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午一食”——实中食堂小记
作为建校39年之久的小城窗口学校,第一次拥有餐厅的新鲜感,着实让很久没有吃过食堂的懒人吃货们欣喜了一下,哪天犯了懒病或者突发异常心情,去餐厅潇洒放松一下都是自我调节的方式,哪怕只有这“一午一食”,也够我们痛快偷懒一次,重温食堂时光,怀念昔日情怀的啦。
每次大班空散步,看餐厅东南侧摆放整齐的电动车、三轮车,便知这支队伍应该是管理有方。只看这“坐骑”的安排,就可见一斑。听着嗡嗡作响的油烟机,看到楼顶出风口冒出的热气,便知操作间早已经忙活起来。一千多人吃饭,从备料,整理,洗净,切好,再到蒸、煮、炸、炖、煎炒、红烧,这一系列工序操作下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旦下课后展示出来的,必是在各个窗口,盆满钵满掀开盖子必是热气腾腾的热饭,尤其是这样冷清的冬日,如果可以吃得热饭,口味甚至都可以忽略。
当然,热是冬日里追求的前提,但是最重要的安全、口味和营养一直都应该是餐厅里最核心的要素。
下课铃声刚落,必有飞奔向食堂的学生在餐厅门口自动按班站队,等本班进餐人数齐整,可入内买饭。十多个窗口,每个窗口里都有穿戴整齐,干净利落,快而不乱的工作人员,熟练的询问,拿碗,执勺,一一按着要求分饭。分饭窗口犹如战场,而披挂整齐的工作人员,均头戴白帽,身穿白色上衣,戴一次性口罩,手戴着一次性手套,严格按着“皮肤绝不接触饭食”的原则,娴熟的做着询问和处理,手腕接连几次抖动,餐盘就布满一荤二素,外加一个水果,可谓动作干净利落,而数量多少匀称。
卖饭窗口呈现给师生的大概只有半个小时,但这背后不清楚有多少个半小时,在积极准备和细心善后。
随着“吱吱”的一声声刷卡,同学们端着各种饭食到标有各自名字的进餐小组落座进餐。
虽然教师窗口只有一个,不像学生那样可供选择的有十多个,但好在饭菜样式也是多变,虽然一荤二素已经被限定数量,但毕竟三天内没有重样的,巴鱼,把子肉,红烧鲤鱼,红烧茄子,藕,白萝卜粉条,豆腐,冬瓜。虽然限定了样数,毕竟每天品种都有所变化。面食也是红豆馅花卷,菜包,饼,米饭各不相同,每天亦有二选一。
如果说大家口味刁钻异常,完全可以归咎于《舌尖上的中国》的持续拍摄和热播,将国人对美食的要求提升了很多,不只是色、香、味、营养俱全,而且对食材的取得,烹饪的流程,甚至师傅的各种功夫火候的把控,都通过高清晰摄影机的展示,给出了绝无仅有的视觉冲击,甚至食客舌尖的感触:麻、辣、香、甜,弹、脆、润滑、劲道,都有极具诗意的文字表述,若只有高清晰慢镜头展现也就罢了,可恨的又配以轻快动人的旋律,兼以恰如其分、优美绝伦的文字表达,更是让人充满了惊叹,美食也可以撰写到如此美妙,同时又生发出无尽的想象,几乎完全突破了镜头展示的有限之美,文字的想象力将家常菜的表达甚至可以上升到珍馐美味,那必是绝妙至极的口感。
让人百看不厌的《舌尖》能顺利调动其肠胃的兴趣,就算是饱腹之后,仍能从舌尖潜滋出津液来,口腹之欲再度袭来。作为干看不能吃的电视节目,也只能任他在脑海里翻涌奔腾。而食堂,对于笨笨的平民吃货来说,食堂里货真价实的饭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按照常吃食堂的校长的说法,不需要洗刷,吃的菜样数又多,如此,不比家里差。对于不会做饭又有点懒惰的人来说,吃食堂简直就是介于舌尖上的中国和自己做的煮菜之间的层面,触手可及,货真价实,又物美价廉,保证做到卫生,营养,口味、十元管吃饱的一种消费,确实也受人欢迎。
有次去得早,看到餐盘倒扣在筷子框上,有一个倒扣在一摞餐盘上,原来,从消毒柜头天下午消毒之后,第二天进行第二次消毒,此时为了防止灰尘,都要将第一个盘子倒扣。对于这样大规模的食堂来说,一点也不怀疑他的消毒程序,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最近两天的饭菜很值得称道,藕的脆生,一吃便知道是上乘的白莲藕品种;红烧茄子,酸甜可口;而地道的把子肉,是高价的二师兄做食材,繁杂的工序,绛红的颜色,入口即化的火候,不得不说,就是有钱买食材,臣妾也做不到这手艺呀。至于今天的白萝卜,恰恰是这个季节里应该多吃的,“冬吃萝卜夏吃姜”,老秋初冬,白萝卜不能少;冬瓜、豆腐更是最家常最营养的蔬菜,掺杂以滑溜溜的粉皮,让吃菜环节多了些乐趣。而红烧鲤鱼,挂面糊,经油炸,再炖,这样的大锅菜,一样有精品饭店的味道。
最最值得说的是,今天的小米粥,热度可以上榜首了。有些时候,我们不赶时间,口感稍微热一些可以冷一下、慢慢喝,如果太适口了,喝着喝着就凉了。最可心的是,从最初的人人拿勺子舀碗,到现在,也可以从餐桌上随手取过不锈钢壶来,轻松的倒上一碗,不再用长柄勺子,艰难操作了。很多温馨的变化,都在于餐厅经理虚心接受了提议,关注并做好了细节。
能够从一粥一饭中得到生活的乐趣,都是爱生活的人,吃货,应该是最爱生活的了。
自从有了食堂,不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少走了多少道路,至于这些时间里提高了多少效率,那全在自己了,食堂的存在,除了可以助长惰性之外,更多的是给我们节约了时间、创造了无数的可能性。
离开食堂时,已有工作人员在打扫残局,一位拿着抹布在擦餐桌的工作人员,用一个普通不锈钢大碗接擦下来的垃圾,我诧异的问,这一个大碗,下一次可是仍然用它吃饭?经理说,那是工具间放着的,绝不会用它吃饭的。可是,是一模一样的,总有嫌疑不是?强烈建议,可以换一个其他模样或者颜色的,让打扫残局和工具和吃饭的碗差开样子,以免大家心生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