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晚期郑桓公为纪念战胜猃狁特铸《多友鼎》附铭文
`
西周晚期 《多友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多友鼎,西周晚期。1980年陕西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出土。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饪食器。立耳,圜底,腹微敛,蹄形足。口下饰弦纹两道。内壁铸铭文分22行,278字。是研究西周时期的战争史和周王朝与猃狁关系的重要资料。器表光素无纹,造型十分普通,但它腹内所铸的279字铭文,却记录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考古学家根据铭文及造型将其称之为“多友鼎”。挖沙挖出青铜鼎1980年11月12日,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的几个村民在村头东北的河道旁翻土挖沙,就在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只听喀嚓一声,一位村民的铁锨被硬物折断了,起初这位村民以为是铲到了埋在泥沙里的石头,便叫来其他几个同伴,打算合力将其铲除,没想到在深约4米的细沙堆中铲出的竟然是一件锈迹斑斑的青铜鼎,看着这个新出土的东西,村民一时间束手无策,闻讯赶来的考古人员立即对这只青铜鼎展开发掘。铜鼎通高51.5厘米,耳高10厘米、宽11.6厘米、厚3厘米,腹径50厘米、深31厘米,口沿外折2厘米,重35千克,蹄形足高20厘米,径7厘米。鼎腹底部附着厚达0.2厘米的墨灰,显然是长时期的炊烹留下的痕迹。与以往发掘出土的青铜器相比,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出土的这只青铜鼎样子实在是太普通了,半球形体,立耳环底,器腹较深,三只蹄形足,这些都是三足鼎最为基本的形态,除造型简单之外,铜鼎表面也没有装饰精美的纹饰。对此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韩建武做了解释:青铜器发展到西周中晚期,形制逐渐趋向定制,铜器多轻薄简陋,花纹也趋向简单,但长篇铭文较多。以青铜鼎为例,这一时期的青铜鼎主要只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克鼎类,主要特征是盆形体,腹宽大而呈扁体形,蹄足上部一般有兽面装饰,装饰纹样一般为环带纹和窃曲纹;另一种主要以半球形体、蹄足为特征,装饰纹样简单,一般仅以弦纹、重环纹或窃曲纹装饰,多友鼎就属于这一类,它是西周晚期的标准器形。
銘文:唯十月,用放(玁狁方興),(廣)伐京(師),告追于王,命武公:“遣乃元士,羞追于京?(師)。”武公命多友(率)公車,羞追于京(師)。癸未,戎伐?(筍),衣孚(卒俘),多友西追。甲申之(辰),(搏)于,多友右(有)折首執(訊):凡(以)公車折首二百又□又五人,執(訊)廿又三人,孚(俘)戎車百乘一十又七乘,衣(卒復筍)人孚(俘)。或(又搏)于龏(龔),折首卅又六人,執(訊)二人,孚(俘)車十乘,從至。追(搏)于世,多友或右(又有)折首執(訊),乃?追,至于楊冢,公車折首百又十又五人,執(訊)三人,唯孚(俘)車不克,衣(以卒)焚,唯馬敺(盡)。(復奪)京(師)之孚(俘)。多友乃孚??(獻俘馘訊)于公,武公廼?(獻)于王。廼曰武公曰:“女(汝)既靜京(師),?女(賚汝),易女(錫汝)土田。”丁酉,武公才(在獻)宮。廼命向父佋(召)多友,廼徙于?(獻)宮。公寴(親)曰多友曰:“余肈吏女(使汝),休,不?(逆),又(有)成事,多禽(擒),女(汝)靜京(師),易女(錫汝)圭?(瓚)一,湯(鍚)鐘一?(肆),鐈鋚百匀(鈞)。”多友???(敢對揚)公休,用乍?(作尊)鼎,用(朋)用(友),其子子孫永寶用。通过铭文,人们了解到一段鲜为人知的战争历史。公元前858年,西周王朝的第十代君主姬胡即位,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周厉王,在他统治期间,繁盛一时的周王朝已经逐步走上衰落,当时的周王朝北方边患不断,日益强盛的猃狁民族经常向南侵袭,成为周王朝的严重威胁,因此,西周王朝与周边的猃狁民族的矛盾日趋尖锐。猃狁是西周时期地处今天的甘肃瓜州一带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周厉王的父亲周夷王在位时,西周就与猃狁在距丰镐二京不远的洛河北岸进行过一场激战,震惊京师,以后,西周与猃狁的战争频发,使得周朝的士兵有家难归,无处安歇。多友鼎的铭文便记录着周厉王在位时期与猃狁之间的一次艰难胜利,铭文对当时发生的战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某年10月,猃狁大规模侵犯西周境内,大片土地被侵占,直接威胁着京师的安全。于是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抵御。双方激战的半个月内,共打4仗,都取得了胜利,杀敌350余人,俘获23人,缴获战车127辆,将猃狁逐出周境内,并救回了被俘虏的周人。武公将多友的战绩转告给了周王,于是周王赏赐给多友包括青铜在内的若干财物,为了感谢周王,也是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多友便把周王赏赐给他的铜器铸造成鼎,作为宴请宾朋好友的器具。在铭文中涉及到猃狁的铜器中,多友鼎是最为重要的一件。这篇铭文对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资料对研究西周晚期的历史、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古文字研究、历史地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