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香港流通硬币的演化(1945-2013)

一、乔治六世晚期(1945-1952)

战后,英国对香港恢复殖民统治。战后初期的香港在哈克尔军政府(1945.9-1946.5)和杨幕琦总督(1946.5-1947.5)短暂治理下,致力恢复经济,无暇发行硬币,仍依靠战前发行的1仙青铜币、5仙镍币和1毫镍币等三种硬币在市场流通。直到葛量洪长期担任港督(1947-1958)后,香港才在1948年委托英国皇家铸币厂逐步恢复铸造流通硬币。1948年,发行1毫黄铜镍合金币。1949年,发行5仙黄铜镍合金币。1951年,发行5毫红铜镍合金币。

这套硬币对战前硬币有继承也有发展。一方面,这套硬币的图案与战前硬币基本相同,正面均为乔治六世左侧头像和称号,背面均为地名、面额和年份。另一方面,这套硬币较之战前硬币有了如下变化:

(一)修改了硬币上的英王称号。由于印度已在1947年取得独立,因而英王从1876年起使用的“印度皇帝”尊号不复存在,所以这套硬币上的乔治六世称号取消了“印度皇帝”(IND:IMP)字样。

(二)调整了硬币的面额构成。为顺应通胀发展,在这套硬币中停发1仙硬币,新发行5毫红铜镍合金币。

(三)改变了部分硬币的材质。为节约铸币成本,这套硬币中的5仙和1毫硬币的材质由镍改为黄铜镍合金。

(四)理顺了硬币面额与直径的关系。由于停发直径大于5仙硬币的1仙硬币,因而这套硬币的面额与直径达到了完全相应,即面额大则直径长,反之则短,从而在外观上容易区分,方便流通。5仙、1毫和5毫硬币的直径分别为16.3毫米、22毫米和23.4毫米。

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驾崩,这套硬币随即停发。

二、伊丽莎白二世初期(1952-1975)

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即位,香港陆续发行铸有其头像的流通硬币。1955年,发行1毫黄铜镍合金币。1958年,发行5仙黄铜镍合金币和5毫红铜镍合金币。1960年,发行1元红铜镍合金币。[1]这套硬币较之上一套硬币有如下变化:

(一)改变了硬币上的英王头像朝向。遵循英国硬币“新王登基即换君主头像朝向”的传统,这套硬币上的英王头像从乔治六世左侧头像变为伊莉莎白二世右侧头像。

(二)修改了硬币上的英王称号。这套硬币上的英王君主称号书写顺序由乔治六世的从左到右变成了伊莉莎白二世的从右到左。

(三)增加了硬币的面额种类。由于新发行用以取代1元纸币的1元硬币,这套硬币的面额由三种增至四种,分别为5仙、1毫、5毫和1元。

三、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1975-1985)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经济起飞,货币发行量日增,货币流通出现新问题。首先,当时的最小面额纸币5元使用频率高,磨损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增加了印制费用,港府不愿继续发行这种纸币。其次,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对钱币特别是硬币提出了新要求,如公交及其他一些部门自动购票机及自动投币交款机等的出现,要求硬币来适应。

鉴于此,港府1973年成立钱币检讨委员会,对钱币特别是硬币发行问题进行了讨论。经过研究,委员会建议银行停发5元纸币,改由港府发行5元硬币。委员会还对硬币的使用和储存、适应公交及其他方面的自动购票机和自动投币交款机等现代金融技术手段需要、成本、防伪措施、与纸币的关系、种类、形状、式样、重量和成分等发表了意见。经过讨论,委员会建议港府发行新的流通硬币,包括5仙黄铜镍合金币、1毫黄铜镍合金币、2毫黄铜镍合金币、5毫红铜镍合金币、1元红铜镍合金币、2元红铜镍合金币和5元红铜镍合金币等七种硬币。委员会建议这套硬币取代1975年以前发行的各种硬币(1958年发行的5仙硬币除外),从而打破此前港府只发行基本单位货币l元及其以下面额硬币的传统。

1975年,港府接受上述建议,决定逐步推行。1975年,新发行2毫黄铜镍合金币(海扇形)和2元红铜镍合金币(海扇形)。1976年,新发行5元红铜镍合金币(正十二边形,1980年改为圆形)。

此次改革是香港硬币发展史上的重要改革,对促进市场金融良好运行,保证金融有秩序发展具有相当积极作用,适应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社会经济生活发展要求。[2]

除了流通硬币面额种类和形状种类的增加外,这套硬币较之上一套硬币还有如下变化:

(一)修改了部分硬币的图案。随着伊丽莎白二世步入中年,这套硬币上的英王头像从伊莉莎白二世青年戴冠头像变成了中年冠饰头像(5仙硬币除外)。1982年,对1毫硬币的背面图案进行了重新设计。

