,在宛设有工官和铁官,以监督、经营冶铁业和其它手工业生产。1952年2月,在南阳市北关瓦房庄(古宛城内)发现大规模的汉代冶铁遗址。西汉末年,刘玄与王莽军作战,在围攻宛城的过程中,于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在宛城外的淯水(白河)沙滩中设坛场,称淮阳王,取年号“更始”。
同年六月,攻下宛城,遂定都于此。更始三年(25年),起帝业于南阳的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把宛作为陪都。光武帝的云台28将、365功臣,多出于南阳,故南阳皇亲国戚云集,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太守杜诗在此发明了水排鼓风冶铁技术,铸造农器,“用力少,见功多”,从而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古诗十九首》“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的诗韵,把宛和洛阳并提,反映了南阳东汉时经济文化的发达。此郡有杜氏、旷氏、何氏、李氏、陆氏、邹氏、范氏、郑氏、宗氏、赵氏、姬氏、龙氏、隆氏、韩氏、催氏、腾氏、詹氏、蔡氏、翟氏、樊氏、滕氏、邓氏、白氏、乐氏、帅氏、叶氏、刘氏、宋氏各一支。其中,刘姓一支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定王刘发。
11.安定郡:西汉武帝时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东南),废安定县。十六国时,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隋唐安定郡即泾州。唐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此郡有邓氏、伍氏、胡氏、梁氏、程氏、蒙氏各一支。
12.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西晋移治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郡治相当于今天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县一带。此郡有刘氏、邓氏、史氏、浦氏各一支。其中,刘氏一支,开基始祖为西汉广陵王之子刘宏。
13.平阳郡:西汉初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置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即今山西省临汾市。此郡有解氏、汪姓、牟氏、巫姓、邓氏、欧姓、饶姓各一支。
14.长沙郡:战国时期的秦国置郡,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此郡有吴氏、刘氏、邓氏、罗氏各一支。其中,吴氏一支,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刘姓一支,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
15.陈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陈县。辖今豫东、豫南及安徽近30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历经两汉,屡有变更。曹魏时期,其管辖区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太康,魏晋时期称阳夏,是陈郡何氏的发祥地。此郡有姬氏、袁氏、邓氏、谢氏各一支。其中,何氏一支自汉代至魏晋时期,见于文献记载者有4代11人,其奠基者是东汉末年的何夔。
16.新安郡:秦初置县。晋时由新都郡改置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省淳安),后移治安徽省歙县一带。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治歙州,后来移到了歙县。此郡有汪姓、方姓、余氏各一支。
17.鲁郡:是在西汉初由原有的秦郡改置而来的(另一说为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即今山东曲阜),相当于今天的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地。三国魏及晋时改为郡。此郡有闵氏、季氏、夏氏、曾氏、颜氏、孔氏各一支。
18.京兆郡:亦称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地行政大区的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三国魏时改称京兆郡。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治所在长安,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初改顺天府为京兆,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南京政府成立时废。此郡有张氏、米氏、全氏、杜氏、宋氏、黎氏、孔氏、王氏、韦氏、甘氏、冯氏、尚氏、宗氏、段氏、郝氏、袁氏、寿氏、章氏、史氏、田氏、金氏各一支。其中,张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19.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等地。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此郡有庄氏、许氏、郑氏、贺氏、顾氏、夏氏、黄氏、超氏、覃氏、谢氏、孔氏、甘氏各一支。其中,许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之子。
20.西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东汉时移治离石(今山西离石)。此郡有林氏、宋氏、毛氏、梁氏、靳氏各一支。
21.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此郡有牟氏、补氏、毛氏、郑氏、潘氏各一支。其中,潘氏一支为汉献帝时的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22.颖川郡:始设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之所以名为颍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颍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叶县舞阳以北的广大地区。东魏武定年间治所移至颍阴(北齐改为长社,隋又改为颍川,唐复改为长社,即今河南省许昌市)。隋初曾废颍川郡,唐代时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此郡有陆氏、赵氏、钟氏、郭氏、葛氏、韩氏、赖氏,乌氏、冯氏各一支。其中,陆氏一支,为吴郡陆氏的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颖川太守陆闳。
23.汝南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1年)始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治上蔡(相当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时移治平舆(今河南省平舆)。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河南省汝南县。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齐氏、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此郡有邵氏、乌氏、龙氏、兰氏、周氏、袁氏、蔡氏、廖氏、翟氏、穆氏、许氏、沈氏、范氏各一支。其中,许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绮。
24.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省鄱阳。此郡有乌氏、隆氏各一支。
