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作文的观察与罗列
观察与罗列
文/陆生作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观察与罗列。
观察,以前就跟你们讲过。最初的理解,观察就是眼睛看;再深一点,就是心里想,身体有感受。观察不仅仅是眼睛看的问题,还有心里想和身体感受。上次举过的例子:看台阶。看到那边有台阶,只是看。若你看到有几级台阶,台阶上哪里长了青苔,哪里有一个缺口,哪里有个蚂蚁窝……这才叫观察。观察应该像警察破案一样,不放过蛛丝马迹。国外有一个作家,为了练习写作,他每天观察街上来来往往的车,在这相同的地方,他要写出不同的文章,我就很佩服他观察的功夫。功夫在诗外。功在平时。你们平时也可以这样做观察训练,即使看同一棵树,也可以写出不同的东西。一样黄豆,可以做出很多不同东西。
什么叫罗列呢?比如说,我们这个教室里面,东西都有它的一个位置。它们就摆在这里,开始可能是很乱的,那我把一样样归类摆放,书归书放,凳子跟凳子放一块,桌子跟桌子放一块,一样一样规整,有个安排,整整齐齐,一目了然。写作文也需要这样。在你写之前,你都应该先想好了,就跟你的手指头一样,从左到右五根手指头高高低低、粗粗细细,清清爽爽,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总有一个顺序的。罗列就是讲顺序,讲秩序。在写作当中,顺序有好多种,比如说时间上的顺序、空间上的顺序,最基本顺序就这两种,其他的变化顺序都可以涵盖在这两种里面。比如说,我对一件事情的发展、对一样事物的认识的顺序,其实也在时间、空间里面变化的。
对于《与兽为邻》这篇例文,我会讲几个知识点。
第一个要讲的就是一生多。这个已经讲过很多很多次了。你们要把它记住,平时也去用一用,握紧拳头就是一,摊开手掌就是多,一个拳头变成五根手指就是一生多。
在这个文章当中,它的一生多在哪?比如说,他住在一个房子里,他介绍他的邻居,一个邻居是老鼠,一个邻居是鸟。从邻居这个角度去看老鼠与鸟,这就是一种罗列,以房子为中心,把邻居罗列出来。
介绍老鼠时,也用了罗列。(1)还在我造房子时,就有这样一只老鼠来下面做窝了。(2)然后又讲老鼠吃面包屑,与老鼠亲热起来,老鼠爬上屋侧。(3)到后来,有一天老鼠都爬到我的衣服上了。这整个过程是在时间上发生的变化,即按时间顺序来罗列,按时间顺序来写。——这样写,既在时间变化上写得清清楚楚,同时这也是表示了作者跟老鼠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紧扣题目中的“邻”字。
再来看鸟,作者提到了三种鸟:美洲鹪、知更鸟、鹧鸪。这三种鸟,前面两种是简写的,一笔带过了,鹧鸪是详写的。
在写鹧鸪的时候,他又是按“一生多”来写的。鹧鸪是一,鹧鸪的各种情况是多,一次怎么样,一次怎么样,一次怎么样,这也是一种罗列。
作者所罗列的这些内容,都是他从他的邻居这里观察得来的。如果他不观察,能写出这些内容来吗?不能。所以我们的主题是观察与罗列,你得先把东西观察到心里。记住:心里有东西,写作文的时候脑袋里面才会有东西,然后才能把它写出来。观察与罗列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1)一次是鹧鸪从他的窗前飞到屋前。(2)一次发出焦虑的呼喊。(3)一次我把它们放在我摊开的手中。这一次一次,作者罗列得非常清楚。就像你养了一只小白兔或种了一颗豆,然后写观察日记,第一天怎么样,第二天怎么样,第三天怎么样。
我养了一只小白兔,第一天是这样的,第二天是那样的,第三天是那样的,第四天还是那样的,为什么呀?因为它第二天就已经死掉了。
这里面都是一生多,又是一个时间顺序上的罗列或者空间顺序上的罗列,理解没有?