(二)修改了部分硬币上的英王称号。这套硬币的上的伊莉莎白二世称号书写顺序由从右到左变成了从左到右(5仙硬币除外)。

(三)缩小了部分硬币的直径。为节约铸币成本,这套硬币中的1毫、1元和5元硬币分别从1982年、1978年和1980年起缩小了直径。

四、殖民时代尾声(1985-1992)

1985年,在伊丽莎白二世60寿辰将至之际,香港流通硬币上的君主头像从伊丽莎白二世中年冠饰头像改为中年戴冠头像,这一形象突出了伊丽莎白二世的长者威严。此后,香港陆续发行了铸有这种头像的七种流通硬币,这也是最后一套铸有英王头像的香港流通硬币。

这一时期,香港逐渐减少了英王头像流通硬币发行量。5仙硬币(1989年停用)只在1988年象征性地发行了5万枚,1毫硬币的发行量从1985年的3401.6万枚减至1992年的2400万枚,5毫硬币分别在1988年与1990年象征性地发行了5万枚和2.7万枚,1元硬币1992年的发行量只相当于1980年的四分之一,2元硬币的发行量也从1985年的1000.2万枚减至1992年的437万枚,5元硬币1989年的发行量低于1980年的水平,只有2毫硬币的发行量明显增长。

末版英王头像香港流通硬币的出现及其铸币量的萎缩,预示着英国在香港的殖民时代即将远去。

五、走向回归(1993-1997)

20世纪90年代,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行将结束,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考虑到香港回归后硬币的继续流通问题,香港发行了一套新的流通硬币,从而在硬币领域启动了回归的过渡进程。1993年1月1日,发行2元和5元红铜镍合金币。1993年10月11日,发行2毫不锈钢镀黄铜币、5毫不锈钢镀黄铜币和1元不锈钢镀镍币。1994年,由于1993年发行1元不锈钢镀镍币存在生锈或磁化等问题,因而将1元硬币的材质为由不锈钢镀镍改为红铜镍合金。1994年5月,发行1毫不锈钢镀黄铜币。1994年11月,发行10元双金属镶嵌币,俗称“金银闰”[3]。1996年,因为容易被伪造,所以停发10元硬币。这套硬币较之上一套硬币有如下变化:

(一)去掉了硬币的殖民色彩。遵照港府1992年10月24日的决定,这套硬币的正面取消了英王头像,起用了香港市花洋紫荆花,背面取消了象征英国统治香港的狮徽,从而去掉了殖民色彩,俗称“紫荆花硬币”。[4]

(二)改变了部分硬币的材质。为节约铸币成本,这套硬币中的10分、20分和50分硬币的材质一律改为不锈钢镀黄铜。

(三)调整了硬币的面额构成。在这套硬币中取消了5仙硬币,新发行用以取代10元纸币的10元硬币。

为确保香港平稳过渡,铸有英王头像的香港流通硬币从1993年起收回,1995年停发,但仍为法定硬币。[5]截至1995年底,已有约2.2亿枚被收回运回英国皇家铸币局。这些硬币在被熔化后作为废金属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出售。[6]

六、新时期(1997-)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为纪念这个历史时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回归前夕发行了一套七枚流通纪念硬币。这套硬币的材质和正面图案与紫荆花硬币相同,背面则有不同象征意义的纪念图案。

1毫硬币的背面主图是传统中国帆船,船尾和三支桅杆高声突出,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中顺风航行,寓意一帆风顺。

2毫硬币的背面主图是两只尾部互相缠绕的蝴蝶风筝,象征欢乐和美满的姻缘。

5毫硬币的背面主图是1997年所属生肖牛,牛是神圣和健壮的动物,寓意春耕时节生意盎然。

1元硬币的背面主图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象征明君和贤臣之后。

2元硬币的背面主图是和合二圣,一持荷花,一捧锦盒,取其和谐好合之意,代表和衷共济,一片升平。

5元硬币的背面主图是五只蝙蝠图案绕中央圆形“寿”字,寓意五福。

10元硬币的背面主图是桥梁,象征平稳过渡,比喻主权顺利交接。

1997年9月,香港电子收费系统八达通面世,并迅速普及,使流通硬币需求量大减。因此,1999-2011年,香港没有发行新的流通硬币。

进入21世纪,香港对制售假港币流通硬币者加强了打击力度。2003年12月,香港捣毁20年来最大制假硬币集团,查获6万枚假10元硬币成品和半成品。[7]

2008年5月,香港有关部门表示,虽然存在假硬币现象,但是鉴于市民对10元硬币有一定需求,因而没有计划停发10元硬币。[8]

2010年11月,针对一些商户拒收小面额流通硬币的问题,香港有关部门表示,商户是否接受硬币以支付某项交易纯粹是商业决定,特区政府不会就拒收小面额硬币立法。[9]

2012年,由于出现流通硬币短缺,香港大幅提高流通硬币发行量,但是市场对流通硬币的需求仍殷切。为解决“硬币荒”,香港有关部门计划设置流动硬币收集车,在各区内提供硬币免手续兑换纸币或八达通增值服务。[10]

注释:

[1]萧德民.香港硬币漫话[J].广西金融研究,2002(增1):61-63.