25.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南)。辖境相当于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等地。唐时曾改湖州为吴兴郡。此郡有沈氏、丘氏、余氏、施氏、姚氏、钱氏、尤氏各一支。其中,丘氏一支,其开基始祖是汉代的丘俊。
26.河间郡:汉高祖置郡,治所在乐城,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区。其后或为国,或为郡。此郡有王氏、尹氏、冯氏、刘氏、周氏、俞氏、莫氏、卢氏、章氏、詹氏各一支。其中,刘姓一支,开基始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27.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南),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跳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此郡有米氏、闵氏、李氏、时氏、艾氏、边氏、关氏、禹氏、郑氏、董氏、彭氏各一支。其中,李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28.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时相当于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宋、金以后为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此郡有许氏、邹氏、武氏、易氏、郝氏、阎氏、郭氏、龙氏、秦氏、袁氏、常氏、霍氏、王氏、白氏、阮氏、邬氏、田氏各一支。其中,张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许氏一支,为汝南许氏分支,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劲之后。
29.丹阳郡:丹阳古称润州、丹杨郡,是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选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一带),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晋代改置宣城郡,治所在宛陵,即今安徽省宣城县。三国吴移治建业(今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此郡有何氏、刘氏、邹氏、屈氏、陶氏、蔡氏、包氏、甘氏、申氏各一支。其中,刘氏一支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30.上党郡: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因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辖镜相当于今山西省境内沁水以东地区。此群有尚氏、包氏、冯氏、樊氏、鲍氏各一支。
31.陈留郡: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刘彻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此郡有吴氏、阮氏、孙氏、时氏、周氏、袁氏、谢氏、边氏、史氏、王氏各一支。其中,吴氏一支,是季札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32.金城郡:西汉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兰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隋朝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此郡有王氏、边氏、麻氏各一支。
33.谯郡:亦称谯国、谯国郡,东汉建安末分沛郡置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毫州),三国时相当今安徽、河南两省灵璧、蒙城、太和、鹿邑、永城间地。此群有夏氏、曹氏、敖氏、代氏、戴氏各一支。
34.广陵郡: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东汉建武中改为郡。相当今江苏省、安徽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此郡有高氏、代氏、戴氏、肖氏、萧氏、邹氏、荆氏、刘氏各一支。其中,高氏一支,为吴国丹阳太守高瑞之后。刘姓一支,其开基始祖为汉宣帝时的广陵王刘胥。
35.清河郡: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后改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市东南)。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此郡有张氏、尚氏、周氏、崔氏、傅氏、戴氏、代氏、付氏各一支。其中,张氏一支,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36.沛郡:亦称沛国、沛国郡,原为秦朝时期的泅水郡。作为沛国郡、沛县,则始建于汉朝初期。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将家乡泅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王莽篡汉之后改为吾符郡,到东汉改为沛国。三国曹魏时期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时期初还旧治,后复为郡,又移治沛县。但作为姓氏郡望意义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汉时期的沛郡。此郡有武氏、周氏、薛氏、甘氏、华氏、刘氏各一支。
37.长乐郡:历史上的长乐郡有两处:①南北朝时期北魏及后来的隋朝所置,治所在今河北省冀州市、阜城县东部一带;②唐朝时期所置长乐郡,治所在今福建省闽侯县一带。此郡有林氏、甘氏、冯氏各一支。38.始平郡:东晋时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此郡有阴氏、晏氏、冯氏、顾氏、各一支。
39.杜陵郡:梁置杜陵郡。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此郡有宁氏、冯氏各一支。
40.北地郡:战国时期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汉移治马陵(今甘肃庆阳),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地人羌胡。此郡有宁氏、付氏、傅氏各一支。
41.中山郡:战国为中山国,国都顾(今河北省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帝时置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一带),相当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此郡有王氏、齐氏、汤氏、兰氏、郭氏、焦氏、甄氏、蔺氏各一支。其中,刘姓一支,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李氏一支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
42.东莞郡:东汉时为城阳郡,晋改称东莞郡,治所在莒(今山东莒县),后又改为东安郡。此郡有兰氏、何氏各一支。
43.武陵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先在义陵(在今湖南省淑浦县南),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省常德市西),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时期的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为常德县。此郡有伍氏、龙氏、顾氏、粟氏、冉氏、安氏、华氏各一支。
