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作文训练《寻找冬天》,写感知,写变化,写角度
这次作文训练,练的是写感知,写变化,写角度。写自己在变化对比中感知,写出景物在时间里变化。
作文训练《寻找冬天》
文/陆生作
今天的例文在第29页,题目是“一件忘记的事”。我会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矛盾的自圆其说。
第二个:新鲜的表达(修饰跟修辞)。
第三个:语言的追求。
第四个:结构的“一生多”。这一点在第一堂课就跟你们讲过了,对吗?今天把再强调下,复习运用。
第一点,矛盾的自圆其说。我在编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这个题目就觉得很奇怪,“一件忘记的事”,既然这件事情你都已经忘记了,那你又写什么呢?——就像有一个题目叫“熟悉的陌生人”,既然是熟悉的,怎么又会是陌生的呢?矛盾了啊,妙就妙在矛盾的地方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比如说,从你家的窗户望出去,可以望到一条马路,两旁是整齐的梧桐树。每天早上,你都可以准时看到有一个阿姨在扫落叶,她是环卫工人,这个阿姨你熟不熟悉?天天看到算熟悉吧?认识吗?不认识,可能连一次交谈都没有过。所以说,她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是熟悉的陌生人。这样将“熟悉”与“陌生”组合在一起,还矛盾吗?——表面上看,熟悉跟陌生是一对反义词,但是我们可以来个自圆其说,把它解释得合情合理,对不对?——那“一件忘记的事”也这样,哎,你都忘记了呀,那你作文里记的这件事是什么事啊?我们看完了这篇作文,就明白了,哦,原来他说的是这么一个意思。
如果你的作文也取这样一个“矛盾”的题目,会不会特别吸引人?
题目是眼睛。作文要让别人看下去,最好一眼就能够吸引别人,“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哈哈。这样的题目是个矛盾综合体,会让人问一个为什么,这里面会产生悬念,会激起好奇,然后就会看看看看看下去。所以说“题好文一半”,当然还有一句话叫“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对一篇作文来说,题目很重要,但是内容更重要。题目是招牌,能引来流量,关键还是要靠内容将流量转化成成交量——阅读,是作者跟读者做了一场买卖。
第二点,我想讲“新鲜的表达”,只限于修饰跟修辞。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在旁边写了几个字“本文语言好”。我们来看第二段:“这时你大口呼吸新鲜空气,让它们进入你的体内玩耍。”我们习惯地觉得呼吸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当然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不呼吸就不会动了么,对吧?那,空气吸进去干吗呢?作者用了拟人,说是“玩耍”——这样的表达会让读者印象深刻。
第三段也是新鲜的,“阳光照亮水面,一抹亮晶晶的色彩盖住水面,像一抹微笑,在窃窃私语。”阳光照在水面上,我们应该都看到过,就像白居易的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画面感很强。这里的“瑟瑟”是碧绿的宝石,江水碧绿如玉,是个比喻;当然也可以只理解为颜色——夕阳照在江面上,半条江是碧绿的,半条江是金红的。——有个词语叫“瑟瑟发抖”,我读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时候,总不自觉地联想到:夕阳西下,夜要来了,气温降低,水波粼粼,似一身鸡皮疙瘩,在瑟瑟发抖。——这是我个人的联想与想象,而这位作者却说“像一抹微笑,在窃窃私语”,同样是阳光照在水面,波光粼粼,他有他自己的表达,与众不同的表达,新鲜的表达。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的感受,用上修辞手法,运用想象力,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看第四段。“一阵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好听极了。”这样写可以吗?可以。但,作者还加了一句话,就变了,“一阵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海水冲上沙滩,好听极了。”我们见得最多的句子,可能是“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一首轻快美妙的乐曲”,对不对?——但他这里用到的是“像海水冲上沙滩”,其实这个比喻并不特别,但还是新鲜,因为它突破了我们的表达习惯。就像袁枚讲的“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