[2]武为群.香港货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38-141.

[3]香港金融管理局.硬币[EB/OL].(2013-4-26)[2013-7-21]

http://www.hkma.gov.hk/chi/key-functions/monetary-stability/notes-coins-hong-kong/coins.shtml.

[4]于放.新发行的港元硬币[J].中国钱币,1994(1):78.

[5]王志荣.趣谈香港流通硬币[N].市场报,2011-11-10(5).

[6]香港处理旧硬币[J].中国钱币,1997(2):78.

[7]香港警方捣毁假10元硬币工场 拘捕6男7女[EB/OL].(2003-12-6)[2013-12-19]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000/1/2003/12/zh717944563416213002155520_76881.htm.

[8]庄树雄.香港十元假硬币太多 内陆商贩都不愿收[EB/OL].(2008-5-28)[2013-12-19]

http://www.chinanews.com/ga/gaynd/news/2008/05-28/1264798.shtml.

[9]香港官员:港府不会就拒收硬币修例[EB/OL].(2010-11-4)[2013-12-19]

http://news.163.com/10/1104/09/6KKT0GGI00014JB6.html.

[10]香港“硬币荒”港府计划回收[EB/OL].(2013-7-4)[2013-12-19]http://news.sohu.com/20130704/n380642350.shtml.

(0)

相关推荐

  • 1952年澳门红铜五仙硬币

    1952年澳门红铜五仙

  • 黄铜五角你还有吗

    银行行长告知:无价之宝: 黄铜五角你还有吗?市场已经绝迹,有的发财了 钱币室 2020.11.22  微信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钱币室"再点击"关注&qu ...

  • 我国一共发行了多少套流通硬币,哪一套最有收藏价值?

    如果单纯说硬币,那么截止目前我国最少发行过数百套,因为基本每年央行都会推出各类纪念币,但是纪念币并不能直接对外流通(流通要人们所能接受的,可用于日常交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截至目前为止,我国 ...

  • 清(1907年)·光绪丁末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红铜样币

    清(1907年)·光绪丁末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红铜样币.小云版,户部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未发行,存世少见仅此一枚.人民币345000元.

  • 第4套人民币1991-2000年流通硬币套装最新市场价格

    说起第4套人民币流通硬币大家第1个想到的肯定是2000年所发行的牡丹一元.因为它的收藏价值远远高于同时期牡丹一元.第4套流通硬币封装册品种从1991年发行到2000年停止发行,总共发行了10年时间.在 ...

  • 132现行流通硬币(非洲)之吉布提Djibouti

    吉布提Djibouti全称吉布提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Djibouti:法语:La République de Djibouti). 吉布提的主币为法郎( FRANC) 概述: ...

  • 我国发行了多少套流通硬币, 哪一套最有收藏价值?

    我国从最早1957年开始发行第一套分币,到19年最新一版的硬币,一共发行了5套,其中价值最大的应该就是长城币,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老三花了,其实这些发行的硬币都是有收藏价值的,虽然第五版刚发行,但是 ...

  • 再来说一说中国壹元流通硬币的开山鼻祖“长城币”的投资价值

    长城币,始发于1980年4月15日.全套共4枚,其中镍铜质主币1枚,面值壹圆.因其正面铸有万里长城图案,故称长城币.与其配套的辅币有铜质角币3枚,面值分别为一角.二角.五角,此四枚硬币俗称为长城套币. ...

  • 中国流通硬币中的珍稀币简介

    1955 年1 月14 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生产1955年号的铝质流通硬币.1957 年12 月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1 分.2 分.5 分三种硬币,与第二套人民币 ...

  • 新中国铜合金流通硬币的研制开发

    一 启动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初使用的是第一套人民币纸币,直到1957年12月1日起,才发行了壹分.贰分.伍分铝镁合金流通硬分币 ...

  • 第二套流通硬币“长城麦穗硬币” 的 版别分析

    在流通人民币中有一个硬币版块, 其发行量很少, 流通时间也很短, 是迄今为止唯一正式退出流通的一套硬币, 即1980 年起发行的铜锌.铜镍合金币.该套硬币有主币一元和辅币伍角.贰角.壹角四种面额.一元 ...

  • 我国流通硬币发行中的五大遗憾(下)

    遗憾三:老宁夏.老广西没有发行精制币 老精稀五大自治区纪念币系列,分别是1985年的西藏.新疆,1987年的内蒙古,1988年的宁夏和广西.每个设计图案都堪称经典,越看越有味道.前3枚在发行普制纪念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