44.武阳郡:隋代将魏州改为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省大名东北),唐代又改为魏州。相当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一带等县地。此郡有龙氏、劳氏发祥兴旺于此。
45.武昌郡:公元221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置郡,治所在武昌。西晋时有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县等县(市)。
46.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古书《郡望百家姓》说:“卢氏望出范阳郡。”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此郡有张氏、汤氏、卢氏、帅氏、邹氏、李氏各一支。其中,张氏一支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47.齐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今治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隋唐为青州北海郡。此郡有何氏、秦氏、宁氏、催氏、谭氏、潭氏各一支。
48.魏郡:汉高帝时所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辖区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此郡有柏氏、宁氏、冉氏、申氏各一支。
49.平原郡:西汉置,相当于今山东西北部平原县一带。此郡有陆氏、明氏、柏氏、赵氏、常氏、管氏、帅氏、石氏、华氏各一支。此郡有柏氏、赵氏、常氏、管氏、帅氏、石氏、华氏、陆氏、明氏各一支。
50.琅琊郡:秦始皇时所置,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城),辖地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汉承秦制,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晋省琅琊,隋复置琅琊县;唐代又裁,境地归胶州、诸城,此后废置千余年。此郡有禹氏、费氏、符氏、颜氏、王氏、冉氏、申氏各一支。
51.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建都于此。此郡有段氏、贾氏、常氏、文氏、石氏各一支。
52.建康郡:西晋晋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此郡有史氏、翁氏各一支。
53.宣城郡:晋时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此郡有史氏、洪氏各一支。
54.北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北。此郡有田氏、翁氏各一支。
55.雁门郡:战国始置郡。秦汉时治所在善元(今山西右玉南),东汉时移治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国魏移治广武(今代县西)。此郡有田氏、文氏、解氏各一支。其中,田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唐太尉田承嗣。
56.平凉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凉(今甘肃平凉市西北)。此郡有田氏、贾氏、甄氏各一支。
57.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此郡有余氏、林氏、赵氏、钱氏、梁氏、谢氏、叶氏各一支。
58.凉州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置州,治所陇县(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今宁夏、甘肃及青、陕、内蒙各一部。曹魏移治姑臧(今武威),乃仅辖河西地区。曾属吐蕃。五代西夏为西凉府。元西凉州。明凉州卫。清雍正时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废府。此郡有文氏、安氏各一支。
59.姑臧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十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自进驻姑臧,四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减,又于八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而称于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人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槃经》等十几部经典。此郡有文氏、安氏各一支。
60.东郡: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西汉时期因之,治所在濮阳县(中国河南濮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濮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东汉初其平中尝治武阳,臧洪为太守,又治东武阳。西晋朝时期废黜,东晋时复置,在今河南滑县东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中国河南滑县),隋朝初期废黜,后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是由滑州(中国河南滑县)改名而成,并非中国山东省之兖州。南朝宋国再置东郡,在河南陈州府境。此郡有成氏、荷氏各一支。
61.上谷郡:战国时期,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后置上谷郡,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其时辖地在中国河北省西北部一带地区。此郡有侯氏、成氏、荷氏、席氏各一支。
62.淮阳郡: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为同九国之一,建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惠帝以后,有时为郡,有时为国。成帝时相当于今河南省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地。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和唐朝又改陈州为淮阳郡。此郡有荷氏、卢氏、彭氏、江氏各一支。
63.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改楚国为彭城郡。东汉章和二年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南朝宋改为郡。此支刘氏是汉高祖的后代。此郡有金氏、屈氏、宗氏、钱氏、袁氏、曹氏、黎氏、刘氏各一支。其中,刘氏一支为汉高祖的后代。
64.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裹城(今河南襄城)。此郡有李氏、揭氏各一支。
65.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东晋大兴四年(321年),顿丘流民来今安徽来安县城新安镇东0.5公里的顿丘山下。东晋政府特设置顿丘郡于这里。属徐州。仅领阳平1个县。太元中(376年一396年),降顿丘郡为顿丘县,属秦郡。此郡有刘氏、李氏、卢氏、葛氏。其中,刘氏一支多出自匈奴刘氏;李氏一支为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此郡有
