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月花艺 | 日本花道,这些流派你了解多少?
在众多花艺风格中,日式花道以其独特的魅力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其他国家的插花艺术形式相比,日本的花道有着更繁复的技巧、更精致的技艺和更打动人心的内涵。
不过,要想真正体会日式花道的内涵,首先得从日本的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说起。
作为一座坐落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岛屿,日本的降水充沛、四季分明、鲜花不断、森林茂密、山野葱茏。对日本人来说,对自然的热爱可谓一种自发的本能。
源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极度崇尚自然,推崇万物皆有灵。佛教于公元6世纪传入日本,两者都认为天地万物稍纵即逝;两种宗教长期共存、互相渗透……
世间万物,生死轮回。有两句话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一,有生必有死;二,尘归尘,土归土。无常——没有永远持续的状态和恒常如一的事物,世间万物瞬息即逝,处于无尽、不停的变换之中——是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是日本花道的基础。
当花道艺术家完成一件作品时,艺术便完成了它的使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即会消逝。花道艺术的美是短暂的,每一位有创意的花道艺术家都拥有敏锐的直觉,他们致力于创造出能让植物比自然形态更美的作品。这种短暂的美,是花道触动观者之心的内核。
情感的表达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也不例外,仅仅提到一朵花的名字就足以让人联想到古典诗歌的一系列思想、意象和内涵。樱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其开花时热烈烂漫,凋零时义无反顾——也象征男子气概和无尽的勇气。秋日的一丛小草,背后代表的是一整个逝去的夏天,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对多数日本人来说,每一朵花都对应了一个特定的月份,唤起人们对于那个时节独特的情感和记忆。因此,花道作品寄托了日本人关于这种生命无常的感怀,不仅要把人与自然相联系,还要创造一种适合这个季节以及当下场合的心境和氛围。
早在6世纪,佛教刚从中国和朝鲜传入日本时,就有了简单的插花。在佛像前摆放鲜花是寺庙僧院的传统,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作为祭品的花束逐渐形成了一种十分精致的样式。公元752 年,东大寺入驻了一尊高达53 尺的佛像,据说佛像前的祭祀用花尺寸大得惊人,17世纪寺庙重修时,据真实资料记载,佛前供花足足有40尺高。
至于插花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在日本被用于非宗教目的的,我们已无从得知。不过在平安时代(8~12世纪),在诗上附上一枝花以表达情意已是一种很普遍的习俗。这枝花之后会被放在盛水的碗中或是房间里某个特定的角落。日本最早的世俗插花很可能就来自于这些寄托情愫的小花枝。
从平安时代结束到镰仓时代的13 世纪,一种依墙平放的长板开始出现,并被用来装饰宫廷贵族和高级武士的住所。一般这种平板上会放置3~5个矮桌,中间的桌子上放烛台、香、香座和花瓶,两边的桌子则放上插花。桌子上方的墙上则会挂上3或5幅卷轴画。这些正式而庄重的插花形式构成了后世的壁龛和立花的雏形。
立花:最早的花道风格
虽然日本在公元6世纪就出现了最早的插花,但第一种确立的日式花道造型——立花——到15世纪才出现。据记录,在1470年左右,池坊专庆创作了一件举国震惊的立花作品。这个日期通常被认为是日式花道正式诞生的时间。作为日本最古老的花道流派——池坊,其源头可追溯至621年。当年,圣德太子派遣第一批外交使节去往中国,而小野妹子就假冒了僧人池坊这一名字,定居在京都一个寺庙旁边的小池塘边,这座寺庙的名字是六角堂,但由于池坊在此隐居,所以也被称为池坊,字面意思是“池塘边僧侣的住所”。
早期的立花是为了呈现佛教的理想之美,强调秩序和华丽,如今则已发展成为一种相当繁复的插花形式。作为高雅与精致的象征,立花也被称为“花道之后”,被人们作为一件美妙的艺术品来欣赏。一件典型的立花作品,通常包含九大枝型。
投入花
投入花诞生于16世纪,在17世纪开始变得流行。它包含了除立花以外的所有其他插花风格,字面意思是简单地“扔进去”;与其说投入花是一种风格,倒不如说它压根就没有风格——仅仅是简单地把鲜花放到容器里面而已。这种不经意而为之的感觉,也是投入花最主要的特色,在技法上也要求作品不能呈现出过多人工雕琢的痕迹。在容器的选择上多使用直立、窄口的花瓶。
不似立花受各种规则所限,投入花的风格更加自由,也更容易展现自然之美,因此受到平民和商人阶层的喜爱。仅用少量花材和极短时间就能制作完成的投入花,即使在最简陋的房间里,也不失美感。
茶室花
茶室花是一种专为茶道而创作的插花形式。这种一枝独秀胜过万紫千红的极简之美,与立花的华丽之风截然不同。尽管茶室花有其独特之处,但它并不属于某种花道风格,它由投入花演变而来。不过在茶室花中,60% 的艺术价值取决于花瓶,30% 取决于花材的选取,创作者的技艺大概只占10%。
生花:形式与简洁的统一
立花和投入花两种风格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到了18世纪,一种新的花道风格——生花——形成了。生花保留了立花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形式上更加简单灵活;枝条、花朵、草叶等构成立花的点、线、面及其空出的留白空间;留白不仅是整个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花保留了立花枝型中的三大主枝,即真、副、受(不过在生花中,受通常被称为体先,即体的先端)。与传统的立花比,生花体量更小,更适宜放在家里常见的壁龛内;在风格上,生花的三大主枝相对固定,又比投入花更为正式。不仅如此,生花的花材被固定在底部的木质或金属制品上,不论容器高或矮、瓶口大或小,花材都能牢牢地地挺立在容器中央。
盛花:全面的自由时代
19世纪,西方文化的引入逐渐对日式花道产生了巨大冲击。1907年,花道大师小原云心开始展出使用了西方花材的花道作品。小原云心原本是池坊的一员,但后来他离开池坊并创立了新的流派——小原流,这一流派目前仍然是日本最大、最著名的花道流派之一。小原云心首创了一种全新的风格——盛花,字面意思是“一大堆花”。与生花相比,盛花选取浅口的花瓶,花材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固定位置,形式更加自由活泼,很快便成为最流行的花道风格。
自由花和抽象风格
在昭和(1926~1989年) 和平成(1990~2019年)时代,盛花也为更加奔放、更加不拘泥于形式的其他花道风格奠定了基础。随后产生了自由花(意为“自由的插花”) 和草月流(意为“前卫的插花”,也被称为抽象派风格)。自由花的选材都是植物材料,而草月流把一些金属材料和其他的人造材料也纳入到作品中。
除了要求作品包含有自然界的植物外,草月流几乎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在花材的选取上,除了鲜花以外,各种压干的、漂白的或染色的植物,以及金属、玻璃、石头、混凝土等材料都可以使用。
如今,花道仍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启发并影响了一个被国际艺术界称为“装置艺术”的新流派。许多艺术家,尤其是雕塑家,通过他们即兴创作的装置艺术而被全世界所认可。
随着当代日本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花道作品的花材选择以及创作技法上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日式花道不仅在日本本土受到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青睐,也逐渐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