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三国(二) 外戚、宦官轮流坐庄

东汉帝国的权力斗争,一直以一种离奇的、独特的形式出现;那就是外戚、宦官集团轮流坐庄。

说得具体点,老皇帝死后,通常总是让外戚辅政,接下来就是外戚专权;小皇帝长大后,再率领一批宦官把专权的外戚杀了,然后就是宦官专权。

如果我们把历史当童话看,那些曾权倾朝野的外戚都太傻了。因为拉出个智商正常的人,都会知道,小皇帝成年后,就会联合宦官清洗他们,但是他们却都只能眼睁睁等着自己全家死于非命,就是无法避开这种近于宿命的结局。

皇帝看梁冀不顺眼,说了一句“跋扈将军”。梁冀直接就把小皇帝弄死了,关键是以后谁当皇帝,也是由梁冀说了算;于是梁冀又拥戴了一个小皇帝。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以梁冀的实力,为什么最后竟然也会让小皇帝率领宦官灭掉呢?

要知道,在梁冀之前,已有好几波专权的外戚,被小皇帝领着宦官集团灭掉了,梁冀面对这种简单的历史事实,怎么是一点警觉性也没有呢?

小时候看东汉历史,我总觉得,如果我处于梁冀等人的位置上,我一定会在权势如日中天之时,把宦官集团清洗出局。因为皇帝随时可能依赖宦官集团翻盘,早已成为一个路人皆知的事实。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社会经验越来越多,我却没有这种自信了。因为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这种随便拉出一个小朋友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当时真有人想不明白?

如果我们把历史当童话看,东汉的皇帝也都太傻了。因为外戚专权的弊端,随便拉出一个路人也知道;关键是,东汉的皇帝,大都饱受外戚专权之苦。

汉质帝刘缵只因为说梁冀是跋扈将军,就被梁冀毒死了。

汉顺帝刘保作为先帝唯一的儿子,而且早已立为太子,就因为他不能让外戚阎氏满意,遂无法继承皇位,直到宦官集团灭掉阎氏后才登上皇位。

汉灵帝死前,想让刘协(汉献帝)继续皇位,就因为刘辩(汉少帝)是何进的外甥,所以刘协就只能靠边站了。

从这层意义上,皇帝的命运就掌握在了外戚手上。更主要的是,西汉帝国之所以无疾而终,也是外戚王莽专权的结果。

而且从许多历史内容去看,皇帝压制外戚很简单啊。

比如,宋武帝刘裕在布置身后事时,那是直接了当的说了,“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于是,刘宋政权就从来没有外戚的权的事。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东汉的皇帝一再身受外戚之祸,控制局势之后,为什么依然重用外戚呢?简单的去看,自然是东汉的皇帝都一个比一个愚蠢,一个比一个不懂得吸取历史教训。

小时候看东汉历史,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东汉的皇帝,当我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后,我做的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想办法压制外戚的力量;换而言之,我绝不会让这种历史悲剧继续重演。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社会经验越来越多,我却没有这种自信了。因为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这种随便拉出一个小朋友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当时真有人想不明白?

如果把历史当童话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地球人人都知道,宦官专权就会危害天下,但是东汉的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是毫无例外的信任宦官。

虽然表面上看,这应该也可以证明东汉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傻。

问题是,最惊人的历史事实却是,历史上沦为傀儡的皇帝多的去了,但是除了东汉皇帝,有一个傀儡皇帝曾依靠宦官翻盘的吗?显然是没有的!

东汉的小皇帝,一个接一个的,都可以利用宦官的支持,在绝境中翻盘成功,把控制自己权臣打得万劫不复;其它时代的小皇帝,似乎都无法复制类似的成功。

我相信,两晋南北朝的小皇帝们,只要看过东汉的历史,肯定会羡慕的两眼都是泪光。因为东汉帝国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弱智,但是小皇帝大都可以在绝境中翻局成功,而两晋南北朝的皇帝呢,大多数都被权臣欺负的毫无反抗之力;所以帝国就如走马灯一样;皇帝被废被杀成了家常便饭。

其实,从这个最简单的事实,我们大约就可以看出来,东汉的宦官政治,是一种精心设计出来的政治格局,否则它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皇帝对付权臣的杀手锏。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汉献帝依然拥有这种杀手锏,他与曹操博弈时,筹码就会更多了;如果曹髦拥有这种杀手锏,他与司马昭博弈时,筹码也会更多了。但是,他们都也没有这种杀手锏,所以面对曹操、司马昭只能无可奈何,甚至血溅五步了。

基于皇权政治的利益,它永远也不希望人们能看清政治博弈的真正内幕,因为人们对相关内幕了解的太多了,自然不会觉得皇权有多么神圣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这样的内幕,自然会知道,皇帝可以高高在上,仅仅是现实利益博弈的结果。

从这层意义上,外戚、太监相互制约;外廷、内廷相互制约,就是东汉帝国的基本国策。换而言之,这种事实虽然被人们非议的一塌糊涂,却没有一个东汉皇帝会试图改变它。

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虽然在亲政前,饱受外戚专权之苦;在亲政后依然会坚定不移的继续贯彻这种政治制度;因为这种政治制度虽然充满了弊端,但是想设计出一种比这更好的政治制度,却实在不是随便拉出一个皇帝就能做到的。

也正因为这种原因,外戚虽然明知道,自己全家人的生命,以后随时可能终结在宦官集团手中,却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宦官集团作为帝国最举足轻重的军事、政治集团,是受到制度保护的;说得具体点,就是老皇帝在临死前,会给宦官集团分配大量的军事、政治资源,而这种军事政治资源是实打实的,它并不是换一个皇帝、换一个执政官就会消失的。

