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木镇石头村

再次回到补课时间,来看看恭城的古村落。之前关于桂林的帖子里,也有到过一些古镇古村落,整体感觉是保护太一般。这跟正常情况下的逻辑结果可不太一致。毕竟,经验告诉我,离所谓的发展快的地区越远,古村落的状态越发原始。但是,桂林这边的现实是,就算是兴坪或者大圩这么出名的古镇,古建筑的遗存也并不出色。这时,恭城古村落的存在,就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说一组数字可能更为直观些:广西壮族自治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子共280个,小小的恭城县竟然就有16个!

来到恭城,首先,老牛很想面面俱到,可惜时不我待啊。只能多做些功课,将自己认为更有看头的几个古村落列入考察范围。闲话少说,上图。

第一站是栗木镇石头村,当地人也叫石头屯。栗木镇位于恭城县城北边三十公里处,石头村位于栗木镇东北约3公里。全屯55户共267人,以田姓为主,占村人口90%以上。石头村在栗木镇算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村子,据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山东寿光迁来,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在广西区的很多地方,如钦州、来宾、桂林等地的村子,当地一般都称为“屯”。这自然是有原因的,跟朱元璋的“屯兵”制度有关,这些村子其实大部分由兵屯演变而来,所以很多都说先祖于洪武年间迁来。广西边境地区的屯,主要是戍守边关士兵与当地土著居民女性成婚,经长时间繁衍后代而形成的一种小村落;有部分则因人口压力或土地等原因,从已形成的小村落分迁到其他地方居住,进而形成另外一种群落居住方式的小村落。

进村,首先看到的就是十块旗杆石。据说以前更多,有二十几块,文革中破坏了。

以这对旗夹石为例,其上刻有:大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科乡试中式第六名举人田元纯。该村历史上出过许多人才,至今村民家中还保存有清代光绪三年(1877年)田元佑、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颁发的“进士”牌匾两块。

旗杆石的对面,村子的中心位置,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建筑--“神亭”。这是一个县级文保单位。

石头神亭,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现存为2011年修复的。据资料介绍,村中原有两处古神亭,另一个建于明弘历年间,现已毁弃。

神亭共有八根柱子支撑,内四外四;其中最外面的两根为石柱。

石柱柱础雕有精美花纹。

中间四根木柱的的石柱础,造型十分奇特。一是与普通柱础相比显得甚为高大;二是形状变化多,下部四方形,刻有花纹,中间正八边形,上部雕刻仰覆莲。

神亭下层中部留四方藻井。


脊檩下方有“大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秋阖族重建”字样。按此说法,这座神亭始建时间应当在更早了,并不是之前所说的1905年。

神亭后方是一间小神殿。

后壁上绘有鲤鱼跃龙门图,两侧对联为:“百代奉声灵光招四表,三年隆报赛典著千秋”。按资料说,中间供奉的是关云长,老牛可一点都没看出来...


神亭旁边老屋窗户上方少见的正三角形装饰。


神亭侧边,就有古村的村门了。据悉,村子以前共有四座村门,村前有左、中、右三座,村后有一座。村门下部用巨大的石材修建,上部砌以砖墙,二层设有观察窗口,是进村的必经关卡。一旦有匪患,守好村门就可以阻止匪徒进村,同时也可以叫醒村民自卫,实际上就是起一个瞭望警戒的作用。在勾蓝瑶寨,这样的村门叫守夜屋,也有地方称其作更楼的,都是一个意思了。


入村。该村房屋主要为清末民初为主,大抵为两层砖房,里面为四合院式。


屋子设封火墙,墙体上部及屋檐有灰塑、彩绘装饰。


脊角是一个凤头的形状。


村中小路以卵石铺就,有着鱼鳞一般的规则形状。老屋墙身刷满革命年代标语。


偶尔也可见到考究的木雕窗花。


难得一间开门的老屋,里面堆满杂物、残败异常。

外观有西洋特征的三层小洋楼。


上面开着“寿”字漏窗。


这个檐角的灰塑就腻害了:下面是寿星松鹿,上面是麒麟献瑞,还吊着两个仙桃。


这幅场景就罕见了,猫捉老鼠!在城市里长大的小朋友,恐怕会误以为猫咪只是吃鱼的吧...


回到村门。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看清二层更楼构造,旧时的守夜人住处。


这座房屋山墙上有十分巨大的蝙蝠灰塑,展翼若飞、面目狰狞,可我们居然取其代表“福”。


精致的两层小楼。


转角这栋老屋,忽然吸引了我的注意。


没错,就是因为门上的这幅挂落,居然是雕刻如此精美的双凤朝阳!


檐下的灰塑、彩绘同样精美。


巷道里的老牛漫无目的地前进,思维已经停留在遥远的过去...

墙基露出整齐的卵石。


沿途几乎不见人影,只有一只母鸡顽强地留守...


残破的门楼,只有残存的些许木雕,依稀可见往日的繁华喧嚣...


这边的房屋又变成以院落式为主。


精美的上彩雕花户对。


奔忙的小土狗,永远是古村落里最具生机活力的代表...


不知不觉中,来到村子外围。


不经意之间,眼前居然出现一座高耸的碉楼。


换个角度,可见其顶层一半为筑有坡屋顶的房屋,另一半为露台,三面高墙,开有券窗可供观察。


墙身开有大小不一的斗形窗。


来到空旷处,方可一睹全身,碉楼高六层,高度在十五米左右。按资料,该碉楼为清代建筑。据说以前村中有两座碉楼,另外一座在文革期间拆除,砖石用于建学校了。说起来真是可叹,建个学校居然还得靠老祖宗留下的一点遗产,这都发展成什么模样了...


很可惜,碉楼没得进。据悉里面也烂得七七八八了,不知何时能得以修复?


终于又见到一家开门的院子。


入内是一个三合院式两层楼,大门开在侧面(图中左侧),正面是一面照墙。里面只住了一位老奶奶,当然老牛也是征得同意后才进去的。


房门的小挂落。


老奶奶一直跟我说家里的事。可惜语言不通,但大概还是可以猜到一些,内容是关于孩子的,都出门在外,参军的参军,打工的打工,言语中却充满自豪。但我内心更强烈的感觉是,老人家的健谈,或许更多的是出于对子女的想念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记得常回家看看哦...


转来转去,居然转到了另一座村门。


然后拐来拐去,居然还见到一口古井。


从形式上来说,这也是一口少见的古井。井圈由若干块不规则石板雕出略为凸起的井沿,并呈放射状铺开,形成环形的井圈;井壁也是由不规则石块砌筑。可惜已经废弃了。


略带洋味的小楼。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