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凤山古塔
婺源(5)凤山古塔
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的古塔,又称龙天宝塔。耸立于凤山村头浙溪旁,该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618年),距今有四百年之久。
婺源凤山村建村历史悠久,有1030余年,全村2000余人,大部分为查姓。自查喻(查氏十七世)迁居海宁后,海宁查氏“以儒为业”,“耕读为荣”、“诗礼传家”,后裔十分兴旺发达,科甲鼎盛,颇负时望,以“名臣”著称,以“文苑”称誉。均在海内外卓有成就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直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当地査氏后裔崇尚文风,多数从商,在商界十分活跃,一直是徽商中一支重要劲旅,故此查氏后裔旅居海外侨胞众多。因从商多,凤山村历来富庶,多数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建房屋。全村房屋多数为明清时期,气派辉煌,砖雕木雕细腻,古朴典雅,保存完好。村内古弄小巷星罗棋布,清一色石板路。
凤山村历史悠久,百姓安居乐业,是一块风水宝地,凤山村一直不为外人深知,神奇、神秘,全村有三样宝:鱼塘、古塔、西门井。
鱼塘:修建于明朝,位于乡政府大院内,占地半亩,水质清洌,水冷,塘内鱼生长缓慢称冷水鱼,是滋养身体治疗头痛的上乘鱼。鱼塘用大片清石板雕砌而成,鱼塘边有棵千年桂花树,树粗枝茂,花香四溢,神奇的是朝鱼塘一边开黄色桂花,另一开白色桂花,属金银树。后人便于观鱼赏月,在鱼塘边建有观鱼台,观鱼台走廊用13片帘门与前堂相隔。帘门雕刻细致,古色古香,每片帘门的雕刻人物图案都是出自《三国演义》。
古塔:称龙天宝塔。耸立于凤山村头浙溪旁,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当时凤山多火灾,村人恐慌,为此,村中派出德高望重族长到高湖山求问。高湖山一直是徽州有名的藏经讲学之地,山中云集高僧名人众多,高僧察看了全村地形地貌,建议在村口修建定塔。根据龙的水性和龙凤呈祥之意,又将宝塔称为“龙天宝塔”,将山坑更名为凤山村。宝塔建成后,将火神震住,村内火灾消失。塔为砖石结构,高30余公尺,是村中制高点。腰檐层层支出,宽度向上递减,每层檐角上悬铁铃,风起时,铁铃铮铮有声,铃声意寓村中平安。塔内有阶梯上升,可登高远眺。
西门井:又称涌泉井,终年泉水汩汩,水质甘甜,全村人都饮此井水。夏季井水冰凉,冬季井水温热,在冬季早上,井口水汽腾腾上涌。因村民常年打水,井口圆形石沿被绳子拉成了很多深沟。要是小孩不慎掉下水井,人不下沉,相安无事。
凤山村文化底蕴深厚,村内古建筑、古民居众多,古建筑气势恢宏,令人称奇:
查氏宗祠:是海宁、婺源查氏后裔保存的唯一一座古祠。宗祠为康熙三年(1664年)始创祭祀婺源查氏始祖文徵公,当时郑太宗题名为“孝义祠”,当时规模不大。1892年,查氏后裔查允兹、查仲兹、查启明等提议扩建查氏宗祠,并得到浙江海宁查氏迁支(金庸之祖)的资助,于1898年建成。在提议扩建宗祠三人中,查启明财力稍弱,但他变卖了大部分家产、田地,其后人因此穷困潦倒。在他的感召下,全村人人出力,修建而成。宗祠占地面积2460平方米,坐西朝东,宽22米,直进六层,从外到内有广场、花园、台门、大天池、大礼堂、后天池、后堂,气势相当雄伟。清末民初,大办洋学堂,如今广场、花园、台门、大天池已改建为学校,现保存正厅,后天池及后堂。整个宗祠由近百根2人合抱的木柱构成,宗祠建筑宏大,檐柱雕龙画凤,横梁及檐角雕刻着堆花、虫鸟。
立德堂:建于明末清初,占地400平方米,堂内天井四层雕刻保存完整,堂前地面用老式三合土方块铺设而成。
三斯堂:建于明末清初,占地560平方米,在门口三步金阶,2个前院,屋内清一色石板,72个门口,7个正堂,象征七品府第。全堂有12个天井。
大夫第:建于清初,占地580平方米,门楼石雕细腻,石刻大夫第三字保存完整,朝堂花门十余片雕刻完整,正堂全堂雕刻。屋内清一色石板。此屋居住过百岁老人,百三区区长,院内有百岁坊遗迹。
慎修堂:建于明末清初,占地280平方米,门楼雕刻完整,堂内有一大石块,可供摆设十人坐桌凳,有一座宫庭式雕刻木顶床。
德仁公祠:建于明末,占地700平方米,门楼台门部分完整,清一色石板地。
慎德堂:建于明朝中期,占地600平方米,堂内两侧摆设二个大鱼缸,鱼缸之间有一巨大石块,约90平方米。此屋处在凤山村中心点位置,与龙天宝塔面对相望,此屋出过百万公,建房时,在曲尺墙头九重砖下埋有财宝十万零八千,意在后代贫困时取用。
益正堂:建于清初,占地400平方米。门楼砖雕完整。前院花门雕刻丰富,保存完整。
立本堂:建于明末清初,占地500平方米,门楼砖雕完整,房内主人以前是更夫,后人勤奋努力,捐上监生。民间传言:三十年前斗斗更,三十年后捐监生。
凤山村风光旖丽,景色迷人,四面环山,群山环抱,村中有一条河流沿村而过,全村有八景:斗山映月、秋岭瞧云、西村夜读、龙天宝塔、花桥看洪、寒溪钓雪、东目朝耕、凤山清吟。八景各有传说,其中凤山清吟传说,在龙岩堂河底有金水桶、银担钩,当时路过一位和尚朗读路边一块碑文,即将念完之际,听见金桶银担钩的响声,不曾读完碑文急忙观看,宝物马上下沉水底。目前碑文字亦模糊,难以辨认。凤山村民风淳朴,百姓崇尚礼教,礼尚往来,村中曾出有百岁太。据记载,百岁太儿子外出经商生意不景气,回家过年都是以石头充当银子,百岁太打开钱袋发现石头,不张声色,反而向邻里夸耀,邻里纷纷入会,将钱入股交与儿子经营,结果生意顺利,成为查氏首富,以后官运享通,任百三区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