66.东平郡:汉有东平国,西晋时置郡,治无盐(在今山东省东平县、泰安县一带)。南朝继为郡。隋、唐时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宋宣和年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县。明、清时期为州。民国改为县。此郡有王氏、花氏、刘氏、晏氏、贾氏各一支。其中,刘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吕氏一支,以寿张(今谷阳)吕氏著称,为吕尚19世孙康公吕贷之后。
67.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时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时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天门、京山、潜江、沔阳等地。刘氏、钟氏在此发祥兴旺。其中,刘氏一支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68.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一带)。此郡有宋氏、贺氏、程氏、焦氏、游氏、刘氏、郭氏各一支。其中,刘氏一支,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
69.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郡有刘氏、贾氏各一支。其中,刘姓一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永城令刘建。
70.河东郡:秦时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此郡有吕氏、向氏、宗氏、周氏、胡氏、柳氏、俞氏、储氏、喻氏、王氏、蒲氏、霍氏、薛氏各一支。其中,吕氏一支,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吕锜之后。
71.淮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有吕氏、周氏在此发祥兴盛。其中,吕氏一支,以寿县吕氏著称,其开基始祖为吕谦。
72.黔中郡:秦朝时置郡。西汉时期,今施秉至凯里、雷山、榕江一线以东属武陵郡(以西属洋河郡),南朝和隋代时属洋河郡。唐代属黔中道,置有应州、亮州、福禄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宋代分属夔州路、荆湖北路、广南路。元代分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明洪武年间,隶湖广都司,设有镇远、青浪、铜鼓、五开、古州、清平、兴隆、偏桥等8个卫。此郡有杨氏、涂氏、龙氏、舒氏、关氏、耿氏、滚氏各一支。73.牂牁郡:西汉初始置,治在今贵州省凯里西北面的黄平县旧州镇。据《辞海》载:“且(ju)兰,古县名。西晋改故且兰县置。治所在今贵州省贵阳附近;一说在今凯里市西北。”《百越源流史》谓:“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时期已存在,直到汉初才被洋河取代。”《黄平县地名志》曰:“元鼎六年,平且兰,改建洋河郡,黄平旧州为郡治所在。”《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说“元鼎六年,汉王朝又在贵州置洋河郡,治所在故且兰(今贵州凯里西北),辖境相当于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从始置至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此郡有龙氏、杨氏、涂氏、耿氏、滚氏、舒氏、关氏、刘氏、李氏各一支。
74.涿郡:春秋战国时为燕国涿邑。秦代属于上谷郡。汉代时置涿郡,即今河北省。有赵氏、符氏在此发祥兴旺。
75.巨鹿郡:亦称矩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此郡有牟氏、莫氏、廖氏、魏氏、符氏、孟氏各一支。
76.梁郡:汉高帝五年设梁国,治所在睢阳。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商丘、虞城、民权等地。宋朝改为梁郡,移至不邑,北魏又恢复了以前的治所。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此郡有李氏、淡氏、乔氏、葛氏、刘氏各一支。其中,刘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汉文帝之子刘文。
77.晋阳郡:古唐国地。春秋时为晋国都城,后为赵国晋阳邑。汉设县,治晋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此郡有匡氏、党氏、唐氏、崔氏、管氏各一支。
78.高阳郡:本战国时高阳邑。汉桓帝置高阳郡,治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一带)。晋曾置高阳国,治博陆(今蠡县南)。北魏置青州高阳郡,仍治高阳。隋废。齐氏、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此郡有许氏、余氏、夏氏各一支。其中,许氏一支,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时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
79.钱塘郡:秦置钱唐县,在灵隐山麓,南北朝时期的陈祯明元年(公元587年)置钱塘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唐加“土”傍为钱塘。民国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治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此郡有全氏、范氏、翁氏、喻氏各一支。
80.乐安郡:东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省高清县高苑镇西北)。三国魏改为郡,移治高苑(今山东博兴),南朝移治千乘(今山东广饶),隋初废。此郡有任氏、孙氏、党氏、蒋氏各一支。其中,孙氏一支为兵圣孙武之族所在。
81.东安郡:西晋初年武帝司马炎从秦朝设置的富春郡改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富春县,唐末废。有任氏、倪氏在此发祥兴旺。
82.富春郡:秦时置郡,治所在今浙江省富春县。晋初改置东安郡。有孙氏、倪氏在此发祥。其中,孙氏一为乐安孙氏之分支,开基始祖为孙武次子孙明。
83.汲郡:晋朝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一带)。有孙氏、王氏、尚氏、催氏各一支。其中,孙氏一支,为其世居之地,晋时著名隐士孙登之族所在。
84.南昌郡:即今江西南昌市。春秋战国时期属吴地。秦朝时期属九江郡。旧史学家们称之为“南蛮”之地。南昌政区独立设置始于汉朝。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大将军灌婴率兵南下,进驻南昌;汉高祖刘邦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立豫章郡,领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境大部,治所设于南昌县中,希望以这一块“南方昌盛”之地为根据地,进而平定南越,以“昌大南缰”。取“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缰”之意,“南昌”之名始此,从此这块“南蛮”之地就有了“豫章”和“南昌”二名称。据传,灌婴大将军是南昌城的创筑者,故俗称南昌城为“灌婴城”和“灌城”。自西汉以来,南昌一直是郡、州、道、路、府、县的治所,故人们或以郡名,或以州道名,或以路府名,或以县名,但都是指南昌这块地方。王莽篡汉后的西汉朝始建国元年(己已,公元9年),将豫章郡易名九江郡,南昌县易名宜善,故南昌又有了“宜善”一名。东汉、三国、晋、南北朝,以郡名则为豫章,以郡治所名则为南昌。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罢豫章郡置洪州,治所在豫章(由南昌县改),从此南昌又多了一个“洪州”之名。唐朝至德元年(丙申,公元756年),豫章郡改名为章郡,“章郡”又成了一个名称。唐朝宝应元年(壬寅,公元762年),豫章县改名钟陵县,南昌又称“钟陵”。南宋、元朝时期,洪州为隆兴府、隆兴路、龙兴路,治所为南昌、新建,“隆兴”、“龙兴”、“新建”的新名称又出现了。明朝初年,龙兴路改江都府,所以南昌又称“洪都”。此外,赣江,古亦称章江,所以在古籍中,南昌城又被称为“章江城”、“江城”。后来,又因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南昌起义”在其地,而被人们称之为“英雄城”、“八一城”。此郡有邬氏、喻氏、顾氏、涂氏、谌氏、熊氏各一支。
