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记忆:童年寒假“拆放鞭炮”之趣

此前我们讨论过不少胶东乡村“腊月大集”的话题,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慨:“不如几十年前热闹了。”
“腊月大集”之所以没有过去热闹,原因有很多,那些“曾经喜欢放鞭炮”的小孩长大了,就是其中一个缘由。
在没有电脑、手机,甚至电视节目也不多的年代,户外玩耍是孩子们在放假后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
放暑假时,气候合适,户外玩耍的东西比较多,上山、溜河、爬树等都可以。而到了寒假,天寒地冻的季节,可以选择的项目就很少。所幸的是,因为临近过年的关系,很多家庭都会提前准备鞭炮,而它们也就成为了乡村少年们的主要“冬趣”。
笔者上小学时,放寒假一般在腊月中旬。之前由于有期末考试,小伙伴们的精力还没放在鞭炮上。等到考试一过,大家就各自回家,开始检查自家的“军火”储备。几天之后,回校拿成绩的时候,彼此之间就会交流一番。鞭炮多的人自然洋洋得意,而还没买到的人不免心中焦急。后者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汇报成绩,而是催促长辈赶紧采购。
于是,腊月下一个集的时候,市场上就会看到不少拉着大人的手、嚷嚷着要买鞭炮的小孩。
实际上,当时在村里的小卖部也能买到鞭炮,只不过按照规定,那里只能买到“擦鞭”、“摔鞭”以及“窜天猴”。它们的威力比较小,算是入门级的产品,适合给刚开始学着放鞭炮的孩子练手。而真正意义的“鞭”,通常指的就是用课本纸或者红纸包起来的那种圆柱体,那时只能在赶集时买到。
在买鞭炮的时候,大人和小孩都关心数量。但大人关心的数量单位是“挂”,小孩关心的数量单位是“颗”。
按照胶东乡村习俗,过小年的早上、大年三十的早中晚、大年初一的凌晨和早上、大年初二的晚上还有正月十五这几个时间点,至少都要放一挂鞭炮,因此大人就会以此决定购买鞭炮的“挂数”。
而孩子们显然关心不到这么复杂的问题,他们不太在乎“挂数”,而更看重“一挂鞭上有几颗”,因为鞭炮在他们手里是拆着放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和孩子一般都会达成默契:“买若干挂颗数少的,再买两挂颗数多的,双方各取所需,成本也不至于太高。”
笔者记忆当中,颗数多的那种鞭炮,通常叫做“大地红”,根据颗数的不同,分为“一千响”、“两千响”、“三千响”、“五千响”和“一万响”不等。鞭炮本身就是红色,外面的包装也是红纸,看起来总感觉有点像“红色的坦克车履带”。
刚才已经提到,不少家庭都会准备两挂“大地红”:一挂用来大年夜里挑着放图吉利;一挂用来给孩子拆着放当乐趣。
如果省着点放的话,一千响的大地红拆开能放很长时间。每次要放的时候,就拆下几十个,再点上一支香。
放鞭的地点一般就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当然,喊上邻近的小伙伴一起在胡同里比拼也不错。大家比拼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个是鞭炮的好坏,一个是花样的高低,一个是胆子的大小。
所谓鞭炮的好坏,就是看大家拿的东西的质量。质量以“响”评定,声音大的就是算是获胜。
所谓花样的高低,就是看大家放鞭的形式。形式以“新”为优,传统的燃放形式是一次点一个,把鞭炮放在空地里。而很多小伙伴会想出“花瓣式”(几个鞭的引线对在一起)、“辫子式”(几颗鞭的引线扭在一起)、“舰炮式”(鞭炮放在纸管里)以及“破冰式”(把鞭炮埋在雪堆里)等新方法,令人眼前一亮。
所谓胆子的大小,就是看大家放鞭的勇气。勇气以“点火到鞭响的时间长短”来判断,敢放那种引线很短的鞭炮的孩子,就算得上胆大。
一年级到五年级,是孩子们热衷鞭炮的主要时间段。到了初中之后,一来是年龄的增长,一来是课程的增多,寒假里的鞭炮放得就不那么频繁。
当然,这些都是往事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那些“曾经喜欢放鞭炮”的孩子们的长大,如今即便是乡村,鞭炮放得也少了很多。腊月大集上的鞭炮摊位,也不那么热闹了。
放鞭炮的乐趣到底是什么?小时候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长大之后反而有时会因此困惑。思来想去,感觉可能跟大人们的喝酒差不多。大人们喝酒时,喜欢比拼酒量;而孩子们放鞭炮时,也喜欢比试胆量;说到底,都是为了一个热闹。所谓三岁看大,那些小时候敢放鞭的人,长大之后的酒风想必也很猛吧。
“放鞭”和“喝酒”还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不管当时有多热闹,结束之后总要归于平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而当年一起放鞭炮的小伙伴们,长大之后也就各奔东西了。
(0)

相关推荐

  • 放鞭炮

    小时候,放鞭炮是我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其实,古人也喜欢放鞭炮.南北朝的<荆楚发时记>中有记载,说当时在节日或喜庆之日,为了能驱除山鬼,"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qu ...