也正因为这种原因,小皇帝不服大将军梁冀,大将军梁冀马上把小皇帝谋杀了,关键是谋害杀小皇帝后还啥事也没有;而且谁当皇帝,就是由梁冀说了算。

问题是,梁冀如此不可一世,就是无法灭掉自己宿命中的克星(宦官集团);最终还让小皇帝在宦官集团的协助下逼死了。

其实呢,东汉的政治格局,就有些类似两党执政,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轮流坐庄。而皇帝处于两大利益集团的平衡点上,自然可以居中调节,让谁也无力窥视他的权力。

在通常时候,宦官集团由皇帝亲自领导;士大夫集团则由外戚代为领导。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年富力强时,宦官集团的权力就会受到强化;皇帝幼小时,宦官集团的权力就会受到削弱。但是不论怎样变化,这两大势力集团一直都是并存的。

在这种两大势集团并存的格局下,皇权自然可以高高在上,因为两大势力集团总会存在竞争,皇帝只要成年,想打击谁,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了,在皇帝眼中,宦官集团永远是值得他信任的力量,所以他们支持的天平,总会倒向宦官集团。

因为宦官集团本身,并不具备威胁皇权的实力,恰恰相反,他们永远也无法离开皇权独立存在;但是士大夫集团却不同,他们表面上都说自己忠于帝国的、忠于皇帝的,但是如果没有其它外力制约,谁会把皇帝当回事呢?

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一心清除宦官集团的袁绍、曹操,后来是怎样对待皇帝的,我们就可以知道了。我们也可以从魏、晋南北朝那些层不出穷的短命帝国看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外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他永远是在士大夫集团、宦官集团夹缝中存在。只是因为皇帝常常让他们处于这两大利益集团的平衡点,所以他们自然变得风光无限,好像无所不能了。但是他们显然都也无法超越这种政治格局,最后通常都会死在这种权力斗争的夹缝里面。

(0)

相关推荐

  • 东汉党锢之祸,外戚阉宦不过是“背锅侠”,幕后真凶其实另有其人

    东汉的儿皇帝 说起东汉"党锢之祸"来,很多了解东汉史的朋友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专擅朝政的外戚和阉宦,为维护私利,多次迫害宣扬强化皇权的儒学士大夫吗?这种说法虽不能说全错,至少在东汉 ...

  • 东汉的宦官与外戚两大集团,如何一步步走向同归于尽?

    东汉王朝的政治,上百年来,一直是内宦外戚两大集团轮流掌权的局面, 士族官僚集团则置身事外. 但经过了百年光阴,到东汉后期,外戚势力明显走向衰退,士族势力崛起,宦官势力不平衡的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新上台 ...

  • 党锢之祸,各个阶级到底在争什么?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10-30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桓皇帝 延熹九年 公元166年 初,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 ...

  • 东汉皇帝不惜得罪天下也要保护宦官的目的是什么?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东汉皇帝. 自从秦始皇创立"三公九卿"制度以来,权力便集中到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而皇帝的第一助手丞相不可避免地分担了一部分本应完全属于皇帝的权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二)袁绍、董卓等人的盘算

    何进自以为走出了一步妙棋:但是如果从局外分析,显然会发现,何进的计划中有一个难以堵住的漏洞.那就是,董卓之类的人,会率多少军队进京呢? 董卓会率多少军队进京,显然是不确定的. 说得具体点,董卓率领五万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六)董卓为什么要信任吕布

    董卓的失败,从传统历史或演义去看,那就是笨死的.因为董卓只要有正常人的智商,就不会失败了.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吕布作为别人的小弟,为了一匹马.一些金银财宝,就把自己的大哥杀了.这种人,董卓竟然还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五)吕布站在了董卓一边

    我们通常看到的三国历史,都是经过政治宣传.或是文学加工过的内容,所以吕布在人们心目中,通常就是一个人能打好几百个人的保镖.打手:总而言之,他有勇无谋,毫无政治头脑.其实呢,吕布那是标准拥有大哥气质的人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四)洛阳禁军集体倒向董卓

    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死后,中央禁军一时群龙无首,于是就都投靠了董卓. 时进弟车骑将军苗为进众所杀,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三国志> 寻而何进及弟苗先所领部曲皆归于卓.<后汉书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三) 董卓称雄洛阳城

    士大夫集团在黄河边找到皇帝时,董卓也率军赶到了. 虽然士大夫集团把张让.赵忠都逼得跳了黄河,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董卓,却一下傻了眼. 当士大夫集团阻止董卓和他们一块进入洛阳城时,董卓就问了,凭什么啊?士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一)何进的上中下三策

    处于何进的位置上,当时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我在说上中下三策时,从来都不是以优劣化分的,只是按激进.保守的程度化分的.换而言之,上策最为激进,中策相对保守,下策更保守:而且哪种策略也是优点缺点并存的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何进的盘算

    把宦官集团灭了,以后谁来主持帝国军政事务?从理论上,自然是何进啊! 因为,何进现在就是大将军,而且袁绍.曹操之流的人物虽然牛X闪闪,遇事也得等何进点头,何进不点头,他们也没有办法. 最简单而言,在清理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九) 为什么要调董卓进京

    我们通常总是用武侠小说的思维看历史,所以总觉得,只要袁绍一伙冲进皇宫,把宦官集团从肉体上消灭了,宦官政治就可以结束了:只要董卓没有率军进入洛阳城,董卓就无法威胁帝国中央政府了. 其实呢?这种想法是幼稚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八) 削夺董卓的兵权

    从古到今,削弱将领的兵权,通常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自然是杯酒释兵权.总而言之,你手握重兵,皇帝有些睡不着觉.为了能让皇帝可以睡个安稳觉,也为了你可以远离皇帝的猜忌,你就提前退休吧.当然了,作为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