85.山阳郡:汉代时置山阳郡,治所在山阳(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晋改为高平国,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四十里)。此郡有向氏、范氏、岳氏各一支。
86.赵郡:汉时置郡。此晋有李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87.襄阳郡:分南郡、南阳两郡,相当于今天的湖北襄阳、南漳、宜城、远安、当阳等地。此郡有杜氏、罗氏、袁氏各一支。
88.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卫数迁至此。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汉魏为东郡治所。晋建濮阳国,改濮阳郡,均治古濮阳。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渭县、濮阳、范县,山东省郭城等地。北魏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勖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这一带是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此郡有杜氏、吴氏、袁氏、海氏各一支。其中,吴氏一支,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89.汉阳郡: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省汉阳。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时期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到南朝北周时废黜。隋朝时期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五代时期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此郡有杜氏、姚氏、赵氏各一支。
90.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辖今东起安徽芜湖、北至寿县、南至江西九江的广大地区,郡治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大郡。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此郡有况氏、旷氏、何氏、周氏、文氏、舒氏各一支。其中,何氏一门,人丁兴旺,政治显赫,文事繁昌。幽州刺史、廷尉何桢是史籍中出现的庐江何氏最早的祖先。而自何桢以下至南朝宋齐梁朝的300年间,庐江何氏一门见于文献记载者有整整10代52人之多,他们或是朝中高官,把持机要,手握权柄。
91.九江郡:九江秦属九江郡(今江西省九江市),汉为柴桑、浔阳两县地。晋置江州,隋改九江郡。唐复江州,宋因之。明、清均为九江府治。自南唐以后至明、清,县治德化,1913年改为九江县。1917年设市。此郡有况氏、顾氏、涂氏各一支。为况姓族望之地。
92.高安郡:东晋时置郡,治在筠州。亦称筠州府、瑞州府、建成县、多聚县、高安市。有况氏、倪氏在此发祥兴隆。
93.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此郡有陆氏、倪氏各一支。其中,陆氏一支为陆通的直系后裔,其开山始祖为西汉时的陆烈。
94.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此郡有邵氏、林氏、崔氏各一支。
95.新蔡郡:晋惠帝置,从汝阴郡分出,(即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蔡国自蔡迁此,故名。晋新蔡郡即治新蔡。北齐改广宁郡。此郡有余氏、胡氏、卢氏、王氏、薛氏各一支。
96.敦煌郡:汉武帝从酒泉郡分置。辖境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此郡有宋氏、范氏、洪氏、郭氏各一支。
97.乐陵郡:东晋时置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乐陵一带。此郡有宋氏、胡氏在此发祥兴盛。
98.江夏郡:是西汉高祖时设置的,治所在江夏(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吴孙权在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此郡有李氏、宋氏、孟氏、费氏、粟氏、喻氏各一支。
99.武功郡:战国时秦孝公置武功县,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四十里、渭河北岸。有苏姓一支发祥兴旺于此。
100.洛阳郡:我国古都之一。东汉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汉水北岸。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此郡有苏氏、孟氏、郑氏、胡氏、谌氏各一支。
101.平卢郡:隋初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州市。有部氏一支在此发祥兴盛。
102.六桂郡:六桂乃“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时的泉州。泉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丰州始置州,治所在闽县(今福州市),相当于今天福建全省,后改为闽州。唐景云二年,改武荣州置州,治所在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此郡有汪氏、江氏、翁氏各一支。
103.兰陵郡:东汉时置郡,治今山东枣庄市。历史上有两个兰陵。“北兰陵”,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一带,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置郡,汉、晋数百年间,西汉丞相萧何的后裔多聚居于此。隋时废此郡。“南兰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一带,东晋初年置郡,为东晋时萧姓南迁后主要聚居地。此郡主要有肖、萧两姓在此发祥。
104.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三国魏将左冯翊改为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的地区。此郡有雷氏、党氏、严氏、郭氏、焦氏、谢氏、游氏各一支。系党姓望族居住地(《姓氏考略》和《郡望百家姓》记载:党氏望出冯翊郡)。
105.华阴郡:古代县名。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代时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南朝宋时移治今陕西省勉县西北。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县),干元元年(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有严氏、周氏在此发祥兴盛。
106.千乘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千乘,故城在今山东广饶县。辖境在今山东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地。有倪姓、兰氏、付氏在此发祥。
107.武溪郡:东晋时置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干城一带。有余姓一族发祥于此。