我们再来讲第二个知识点。例文里写鹧鸪的时候,作者的写法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公式:鹧鸪=行为+颜色+外形。
你们去写一样动物,也可以用这个公式。
我养了一只小白兔,白白的。
我养一只小白兔,黑黑的,行不行?
我养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是它的名字,其实它长得黑黑的。哈哈。写了外形、颜色,再加上它的行为,吃东西怎么吃的,睡觉怎么睡的,玩怎么玩的,都可以写。
这个公式,也可以拿来写人。颜色+外形,就相当于人的外貌描写。行为,就是具体事件。理解写作的基础块,活学活用。大概地去看待一些写作知识点,你就会发现,能把它们应用到更广的范围去。
第3个要跟你们讲的知识点是比喻和比较。
比喻,请看第2段。“它的这些行为证明了它是森林中的老母鸡。”鹧鸪这种鸟,看到的人并不多。我相信我们在座的都没有看到过鹧鸪,但是老母鸡,我们看到的概率就大很多了。我知道了老母鸡,通过这样一个比喻句,我就能够较好地理解鹧鸪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这就是比喻句的作用,能够帮助你用一种熟悉的东西去认识一种你陌生的东西。
最后这句也是比喻。“山林之中还没有产生过像它们的眼睛那样的宝石。”把眼睛比作宝石,它们的眼睛比宝石还更好。“一般的旅行家也都不大望到过这样清澈的一口井。”瞳孔像井,一个新鲜的比喻。下次有机会观察一下鸟的眼睛、牛的眼睛,盯着看看,有没有井的感觉。这样的比喻句,也可以记住一下。兔子的眼睛像红宝石,感觉挺普通的。把同样的比喻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在鹧鸪身上,又换一种说法,“还没有产生过像它们的眼睛那样的宝石”,是不是感觉又不一样了?其实它还是只是把眼睛比喻成了宝石。当把眼睛比喻成一口井的时候,就独特、奇特了。如果你没有观察过,是不会写出这样的比喻句的。所以只有观察过,自己心里确信了,才有底气把它写得那么真实。
比较呢,看第4段。“鹧鸪的幼雏不像其他禽鸟的幼雏那样不长羽毛。”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作者的意思了,但是这个理解只是意思上的理解,并没有一个形象上的理解,我们的脑袋里面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画面。紧接着,作者说:“比起小鸡来,它们的羽毛更快地丰满起来,而且更加早熟。”作者又用了一个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小鸡。前面讲老母鸡,这里讲小鸡,我们把小鸡跟鹧鸪的幼雏一比较,我们就又轻松理解了鹧鸪幼雏的羽毛是怎么回事。尽管不可能百分百地知道鹧鸪的样子,但也能够理解个八九不离十。
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三个知识点:
第一个,一生多去罗列,按照一定顺序去罗列。你要写的东西,可能在时间上罗列,也可能在空间上罗列。
第二个,你要去写一个小动物的时候,可以用它的“行为+颜色+外形”去写,在它的行为上,你给它“一生多”一下,比如: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玩的时候,等等。
它的颜色怎么样,它的眼睛怎么样,用一个好一点的比喻句。如果这样东西别人不太知道的,那你用一个别人熟悉的东西去比较一下,比喻一下,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就已经涉及到第三个知识点“比喻和比较”了。
我们今天的作文写什么呢?写《我的观察》。
请你回想一下,你在生活当中观察过的一个东西。你可以站在你家窗前观察窗外的东西,按一定的顺序把它写下来;你也可以观察你养过的一个小动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它写下来;你还可以现在来观察,就观察这个教室或者教室外面这片绿色植物,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如果你脑袋里面没有积累,那就现场看,现场写,相当于看图写话。这次我们训练的是观察与罗列,让我在你的作文当中感受到你的观察,观察是一种发现,也让我感受到你的表达顺序,你行文的思绪,你是怎么把它罗列出来的。
先观察,再罗列,把某地某物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噢,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样就可以了。现在开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