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随笔《谢灵运石壁精舍》作者:丁会仁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题记:“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谢灵运

  在鄱阳湖上有一个叫矶山的地方,矶山伫立在鄱阳湖东岸,面前是浩瀚的鄱阳湖,西北是秀美的庐山,矶山远远地守卫着都昌的西门,与南山遥相守望,与鄱阳湖水交融融合,如一条蜈蚣精一样,静静地躺在鄱阳湖畔,身旁缓缓流淌着一条河流,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西河,她汇集赣江、抚河、信河、修河、饶河五股来水,汹涌澎湃地涌向鄱阳湖。在西山靠近鄱阳湖的一边,有一处景点“石壁精舍”,这是谢灵运在都昌的隐居读书住处。
  谢灵运祖籍河南太康,出生在浙江会稽,会稽今天称为绍兴。据考证,会稽是会计的起源地。谢灵运出身于世家大族,从小聪慧过人。谢灵运的祖父谢玄是东晋名将,是著名淝水之战的总指挥,名满天下。谢灵运的曾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家王羲之。谢玄十分器重谢灵运。谢灵运性格中有文人的自视清高,常常率性而为,经常得罪人,个性不太同污合流,诗歌艺术往往被同行嫉妒。但是,他的艺术贡献不可磨灭,他是中国第一个写山水诗出名的诗人,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展示了山水之美,是我们喜欢的山水画卷。山水诗产生于秀美的山水之中。
  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十八岁的谢灵运袭封祖父谢玄的名号“康乐公”,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开始做官,义熙六年(公元410年)跟随广州卢循在都昌的左里抵抗刘毅大军,谢灵运首次到都昌,并在矶山的线鸡垅筑幡台,作为参军,谢灵运希望能战胜刘毅大军,可惜由于路途遥远,被刘毅大败,谢灵运兵败逃回南京。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刘毅任九江都督兼南昌刺史。谢灵运上了庐山拜见心仪已久的慧远大师,下庐山后坐船第二次到都昌。永初元年(公元421年),刘裕上位:谢灵运被降职,永初二年(公元422年),谢灵运辞官回乡,坐船走水路经过鄱阳湖,途中第三次到都昌。谢灵运喜欢山水之间,厌倦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谢灵运经过都昌矶山时写下《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表达诗人未忘情于仕宧。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谢灵运被贬至临川,坐船由长江南下,经鄱阳湖再入都昌,写下《入彭蠡湖》诗,鄱阳湖那时叫彭蠡湖。谢灵运文化人的气质与官场格格不入,只是可惜了,“上蹑风骚,下超汉魏”的山水鼻祖,被政治斗争扼杀。第二年,也即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谢灵运陨落于广州。
  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并在山水之间写下诗篇,寄情于山水,谢灵运大大丰富和开拓了山水诗的境界,是中国山水诗流派的先驱。谢灵运隐居在鄱阳湖期间留下许多诗篇。“石壁精舍”是谢灵运在鄱阳湖山水之间,与山的对话,与水的交融。谢灵运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描写他从住处出来,去鄱阳湖泛舟,好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好一派湖光水色诗篇。“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忱忘归。”“林壑做冥色,云霞收夕霏。菱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已成千古名句。谢灵运作为山水诗的鼻祖,留下了许多灿烂诗篇,他的诗歌不仅超越了过去“淡乎寡味”,而且给予了诗的张力和添上了想象的翅膀。谢灵运,在诗意的世界里,是山水诗的符号,是永恒的坐标,是后来者的榜样。李白一生十分崇拜谢灵运,他专门从浔阳来都昌叩访谢灵运曾经隐居的西山,“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李白在谢灵运曾经隐居的西山流连往返。李白是念念不忘谢灵运的,念念不忘西山的石壁,李白很多诗句中都流露岀来了。“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李白此时此刻一定羡慕谢灵运,他也要学谢灵运,游历山水,做诗天下,浪迹天涯。
  谢灵运隐居在鄱阳湖上的都昌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陶渊明,陶渊明祖籍是都昌人,在都昌做县令,然后隐居在南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康乐是今天的万载县,谢灵运是江西的一张名片。谢灵运生活在东晋时代,动荡于南北朝刘宋政权,耽于山水之间。谢灵运隐居于鄱阳湖东岸的矶山,精心建了一座“石壁精舍”,置身于浩瀚的鄱阳湖山水中,创意了独特魅力的山水诗境。
  山水是谢灵运的内心世界,在谢灵运的诗中翻江倒海。谢灵运既是一个山水的玩家,又是一个山水的诗人。从此,山水诗和谢灵运在一起,开辟了诗歌的新天地。
 
====================
原创作家简介:丁会仁,博士,独立作家,学者,畅销书作者,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多篇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作家网》和《作家》等主流媒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