108.邺郡:唐改相州置郡,治所在安阳,辖今河北、河南、山东间地。有岳姓一族发达兴旺于此。
109.豫章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南昌。相当今江西省地,南朝陈时辖有今江西省锦江流域、南昌市清江等县。隋朝时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朝后期改钟陵县,后又改为南昌。此郡有罗姓、洪姓、涂姓、谌姓、章姓、潘姓、雷氏各一支。潘氏一支,为潘崇之后。
110.临海郡:三国时吴国太平二年置郡,其时辖地在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区。有屈氏在此发祥兴旺。
111.新丰郡:亦称古庸国、竹山县,商朝以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称庸国。周武王伐纣,庸国起兵相从,得袭封。楚庄王三年庸地被并入楚国,置上庸县。周赧王十一年秦国将庸地还给楚国。同时,分置上庸郡和汉中郡,上庸郡治上庸,汉中郡治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竹山隶属中南行政区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改属郧阳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襄郧合并,隶属襄阳专区专员公署。1965年,襄郧分设,竹山隶属郧阳专区行政公署。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竹山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郧阳地区建制撤销,与十堰市合并,竹山隶属湖北省十堰市。有屈氏、聂氏在此发祥兴盛。
112.南安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县,秦在山东省的西南部设立单县。东汉中平五年,分汉阳置郡,隋初废。有姚姓支族发祥于此。有林氏、单氏、姚氏在此发祥兴盛。
113.雍州郡:东汉时置郡,三国时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有郑氏一支在此发祥兴旺。
114.广汉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此郡有王氏、姜氏、李氏各一支,李氏一支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115.渭川郡:秦末置,治在陕西西南部。有姜姓姜子牙的后裔一族兴旺于此。
116.临川郡:三国时吴置,在今江西省南城东南;西晋移治到今江西抚州市西。有周氏、饶氏、翁氏在此发达兴旺。
117.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有周氏、俞氏、莫氏、熊氏兴盛于此。
118.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有班氏一支发祥兴旺于此。
119.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以渔水之阳得名。有高氏一支发祥于此。
120.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有高氏一支发祥于此。
121.幽州郡:汉武帝所置的十三州之一。东汉的时候治所在蓟,及今天的北京市大兴县;晋代州治在渚,及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唐天宝年间为范阳郡。系桂姓的发祥地。有桂氏一支发祥于此。
121.燕郡:在史书上没有这个郡名。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周代为燕国,又称做北燕。为桂姓的发祥地。
122.馆陶郡:隋代置郡。此郡有郭氏一支,开基祖为唐齐州刺史郭庆善之后。生元振,兵礼刑三尚书、平章事、代国公。生晟,鸿胪卿、左骁卫将军。生箴、膳、兵,皆员外。
123.昌乐郡:汉时置郡。此郡有一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配、镇。镇封昌平侯。后汉郭泰,世居介休,后世郭有道,裔孙居魏州昌乐。
124.阳曲郡:东晋时置郡,治所在今太原北部定襄县。为郭氏郡望。
125.固始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固始。为郭氏郡望。
126.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曲阜),汉鲁县,也就是山东省南部一带及江苏省北部地区。西汉时改为鲁国。为淡氏郡望。
127.桂阳郡:西汉时置郡,治在今湖南省长沙市。为荷氏郡望。
128.晋昌郡:晋永和中置郡,治所在长乐(今陕西石泉县)。此支唐氏,其开基始祖为十六国前凉凌江将军唐郓。北海郡:汉时分齐郡置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129.北海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为唐氏郡望。
130.浔阳郡:即寻阳。唐以今九江市地置浔阳县,后以江州为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周、陶二姓在此发祥。
131.高平郡:泰始元年改山阳郡置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巨野南部。其后屡有迁居,其中北周时曾改高都郡置高平郡,治所在高都,相当于今山西省晋城、高平等地。后来势力范围逐渐扩展到鲁南、苏北、闽东、皖全部,而鲁南与苏北属东海郡。徐姓有一支发祥于高平和东海郡。有米氏、范氏、曹氏、王氏、蔡氏、薛氏各一支。
132.高宛郡:秦始置郡,汉建安初分琅琊、齐郡置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境内。有长氏、游氏、任氏在此发祥。
133.江原郡:三国时蜀汉初置,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一带。
后周时,江原郡废。同时废江原、晋乐而新置多融县。有常姓在此发祥。
134.梓潼郡:汉末刘备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四川梓潼)。有李氏一支发祥兴旺于此。
135.赵郡:西汉时置郡,此郡有李氏一支,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136.巴东郡:东汉时置郡。黄氏郡望,此支黄氏出自三国蜀国将领黄权之后。
137.零陵郡:西汉时置郡。黄氏郡望,此支黄氏为三国东吴老将黄盖之族所在。
138.西郡:隋朝时置郡,在今甘肃永昌一带。黄氏郡望,此支黄氏为酒泉黄衍之后。
139.武都郡:公元前664年,齐国伐鄣。七月,国君胡公祥陈亡,城池失落,鄣国被灭。韅因兄亡邑,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的后人本以国名“鄣”为氏,今国已不复存在,为不忘同宗相残之悲剧、牢记亡国之屈辱,因而去邑为章,自立章姓,谓章韅。章氏自此始也。梁州(今陕西省汉中东),春秋时置武都郡,战国楚置梁州郡。武都郡梁州,乃章氏第一个郡望。
