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陶寺遗址与中华文明
何先生的讲座重点是陶寺遗址的考古探索与本初中国的论证,从地中概念与国家社会形态两个方面来确定最初的“中国”。他详细介绍了陶寺遗址的城墙、宫殿区、宗教礼制建筑、王族墓地、手工业作坊区、窖穴仓储区、平民居住区等方面的考古情况,由此确定陶寺遗址达到了都城标准,陶寺文明进入了国家阶段。随后又通过发掘出土的漆圭尺,来论证陶寺文化已有“地中”的概念,并论证了其政治意义。还通过陶寺遗址的城市规划理念,探讨了当时的宇宙观。何先生在讲解中时时提示陶寺文明与同时代的其他文明以及后来的二里头、殷墟文明的关系,整个论证过程资料翔实、论证严密而富有想象力。
最后,何先生总结得出,本初“中国”的含义就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国”,陶寺并非中华文明的发端,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以及延绵至今的主干形成的起点,从这里诞生了最初的中国,是中国文明的发端。
讲座结束后,听众就陶寺文明的圭尺形态、玉器来源、龙纹起源、人口与社会阶层、祖庙与宗教、中国早期历史发展等相关问题与何先生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两个半小时之内,通过何先生的讲座及讨论,听众对陶寺遗址与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得到了详实而深入的了解,并接触到最新的学术动态。
陶寺出土的文物
(本文供稿:任文彪)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