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流传最广的诗原来是一首假诗
原创2021-04-10 18:08·诗道骏言
要问李白的诗中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是哪一首,我敢肯定是《静夜思》,是“最高最广”,没有之一。作为中国人,除了文盲,有谁不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呢?但是,就这么一首赫赫有名、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却是一首被人篡改过的“假”诗,根本不是李白诗歌的原版。对此,你惊不惊奇、意不意外?
说当今流行的《静夜思》版本不是李白原版,不是我心血来潮、更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有太多的实锤作证。现存最早的李白作品集——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中,《静夜思》是这样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与现代流行版的区别有两处,第一句是“看月光”,不是“明月光”,第三句是“望山月”,不是“望明月”。与这个原始版本一致的著名诗集还有,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清朝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全唐诗》、清朝王琦注本《李太白文集》。这些诗集,宋蜀刻本最早,其他三种权威性很强。因此,基本可以断定,这个“看月光”版本是李白诗的原貌。
那么,“明月光”版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答案是明朝,明代李攀龙编的《唐诗选》中《静夜思》的第一、三句被改成了“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其实,《静夜思》从元代起就开始出现与原版不一致的版本,到明代情况愈发混乱,有“忽见明月光”的,有“疑是池上霜”的,有“起头望明月”的,反正是交叉错杂,一共至少有八个不同版本。[据袁茹(2010)]。到了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静夜思》文本就变成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个《唐诗三百首》的影响力太厉害了,它就像当今百家讲坛、诗词大会一样,很快传播到寻常百姓家、小学课堂上。大家都老的小的都这么读这么背,结果,“明月光”版本完胜李白的原版,成为大众流行版。这就好比,小说《三国演义》广泛流行,它对大众的影响远远超过真正的历史书《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大众信以为真的历史真实。
那么,《静夜思》应如何理解。历来争议的焦点有这么几个:
1“床”是什么东西?
2望月思乡时,李白是在室内还是室外?
3当时,李白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的?
4“疑是”该怎么理解?
在唐代,“床”至少有三个意思,卧具床、坐具床、井围栏。按照李白诗原版,把“床”理解成“井围栏”或者“坐具床”都比较合适,理解成“卧具床”就有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了。与此相关,望月思乡时,李白就应该在室外院子里而不是室内,李白是站着的或坐着的而不是躺着的,是醒着的而不是迷迷糊糊、睡眼惺忪的。但是,按照现行流行版,把“床”理解成“卧具床”,就比较合理,相应地,望月思想时,李白就应该是在室内、在床上、躺着的、可能是半睡半醒的。
“疑是”该怎么解释呢?有两种看法,“怀疑是”和“好像是”。我认为两者都不算错,但都不够确切。“怀疑”当猜测意解时,通常含有“相信、信以为真”的成分。“好像”是“怀疑”由实义转为虚义的结果,单纯地表示类比,表示两者相像,如果理解成“好像”,只有一个现时的平面印象,没有历时的变化深度,诗意淡了很多。我主张取“怀疑”与“好像”的中间意,即“觉得好像”,印象中觉得是,但理智上并没有相信是,处于“是与不是”的恍惚之间、仿佛之间,有这样的心理过程,才是一种诗意的状态。真实的“怀疑(相信)”不合常理,李白没有这么傻;仅仅是“好像”又显得太理性、太肤浅,干巴无味。
《静夜思》一篇作品两个版本,从诗歌意境上说,各有千秋。李白的原版,个人色彩较强,描写刻画比较具体,“床前看月光”,“看”是有意为之的动作,略显用力,但与下文的心理活动、举头、低头的动作呼应顺畅。“举头望山月”,“山月”画面更清新,更与孤身一人的意境协调,但却不容易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望“山月”的生活经验。现代流行版,“床前明月光”,去掉了动作,突出了月光“明”的特征,意境更浑然圆融,“举头望明月”更宽泛,更容易唤醒每个受众的生活记忆。当然,这样一改,无形中把作者“我”给安排到了室内的卧床上。在室内床上躺着,举头望月、低头思乡是否符合生活常理,会产生一些疑问。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看来,后世的臭皮匠们集体篡改的李白的《静夜思》还真是相当成功的,臭皮匠合起伙来真可以跟诸葛亮叫叫板的。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对于语文考试来讲,应该摒弃“唯一答案”的思维,对于文学作品有可能不同理解,只要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就不应该判学生的错。比如“疑是”,学生解释成“怀疑”“好像”“觉得好像”,都应该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