140.余杭郡:本来是秦朝的会稽郡所管辖的余杭县。东汉的时候又隶属于吴郡。南朝陈在此设置钱溏郡,隋朝的时候改名为余杭郡。其时辖地均在今浙江省境内杭山一带,有余杭山,地近太湖。有超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1.颖阳郡: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巨阳”,秦代属“颍州郡”,汉为“细阳”,魏晋为“宋县”,隋为“颍阳”,唐、宋并入“汝阴”,元属“颖州”,明改隶“凤阳府”。有储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2.济阴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梁国置国,后改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相当今山东省菏泽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区。有董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3.东莱郡:东莱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治所在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东汉时移治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后改为国,唐朝时曾改为莱州。有蒋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4.南海郡: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赵佗据其地建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有覃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5.苍梧郡:汉置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辖境本兼有湘粤各一部。南朝时仅辖今梧州一带。隋唐苍梧郡即封州(隋)、梧州(唐)。有喻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6.严陵郡:唐严州治今桐庐西北,严州以严子陵居此而得名严陵郡。宋以睦州为严州,治建德(在今浙江省建德市东北)。明清为严州府。民国建德县治在旧府治。1958年西迁今治。有喻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7.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有曾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8.泰山郡:西汉始置,治所在博(故城在今山东省泰安东南)。汉有博县,唐为干封县,宋改干封为奉符,即今泰安。金置泰安军,改州。清雍正时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废府。有鲍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49.南康郡:晋太康三年置郡。东晋移治赣县,相当于今江西省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区。此郡有赖氏一支,为赖光之后。
150.朔方郡:汉朝时置郡,辖地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一带。有蔡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51.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公元前111年人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河东部地区。有黎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52.宋城郡:隋初此地为睢阳县,唐初置州。宋时改睢阳为宋城置郡,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有黎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53.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为赵国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郡有潘氏一支,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154.蜀郡:秦国灭古蜀国后,置蜀郡。相当于现在四川省成都及温江地区。有霍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55.任城郡:夏商为仍国,周为任国、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有魏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56.开封府:战国时属于魏国。汉时置县。五代十国时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建国,以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省省府开封市)。有花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57.抚州府:隋朝时置抚州县,治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西)。明、清为府。民国为临川县。今为抚州市,设临川县于其西南之上顿渡镇。有邬氏一族在此兴旺发达。
158.黎平府:置于明朝洪武年间,辖今天柱、锦屏、黎平、剑河、从江、榕江等地。明永乐十一年(1413),该府与思州、镇远、新化三府属贵州布政使司。曾有杨氏、闵氏、耿氏、滚氏等播迁发祥于此。
159.南昌县:为汉代豫章郡的郡治。晋置南昌县,为县治。隋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为南昌府治。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有喻、顾、涂、谌、熊等姓兴旺于此。
160.丹徒县:秦置丹徒县,即今江苏省丹徒县。此县有侯、洪二姓发祥于此。侯氏一支,为上谷郡分支,其开山始祖为东汉大司徒侯霸的后代。
161.寿春县:战国时期原属于楚国。楚考烈王迁都于此,命名为郢。秦朝时置其为寿春县,辖地在今安徽省寿县一带地区。有季氏一族兴旺发达于此。
162.外黄县:汉置外黄县,唐以后废,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东,治所在今河南省民权。有范氏一族兴旺于此。
163.崇仁县:开皇九年(589年),废巴山郡及所领7县,以旧巴山西宁新建三县地置崇仁县,县域东南抵宁都界150余公里,西南抵永丰界45公里。有邬氏发祥于此。
164.金华县:东汉设长山县,隋改金华县。此县有一支吕氏,为淮南寿县吕氏分支。
165.晋江县:唐时置郡,吕氏一支在此发祥兴旺。
166.洹水县:即今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周王朝时期为周武王少弟康叔封地。春秋初期为卫国,后为晋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59年)设魏郡置魏县,隋朝时期改称洹水县,宋朝以后复为魏县,后历代沿袭。1949年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1958年并入大名县,1961年恢复魏县建制至今。此县有甘姓一族发祥兴旺于此,故为其郡望。
167.槐里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此县有万姓一族兴旺发达于此,为其郡望。
168.松阳县: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地置松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析松阳东乡地置括苍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松州。八年废州复县;同年,省遂昌县入松阳县。景元二年(711年)遂昌从松阳析出。干元二年(759年)析南乡地置龙泉县,至此,县域基本稳定。唐贞元间,县治由古市迁今址。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易名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改称白龙县。宋咸平二年(999年)复名松阳县。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有丰姓、劳氏、赖氏、瞿氏一族旺于此地。
169.河阳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北地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有毛姓一族兴旺于此,故为郡望。
170.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县有刘姓一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时期章帝第十一世孙刘通。