你想啊,海浪声是大海的歌声、笑声,怒吼声……对“海浪声”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根据你写作的需要挑着用,高兴时就是笑声歌声,愤怒时就是怒吼声,把物拟人化,把物的特征与人的情绪结合起来,是很正常的联想与抒情,景语皆情语嘛。比如说,有一个词语叫“松涛”,松涛阵阵,有机会去到黄山或者去到比较高一点的山上,长着一群高大挺拔的松树,风吹来,你就会听到阵阵松涛声。松涛,浪涛,是不是都是“涛”啊?这就是相似的地方联系起来了。如果你的作文当中也有这样的比喻句,那也是非常好的。就是说,这样的表达给人的感觉是新鲜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感觉都可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写出来的句子也是不同的。有时候,一篇文章当中只要有一句这样新鲜的话,就足够了。可能它并不是中心句,但是这句话就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是过目不忘。鹤立鸡群的句子,是个亮点,就像一个人,可能他的手表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能她的微笑给人留下了非常印象,可能他牙齿很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不对?这是整体当中的某一个点,特别的闪亮。你想想看,在一个大晚上,一片漆黑,这时候看到一点烛光,它很小,但是它又非常大,非常地注目,就像一只萤火虫飞在夜空中……
顺着“烛光”延展开去讲一讲。有一种作文,写得非常缤纷、热闹,像放烟花一样,华丽丽的那种感觉,但在我看来,它已经将能量释放完了,没有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一篇作文,就是作者建造的一间屋子,要有让读者转来转去参观的空间。烟花般的作文,看看就好了,我们没法走进去兜兜转转。但蜡光般的作文就不一样。比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它简单又不简单。一支蜡烛点在一片黑暗当中,给我们注目的焦点,留给我们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这个能理解吗?如果不能理解,请你们现在只记住这个例子:有一种作文像放烟花一样,五彩缤纷;有一种作文像一支蜡烛亮在黑暗中。这两种作文的生命力,可能是蜡烛的那种更加持久,就像我们看一个人,有的是好看,看习惯了也就这样了;有的是耐看,越看越有味道。好的作文有空间,有回味,如黑暗中的一点烛火。
第三点,语言的追求。其实第二点讲的也是语言,但我把它单独拎出来了,强调“新鲜”这两个字。现在要讲的“语言的追求”,它的面更广,要讲四个方面:①积淀。②句子之间的关系。③句子的长短、音调。④言象意,三位一体。
①积淀。我们读古诗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古诗词里面有很多典故?有了典故,就会做注解,这个词出自哪里,它跟谁有关,背后有个什么故事。也就是说,这些说法,它都有一个来源,是有根据的、脉络的,不是凭空讲的。如果把词语比作一只小舟的话,它是从上游弯弯曲曲漂下来的。就像我们去摘苹果,这个苹果肯定是长在一棵树上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写作的语言需要积累积淀,我们要让我们写作文的语言有一个来源。比如说,我看了孔子的《论语》,记下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下次把它用到作文里面去。这叫引用,这句话就是有来源的一句话,对吗?——引用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化用,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虽然用了自己的话,但它还是有来源的。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他是在秦朝看到的,我是在汉朝看到的,你是在2018年看到的……跨过几千年,看着月亮,英雄所见略同,大家都“低头思故乡”。
再比如,古诗词里面有很多好的比喻,好多很美的画面,我们都可以拿来将它“翻译”成记叙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不是一个很美的画面?不仅可以引用这诗句,也可以把它写成一段话,去西湖边赏荷,蜻蜓停在荷尖上是常见的呀。积累是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它有很多方式,如读书、关注生活……它会在思想上和感知上给你一个更大的遨游空间,它能够为你的写作储备物资,然后助你开疆拓土。
②句子之间的关系。一篇作文可以分成几个段落,一个段落里面有几个句子,对吗?句子跟句子之间是有关系的,好的语言会照顾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在一篇作文中,每一个句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作用,不同的句子组合起来,高质量地传递出完整的信息。有时也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直至剥得干干净净,看得明明白白。很多同学写作文时,一句话前面讲过了,后面又会再讲一遍,同样的信息会重复出现。好的作者不会这样,有效的信息它出现一次就够了,除非为了强调什么,或用了反复的手法,它才会多次出现,规律性地出现。反复和重复是不一样的。
很多同学写作文,写到后面,都不记得自己前面写了什么,根本没用心在写,也有一些同学写得比较啰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读的人会比较累,还可能读不懂,因为没写清楚哪。——我以前开过玩笑说,作文要写长很容易,比如说:“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非常非常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一个特别的主人公,名字叫作3.14159……”光这个名字都能写上厚厚一本书了,对吧?
