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热就查血,一定错误吗?发热程度不能说明疾病严重程度或细菌感染吗?
导读
我们知道不能通过发热的高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也知道血常规不能准确反映发热孩子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也知道一生病就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可是,这些说法准吗?只要一发热就查血就是错误的吗?也不见得。
一发热和疾病严重程度、细菌感染无关吗?
大部分情况下,细菌感染时,发热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而病毒感染相对会不发热,或者发热程度低,持续时间短。
但是以上不是绝对的,所以,只能说大部分情况是这样,但是不能完全通过发热程度来定细菌还是病毒感染,也不能根据发热程度上抗生素。
因为总有特例,并且也不少见。
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只能部分反映孩子体内炎症的程度。而细菌和病毒感染时,都能导致炎症反应。
所以,发热的厉害,不能说孩子一定是细菌感染,或者孩子病情就重。
比如有些孩子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感冒的时候,体温也会一下子升老高,但是孩子不发热时,玩得很好,一点不受影响,过1周就自己好了,一点都不严重。
而有时细菌感染时,刚开始可能不发热,但是孩子状态极差,有些严重感染时,反而出现体温降低表现。
经过大量以上科普后,大家可能会更重点地记住发热厉害不能说明细菌感染、不能说明疾病严重,而忽视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这样有时会有些极端。
我们要在重视和尊重大部分规律的情况,要仔细辨别少数情况,不过度也不遗漏。
那有没有哪些发热情况一定要注意,发热程度重,一定要考虑严重感染的时候呢?对于3月龄内的小婴儿,一定要注意。
这些小宝宝很少出现高热的情况,如果出现,要高度重视。
比如,研究发现,在3月龄内的小婴儿[1,2],当体温(肛温)≥40℃时,其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概率会增加29%(38% vs 9%)。
但在大孩子中,体温大于40℃和严重细菌感染的关系不大。
也有研究发现[3],在小于60天的婴儿中,发热程度越高,其严重细菌感染的概率就越大,但是发热持续时间和其无关,如下图。
所以,对于3月龄内的小婴儿,出现了高热,还真的注意,要及时完善检查,避免病情加重。
二什么情况下,一发热就要查血常规呢?
咱们知道,大部分情况下,病毒感染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会降低,淋巴细胞升高,CRP升高不明显,而细菌感染后,会有相反的表现。
注意哦,是大部分,总有少部分情况,比如肠道病毒感染,可能血象和细菌类似。
大家还知道,血常规要体现以上的表现,需要反应时间,大部分得在疾病后24小时才能有以上表现。
所以,现在不推荐一发热就给孩子查血常规,第一,血常规还没反应上来,第二,查出来也不能说明啥感染。
从而一种极端又出现了,孩子生病后,只要医生给查血常规,就是不对的,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得分情况:
还是上面讲的,这些3月龄内的婴儿,如果孩子发热了,同时一般状况差,那就得立即进行血常规检查,除了血常规外,血培养、尿常规、培养,甚至脑脊液检查,都得进行。
一般状况差已经说多好多次了,和孩子反应差、肌张力低下,循环差(皮肤苍白、发花、发绀)、呼吸功能损害(喘鸣、呻吟、三凹征等)相关。
为啥这么积极,因为这些孩子,出现发热问题,有可能是严重细菌感染,需要尽快查明,如果明确要及时、足量抗生素治疗。
对于28天内的新生儿,只要发热了(肛温大于38摄氏度),就进行全面的脓毒症检查,就是上面写的那全部检查。
对于有发热的、局部感染的,29-90天内的婴儿,也得全部进行血常规、培养检查,必要时进行尿常规、脑脊液等检查。
对于一般状况好且无细菌性感染灶的29-60日龄发热婴儿,如果肛温小于38.6℃,进行血尿常规、培养检查,如果大于38.6℃进行完全的脓毒症检查。
以上总结下,就是对于2月龄内的婴儿,只要发热了,血常规是跑不了的。
对于60-90天的婴儿,出现无明显感染灶的发热时,如果状态好,可以只查尿常规和培养,血常规可以不查。
所以,遇到该查的情况,那就必须得检查,不要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