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难养”!治疗预防一步到位,不打针不吃药,实用简易的推拿手法,赶紧学起来

孩子是家长的“心肝宝贝”,稍有风吹草动,比如拉肚子、发烧、咳嗽等,家长都会紧张到不行。中医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因此易受病症困扰。

俗话说“孩童不知饥饱”,遇到喜欢的食物变忍不住大快朵颐,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孩子大多宅在家中,运动量大大减少,难免会出现吃多、吃撑等情况,造成小儿积食。

家长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个积食,“小儿百病积食为先”,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一连串的问题,如营养不良、感冒发烧、反复咳嗽等。

什么是积食

积食又称积滞。积滞是由于乳食喂养不当,食停中脘,积儿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病症。

在临床中表现为: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气酸腐,甚至吐泻酸臭乳食或便秘,舌苔厚腻

积食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 ,每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婴幼儿较多见,如果宝宝脾胃虚弱,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更容易罹患。

宝爸宝妈们要注意,积食可单独出现,也可兼夹于感冒、泄泻等其他疾病中,类似于西医学中的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

古籍中说道“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如果积食不愈,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同时会转化成疳证,古人一直视“疳积”为儿科四大难证之一,那时治疗起来可以就更麻烦了。

三招预防小儿积食

1
定时定量

积食的主要原因是喂养不当,家长总是害怕孩子饿着,养孩子有一句老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就是不要让孩子吃太多,过量食用不但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家长应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肠胃和人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否则生物钟一旦被破坏,就会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作。注意如果孩子肠胃功能较弱,晚餐不宜吃的太饱。

2
控制零食

小孩好奇心重,嘴馋,控制力又差,很容易被五花八门的零食诱惑。如果家长不合理引导,控制零食的摄入量,很可能对小孩子的脾胃和消化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身高发育。

3
专心吃饭

孩子发生积食很可能是由于吃饭不专心导致的。比如,边吃饭边看电视。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无形之中吃下更多的食物,或者使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良好的消化。

因此,吃饭的时候也要保持环境的安静和谐,关掉电视机,拿开玩具,养成专心吃饭的习惯,有效避免积食的出现。

小儿积食 家长莫慌

孩子身体不舒服时,大部分都是抗拒打针吃药的,尤其是这种喂养失调导致的不适,药物治疗稍显“用力过猛”,家长不妨试试中医的“小儿推拿”,无针、无药、无创伤,还能调理小儿体质,增强抵抗力。

1补脾经

用拇指末节螺纹面旋推脾经300次,可用于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等症状,起到健脾胃、补气血;清热利湿、化痰止咳的作用。

2揉板门

用于乳食积滞导致的食欲不振、嗳气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泻、止呕的作用。

3摩腹

摩腹法:把四个手指并拢,放在孩子的肚子上。然后轻轻盘旋状顺时针揉动,连续揉上30分钟即可,对孩子的肠胃非常好。

如果揉的时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说明出现了肠鸣音,或者孩子在排气,家长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

4揉三足里

“要使小儿安,三里水不干”,按揉足三里,可以帮助宝宝补益脾胃、和胃化积,强身健体。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儿童的日常保健。对发育不良、营养不良、感冒、自汗、虚喘、精力不足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外1寸。专家教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三足里,把掌心贴着我们的髌骨,然后中指对着胫骨,这时无名指指尖所对的位置就是三足里。

5捏脊

厌食、积食都可以用到捏脊,捏脊主要是在整条脊柱上操作,从下往上捏,自尾椎骨沿督脉向上捏拿至大椎穴,一般是捏5到7遍,前三遍是从尾椎捏到大椎,从第四遍开始,可以捏三下稍微提一提,尤其是积食的孩子,脊柱中段正好是脾俞胃俞的位置,捏到这里,可以稍微用力地往上提一提。

对于小儿积食,预防更重于治疗,“要让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孩子脾胃较弱,所以妈妈们不要给孩子吃太多,以及避免喂食不宜消化的食物,三餐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偶尔对孩子进行简单的小儿推拿,兼有治疗和保健双重功效。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今日节目预告

治疗银屑病 中医有优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