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七夕节
“七夕”是古老的节日,起源于对牵牛、织女星的自然崇拜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其作为节日大约出现在汉代,此后历代沿习,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与七夕节非常有渊源。首先,“七夕节”一词首见于宋代,最早使用这个词的人正是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太祖亲征北汉,从前线派人送手札回汴梁城说:“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宋蔡條《铁围山丛谈》)其次,北宋以前,各地过七夕节的时间并不一致,北宋政府在时间上也予以了规范。大平兴国三年(978)七月,宋太宗颁布《改用七日为七夕节诏》:“七夕佳辰,著于式令。近代多用六日,实旧章,讹俗相承,未之或改。自今宜以七日为七夕,仍令颁行天下,为定制。”
不光是太祖和太宗对七夕节予以关注和重视,“宋代以后,民间的乞巧活动更为丰富,对牛郎、织女的传说和乞巧风俗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宋代,增加了男孩祀牛郎神的习俗。”(林永匡王熹《中国节令》)每逢“七夕”,东都汴梁城更有“乞巧市”之设,专卖乞巧物。“东京潘楼前有乞巧市,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日始车马喧阗,至七夕前两三日,还是车马相次,壅遏不复得出。”(陈元靓《岁时广记》卷26)
《东京梦华录》与《梦粱录》则分别记录了宋人在七夕夜乞巧的情景:北宋人“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东京梦华录》卷8)南宋人则“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梦梁录》卷4)
引文中七夕节物中的“磨喝乐”是最特别、也最受宋朝儿童欢迎的七夕玩具。吴钩先生认为“'磨喝乐’显然是一个音译过来的名词,有时也写成'摩喉罗’'摩侯罗’'摩喉罗’'魔合罗’,来自佛经,原为形象凶猛的印度神衹。但宋朝的'磨喝乐’却是造型十分娇憨、可爱的泥娃娃。一只做工考究的'磨喝乐’,人物的手足、面目、毛发都会做得栩栩如生,还要配上漂亮的乾红背心、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总之跟现在的'芭比娃娃’差不多。”(吴钩《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除了“磨喝乐”这种七夕节物外,商家在乞巧节前还会隆重推出其他玩具,如“以黄蜡铸成的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又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东京梦华录》卷8)
从以上的这些引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宋人是如何度过七夕之夜的:寻常人家在这一天都要洒扫庭院,迎接节日。富贵人家则会大摆宴席,在庭院中搭起彩楼,即“乞巧楼”;楼阁上摆满各种精巧小玩意、精美食品,女孩们焚香列拜、望月穿针,这就是“乞巧”;宋朝还流行着一种很有意思的乞巧方式:捉一只小蜘蛛,关在小盒子里,七夕次日再打开盒子,看蜘蛛结出的网,如果蛛网圆正,则表示“得巧”。
从上述的引述中,我们也应该获悉七夕在宋代时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宋人过七夕不是为了效仿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是为了向牛郎织女乞巧。一句话,七夕节不是宋人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