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
上午临窗而坐,看窗外细雨若有若无,屋顶红瓦片隐隐闪亮儿,房屋夹缝间长出的野树刚刚冒出绿毛毛虫般蜷曲的树叶,横着的树枝下面,连缀着一颗颗雨滴,晶莹剔透……
直到雨滴落到防护栏上发出脆响的声音,才恍然明白,雨是下着的。
屋内很是冷清,如果没有刚刚冒出绿芽儿树叶的提醒,颇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味道。
今年因有疫情,停暖错后了七八天,虽然仅是隐隐有点热气儿,毕竟屋内还没有完全凉透,又逢接下来的几天气温较高,便感觉不到屋内春冷,便一厢情愿的认为,北方容易被困住的春天,今年顺利来到了。
但,区域季节的特点,必要持续表演完毕全部戏码才肯罢休。昨天今天,可谓是“倒春寒”,困在房间里,只觉得身上冷飕飕,手指打字一会儿,就要两手相互攥一攥,手指尖冷冷的,一番渴望暖水袋的心思出现了。
身上的衣服比起隆冬季节的还厚,一冬都不曾穿的厚衣服,也不顾形象的捆在了身上;被子也加了压风被,要知道,一个冬天都不曾用过的。大概一年里就属这段时间最难熬的了。
看一周的天气预报,春天还在遥远的路上……
窗外的樱花,不管天气如何,兀自开放,我只替他们冷……
乍暖还寒时刻,最难将息!
一个艳阳天,樱花就会火速烂漫,而这阴冷的天,只能期盼花期会长些吧?
昨晚看《茶馆》,明显的三幕剧,描述了社会三个时代的变迁。小小裕泰茶馆,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
戊戌年,清朝旗人子弟提笼架鸟喝茶斗蛐蛐,茶馆老板王利发,点头哈腰招揽着客人……
看上去歌舞升平,实则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此时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刘麻子在这里将少女康顺子卖给了丑恶凶狠的庞太监;另外常四爷和松二爷聊天,说了一句:大清朝快完了,两人被捕入狱。
常四爷做人正直,心底良善,给讨饭的母女俩买了两碗面;他仗义直言,敢作敢当,听到洪亮的声音,就可想象他满身的正义。
茶馆的房东秦二爷,一心想着实业救国,打算开工厂。
第二个场景是民国,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男人们剪掉了和清王朝决裂的辫子,留起了短发。茶馆改良,前面喝茶,后面改公寓了。康顺子带着认领的干儿子大力,从皇宫里逃出来,在裕泰茶馆找了个差事住下来。
刘麻子依然干着买卖人口的勾当,在给两个逃兵合伙买卖一个媳妇的时候,被军队抓住砍头。
常四爷出狱后,参加了义和团,后来做起了卖菜的营生;松二爷碍于脸面,不肯给人当差,一直生活潦倒,但是贵族气息依然不丢,就算人饿着,也不会饿着鸟。
第三个场景是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三十年过去了,王利发的茶馆为了招揽生意,在小王麻子的安排下打算找女招待。这位洋味十足的小王麻子,和他父亲一样,勾结沈处长,把明娼、暗娼、女招待,组织成联合公司。
年迈的常四爷,卖花生米为生。秦二爷走路蹒跚,实业救国失败了,财产成了逆产。两人先后来到茶馆,
一辈子做顺民的王利发老板,因为康大顺在此住过,被连累,将儿子、儿媳、孙女都支走了,独自一人留守茶馆。
三个人一起聊到了往事,聊到了国家,如今乱马刀枪的至暗时刻,三个老人感觉无路可走,不禁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来形成的人生观……
困惑的三个老人,悲从中来,常四爷从竹篮中拿出白色的纸钱,说,别人死了,还有个棺材板,等到我们死了,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我捡拾了一点纸钱,先为自己祭奠一下吧。于是,三个年迈的老人,在狭小的茶馆里,边走边撒纸钱……
煞白的纸钱在阴暗的背景下,飘摇而下,翻卷着、没有着落的一片片纸钱,就像风雨飘摇中的人的命运……
我爱咱们的国,可是,谁爱我呀?
常四爷的一声喟叹,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骄傲的回答,我爱我们的国,我的国家深深关爱着每一个中国人。
每每看过去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庆幸和感恩,我们庆幸生在了新中国,我们庆幸生在了华夏家。没有一个时刻比今天更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我和我的祖国,真的是一刻都不能分割。
仔细想想,国明党统治时期,恰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是否可以理解为最难熬的冷春呢?
熬过寒冬,再熬过春寒,就是真正温暖、幸福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