③句子的长短、音调。句子有长句,有短句,写得好都是好句子。只是,长句子读起来需要长长一口气,短句子就能边读边歇息,因为有标点的停顿嘛。
建议你们写短句,非要写长句写行,一定要控制住它啊,失控的话容易把自己绕晕,读者也读不明白,这就起不到准确传递信息的效果了。我们不仅要准确地传递信息,还要美美地传递信息。
除了长短的变化,句子还有音调的变化。可能我们现在不太注意了,古人诗词是讲究平仄的。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起来有波浪,这跟“文似看山不喜平”一个道理,抑扬顿挫嘛。
作家余秋雨,他的散文特别好读,抑扬顿挫有韵味,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曾刻意追求过。有人这样讲余秋雨的散文语言:“余秋雨充分利用了汉语声调的起伏、平仄的变化、长短律的应用及其他汉语表现手段,构成了余氏散文特有的节奏感。”——我想,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注意其中的句子,哪怕只在一个句子上下功夫试试,那也是好的。我看过一篇文章:有一出戏里,有这样一句唱词“迎来春天换人间”,把它改成“迎来春色换人间”,只改了一个字,“天”是第一声,“色”是第四声,读起来有没有不同?“色”字读起来是不是很有力量?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例子,展开去讲一下。有句话这么说,“远远不如汉文帝!”——这样讲,是不是已经表达得很明白了?——换一种说法,“不如汉文帝,远甚!”——这样讲,感觉有没有不一样,有没有觉得这样讲更狠一点?——能理解到吗?能就好啊。还有,从“不如汉文帝,远甚!”也能看出一个长句跟短句的差别。
④言象意,三位一体。这个有点难,随便听一听。我们这里所讲的语言,它是一个工具,像音乐的音符,数学的数字。我们用语言这个工具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等等。比如:“雨停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这是一句话,它用了文字语言这个工具,不是用画画的语言,也不是肢体的语言,不是用音乐的语言。如果是画家,就可以用一幅图画出“雨停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言)读了这句话,我们就得了一个信息,“雨停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这个信息是这12字组合在一起才完整传递出来的,我们接收到这个信息,脑袋里面就会出现一个画面。就是说,作者用语言文字将“雨停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这段画面“拍摄”下来了,我们读了文字,又能把它翻译成画面。(象)作者为什么要写“雨停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这样一句话呢,可能它不仅仅想传递这样一个自然现象,在它的背后还有深一层意思,比如“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是“话里有话”啊。(意)——我举这个例子,不知道你们听懂“言象意”没有?不懂也没关系。或者,你们记住朱熹的《观书有感》就行,它是用这样的文字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句话百样说,表达同一个意思,另外的一个诗人就不是这么写了(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的是景(象);而朱熹想表达的是“观书有感”(意)。——可能我还是没讲清楚,那也只能这样了。
第四点,“一生多”。
“一生多”,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写作文。例文中“一生多”是怎么用的,我们来看看。文章第一段说,“……剩下的时间为什么不出去走走呢?”这就是“一”。——那就出去走走呗,对吧?去哪里走走呢?作者找了三个地方:花丛中,小河旁,大树下。这就是“多”。
我们今天作文训练的题目是《寻找冬天》。请问:去哪里寻找冬天呢?我可不可以去“花丛中”寻找冬天,去“小河旁”寻找冬天,去“大树下”寻找冬天?当然可以!我们还能想出其他很多地方,比如,去田野里寻找冬天,去山坡上寻找冬天,在自己家里面寻找冬天,到老鼠洞里寻找冬天……只要你在某一个地方发现了冬天的特点,——这位同学讲“冬天的足迹”,很好,足迹就是特点——只要发现了足迹,就是找到了冬天。
我们把“寻找冬天”看作“一”,由它生出几个点来,如“花丛中、小河旁、大树下”。再把“小河旁”看作“一”,由它生出几个点来——小河旁,冬天留下的足迹有什么?河水结冰了,小草枯萎了,昨天晚上我掉在那里的包子已经冻成石头了……这些都可以证明冬天,对吧?其他两个地点也这样去分解、组合,然后再加上一个开头,再加上一个结尾,是不是就是一篇作文了?
那,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去寻找,在你自己身边寻找,在你记忆中寻找,寻找属于你自己的冬天,不是别人的冬天。想一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地方冬天留下了怎么样的足迹,给你怎么样的印象……
不要一想到冬天就下雪、结冰、寒风刺骨……这样的惯性反射写不好作文。我以前问很多同学,什么东西能证明秋天?他们告诉我,叶子黄了,大雁飞了,果实成熟了,然后没了。全部停留在概念上,没有自己感知到的东西,只有灌输的东西,且离自己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详情点链接:陆生作:作文训练《秋天的傍晚》《秋天的银杏树》)
我们今天的题目是,寻找冬天。训练的是写感知,写变化。写自己在变化对比中感知,写出景物在时间里变化。寻找,就会有发现。请你发现冬天,注意比较,回忆具体,不要写那种概念上的作文。有时候冬天也不下雪呀。
寻找冬天,你可不可以问问你爷爷小时候的冬天,爸爸小时候的冬天?我们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去写不同时间的不同地点的冬天,对吗?他们的冬天跟你现在冬天,好不一样的。你们现在玩的陀螺是一拉就行了,我小时候还自己去山上砍枫树枝,砍回来削成陀螺,在平地上用力抽,抽得一身汗。每个童年都不一样嘛,对不对?每个冬天也是不一样的,首先写出冬天的特点,不要把冬天写得跟夏天、春天一样;其次,写出你的冬天的特点,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现在是冬天,但我们每个人的感觉不是一模一样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从南方来。他上大学之前没有见过下雪。下雪了,他高兴得不得了,穿一双拖鞋,到操场上拎了满满一桶雪回来,放在寝室里面。他这辈子第一次看到雪,很新鲜,但是对我们来讲,下雪见过好多次了,没那么新鲜了。这就是每个人对同一样东西的感觉会不一样……开始写吧。寻找一个“温暖”的冬天,也是很好的角度。
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