171.阳都县:汉代县名,隶徐州琅琊郡,汉灭即废。其故城遗址在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瞳村一带。有阳氏一族发祥于此。
172.郫县:秦始置县,为今四川省成都西北的郫县。有何姓一族发祥于此,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173.安阳县: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正阳西南。西晋置县,治所在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南西南。有邵氏一支发祥兴盛于此。
174.新郑县:公元前806年,周封宣王之弟友于郑(今陕西省华县东),曰郑桓公,此郑建国之始。东周初郑武公迁都于此,曰新郑(即今河南省中部,北靠省会郑州,距郑州市38公里),以别于原陕西省之郑地。战国韩灭郑尝都此,时为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57)秦置新郑县,又分置苑陵县,同属河南郡。晋省新郑人苑陵,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新郑县,大业初省苑陵人新郑,后不复变。唐宋以来或属郑州、或属开封府、或属钧州,时有变动.明清两代隶属关系亦多有变动,自乾隆六年(1741年)又改属开封府,后直至清末不再变。民国初,属开封道,以后撤道,直属省辖。有余氏一支发祥兴旺于此。
175.蓝田县:秦(公元前379年)始置蓝田县,迄今已有2390多年的历史,因境内盛产美玉而得名。治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有苏氏一支在此发达兴盛。
176.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治在延陵。吴氏一族发祥之地。
177.华阴县:汉时置。杨氏一族在此发祥,《华阴县志》曾有一半写杨氏。郭氏亦有一支在此发祥,为太原郭氏分支。隋大将军蒲城公郭荣,太原人,后居华州,生福善,唐兵部侍郎。
178.汾阳县:西汉时置。此地有一支为华阴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郭子仪。
179.宜春县:隋置袁州,治宜春(今属江西,汉即名宜春,晋为宜阳,隋恢复原名)。元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国废府。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此县有袁姓一族,发祥兴旺于此。
180.晋安道:唐朝时设置的行政区划,治在今福建莆田一带。有辜姓一族在此发祥兴盛。
181.上虞县:夏帝少康后期属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人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人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朝初期,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判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州废。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清承明制。民国初年改府制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民国21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解放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虞与绍兴县、余姚县相邻部分地区有几次变动。1954年秋,绍兴县东关区及汤浦区的四峰、渔浦、汤霞、四村、胜江五乡和富盛区的长东、保山、长塘、会胡4乡划人上虞。1956年11月,丰惠区永兴乡和下管区王家庄、大岭顶村划归余姚县,绍兴县川下村划归汤浦乡;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隐地、黑龙潭、悬岩、溪山五村以及陈溪公社戴王、糜家二村划归余姚县。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时县治设百官镇,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县治迁丰惠镇,1954年9月,县人民政府迁至百官镇。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县设市。有超氏、刘氏兴旺于此。
182.句容县: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即今江苏省句容县。初隶鄣郡,元封元年(公元前109年)改隶丹阳郡。有葛姓一支兴旺于此。
183.鲁阳县:东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有曾姓一族在此发祥兴旺。
附录
一、秦朝设置的郡
秦朝立国之初,中央集权政府没有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郡县制,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又陆续分析内郡: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衡山等,计46个郡。秦朝时只设郡、县,不设州这一级行政区划。
秦朝诸郡:辽东郡、九原郡、云中郡、辽西郡、上郡、太原郡、巨鹿郡、胶东郡、邯郸郡、琅琊郡、北地郡、东海郡、陇西郡、咸阳、南阳郡、汉中郡、九江郡、会稽郡、南郡、衡山郡、蜀郡、巴郡、黔中郡、长沙郡、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右北平郡、渔阳郡、广阳郡、上谷郡、代郡、雁门郡、常山郡、济北郡、临淄郡、河东郡、河内郡、东郡、薛郡、三川郡、砀郡、颖川郡、陈郡、泗水郡。
二、汉朝设置的州、郡
汉朝时全国设十三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这13个州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州下设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亭。(三国时期又出来很多州,例如交州太大,东吴分出块广州来,凉州太大,曹魏分出块雍州来,此不细谈)各州、郡如列:
1.司隶: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
2.豫州:陈郡,汝南郡,安丰郡,弋阳郡,颖川郡。
3.冀州: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乐陵国,平原郡,清河郡,阳平郡,广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
4.兖州: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东平国,东郡,鲁郡,泰山郡,济北国。
5.徐州:东莞郡,琅琊国,彭城国,东海国,下坯郡,广陵郡。
6.青州:济南国,齐国,乐安郡,北海国,城阳郡,东莱郡。
7.荆州: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衡阳郡,建平郡,南郡。
8.扬州:靳春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吡陵典农校尉部。
9.益州:阳平郡,武都郡,汉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东郡,广汉郡,东广汉郡,巴郡,涪陵郡,江阳郡,踺为郡,汉嘉郡,蜀郡,永昌郡,云南郡,建宁郡,兴古郡,朱提郡,样珂郡,越隽郡。
10.凉州: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陇西郡,南安郡,广魏郡,安定郡,扶风郡,京兆郡,北地郡,冯诩郡。
11.并州:雁门郡,新兴郡,太原郡,西河郡,乐平郡,上党郡。
12.交州:交趾郡,郁林郡,苍梧郡,朱崖郡,高凉郡,南海郡。
13.幽州:代郡,上古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