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李安一小步,电影一大步?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李安的电影《双子杀手》上映,少年派之后,是否还能延续辉煌?
文/如海
电影大师李安,已是享誉中外。即便不拍电影了,也完全可以当当导师、搞搞讲座,或者到《演员请就位》上挥斥方遒,免得小四郭敬明一会手撕李成儒、一会哽咽地说从来没有人表扬他,弄得大家都没有心情欣赏演员的演技了。但大师从不懈怠,还在敬业地拍戏,不断地挑战自我,这就值得我们钦佩和景仰了。
李安花巨资“大变活人”拍的电影《双子杀手》昨天上映,全数字化的角色,是李安100%用特效创造而成的,堪称“好莱坞身价最贵的男演员”。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用特效做了老虎之后,上了瘾,继续创造“人”,于是有了这部《双子杀手》电影。
《双子杀手》电影剧本本身没有太多新意,克隆题材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或者说情节还有些拧巴,比如说养别人的克隆体做儿子,再派他去杀掉本体,显得不合逻辑和强行自圆其说。而对李安这样的大师,观众们的预期可能更高,期望他讲一个好故事,还要传递很好的价值观,自然是期望不同,体验感就有所不同。
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李安所不断探索的电影技术,以及他对电影工业提升和发展而努力的孜孜不倦的崇高精神。
电影是造梦。造梦既依赖于好故事,也仰仗演员的演技。但电影本身并不是复古或者再现生活的真实,有其艺术提高或者夸张的成分。我们通过影像化的代入,在电影的童话里置身虚幻和真实之间,反思人性和自我,最终得到艺术的洗礼和慰藉。而电影技术的提高,是烧钱的行当,甚至还吃力不讨好。
李安义无反顾,兴致勃勃。特别是《少年派》的成功之后,我相信他就信心满满,早有谋划。几年前,威尔.史密斯就隔空喊话李安合作,这次是他接到李安电话后,连演什么角色都未知的情况下,就欣喜若狂地答应了,明星追星的梦想成真。两人一拍即合,李安的数字电影大梦想拉开序幕。
许多人会觉得,一人分别饰演两个角色的电影,《双子杀手》又不是第一部,有什么稀奇和艰难的呢?实际上比想象的要难。以张艺谋的《影》为例,邓超一人扮演两个角色,两个角色可并非只是常见的性格不一样的套路(比如成龙的《双龙会》),而是在体型上也要一定的要求,一个威猛强壮,一个羸弱瘦小。为了演身姿挺拔健壮的“影子”,他疯狂健身,三个月增肌20斤;然后饰演病入膏肓、骨瘦如柴的“真人”,他又疯狂减肥,两个月内暴瘦40斤。这是非常有损健康的。
其他一人分饰两角的影视也不少。如《白夜追凶》,被网友吐槽为潘粤明V潘粤暗;92年的《新白娘子传奇》,叶童饰演的许仕林和许仙,那个时候还要采用替身和借位,并通过后期合成来实现;1998年美国家庭爱情喜剧片《天生一对》,年仅12岁的琳赛·洛翰(Lindsay Lohan)一人扮演古灵精怪的双胞胎姐妹。诸如此类,很多。
《双子杀手》同样是对威尔. 史密斯最有挑战的表演,他需要同时饰演两个不同年龄的自己,一个是成熟稳重的中年人,一个是青涩年轻的毛头小子,举手投足都要符合各自年龄段的人物性格。尤其是眼神,年轻时的懵懂状态,对于1968年出生的他而言有着相当的难度。毕竟,不是每个演员都是刘晓庆,老年状态了还可以演天真无邪的少女。
李安很用心。为了让数字化人物Junior看起来更真实具体,他把威尔年轻的图像和生活片段都反复看了很多遍,然后把威尔的脸放大6000倍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李安醉心电影技术,《双子杀手》继续在探索高清数字电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上进行探索。
我不懂电影技术,认真地看了电影,也只是外行看热闹,还是要忍不住抄一段这部电影的技术高超给大家阅读。“他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和传统电影完全不一样的拍法,动作戏、摄影和打光等都有不一样的尝试,拿技术和特效为叙事服务,不是用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技术让画面更真实,细腻,有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的眼睛看不出那是烧了钱的特效。把技术当作上帝的双手,用动作捕捉技术和CG特效再造了一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这个全CG的角色绝对是一座崭新的好莱坞特效角色的里程碑,有人说:明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稳了。”
没看懂?那就对了。
我是这样理解的:李安用数字技术,是为了角色的演绎更贴近真实,包括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是在研究人物本身的基础上,把技术作为手段,从而提升影像的观赏效果。我很赞同技术作为手段,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炫技充其量只是一个噱头。电影打动人心的,还是要依靠逼近真实的情感,以假乱真,还能彻底地感动我们。
电影里的两个威尔·史密斯,一个是50岁的老年版特工亨利,一个是只有23岁的青年版小克(Junior),李安通过数字技术,让他整整年轻了27岁。年轻的小克在片中被派来杀年老的亨利,“自己追杀自己”对于整个故事来说也成了一个有趣的概念。
最后还是要说说电影传递的价值观和内涵:人的痛苦、困惑,都来自每一个人与自己“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