  • 儿时的年俗

    儿时的年俗 小时候过年虽说没有现在这么多好吃的和好穿的,但是那种过年的氛围特别浓郁,老百姓家家是欢天喜地,处处都透着一股香香的年味. 现在过年咋就没有了小时候过年的那种气氛和渴望了呢? 小时候要到了过 ...

  • 李清坡 | 拾鞭炮

    拾鞭炮 文|李清坡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降低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减少火灾发生,今年全时段禁售禁放烟花爆竹.年集上卖烟花爆竹的隐蔽了许多,大圆桌面和车轮似的爆竹巨无霸不见了踪影.人们放爆竹的明显少了许多,往 ...

  • 实拍:年味十足的山东乡村沙河大集

    沙河大集历史悠久,自明朝形成,清朝乾隆年间已具相当规模.20世纪30年代,草帽草辫业更加兴盛,收购草帽辫业成为沙河集的一大市场,交易额达数十万现大洋,左右着整个胶东半岛的物价和全国重大城市黄金价格的涨 ...

  • 过年放几回炮也好骚兴

    作者简介 杨爱华 湖北恩施人,土家族作者,出版有<童与真><清江岸边>. 古时,逢节庆喜,以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鬼除瘟,谓之"爆竹".后来许多实验先驱在得 ...

  • 不如归去,乡村已入旧年

    不如归去,乡村已入旧年 注:这篇文章原文经黄帅兄帮忙修改后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 2019年01月31日 02 版)(附文后) 时日已进入五九,冬天的严寒似乎在收敛着它的威力,太阳投射出 ...

  • 胶东乡村记忆:放山搂草,一种逐渐远去的过冬方式

    眼下已经入冬.入冬之后,在胶东农村,人们普遍盼望着的是:天天都能有个热炕头. 炕头要热,就需要烧火.而要烧火,自然就离不开柴草. 如今在胶东农村,多数人家做饭都已经习惯了燃气灶,即便是烧火熥饭,用的大 ...

  • 胶东乡村记忆:儿时有种快乐,叫做“走五子”

    前段时间,笔者来到烟台一处乡村,准备参观当地的老房子. 在街巷里转了一圈儿之后,一条石块斑驳的胡同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条胡同两侧的房子不仅"老",而且"空".路 ...

  • 胶东乡村记忆:生产队时期用镰刀割麦子的一段往事

    民谚曰:"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忙不及麦上场."麦收,是北方农事的重头戏.而如今,随着端午节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麦收又要陆续开始了. (端午之前,莱阳莱西交界处已可见到收麦子的场景) 现 ...

  • 胶东乡村记忆:往年农家用织布机织土布的点滴往事

    我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母亲的织布机旁度过的.那时,母亲经常给我做"椤梭袄"和"椤梭裤子"穿. 所谓"椤梭",就是把织好的布匹头剪下来( ...

  • 胶东乡村记忆:元宵节之前,重温正月“出门”的点滴往事

    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三,距离元宵节只有两天的时间.按照民俗,过了正月十五,就算"出了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过年的气氛就会就此淡化,新一年的征程也将正式开启. 元宵节前后的气氛差别,在 ...

  • 胶东乡村记忆:正月初二思祖父

    今天是正月初二,按照胶东民俗,是拜姑姑或者拜舅舅的日子.我的父辈,就是姑家表弟的舅舅.表弟今日登门,我作为表哥,自然也要陪着张罗一番. 觥筹交错之间,不知不觉已有醉意.待到清醒之际,已是夜半时分.此时 ...

  • 胶东乡村记忆:栖霞招远莱阳莱西交界地带的过年讲究

    "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这是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 旧时候的年关,对贫穷人家和年老者来说比较"难过",因为过年不仅需要花钱,也意味着又老了一岁,总有一种五味杂 ...

  • 胶东乡村记忆:当年蒸饽饽时剩下的枣核,吃起来也很甜

    此前发过一篇介绍胶东大枣饽饽"枣眼"数量差异的图文,吸引了不少朋友讨论.在留言当中,多数朋友都在讲述自己家乡的枣饽饽做法,不过也有朋友把重点放到了"童年糗事"上 ...

  • 胶东乡村记忆:过年之前,那些埋在雪堆里的肉和鱼

    年关将近,很多人家的年货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在胶东地区,常见的年货就是大鱼大肉.各种海鲜产品以及大枣饽饽等. 年货的数量,需要根据家里的人口以及可预见的来客数量进行准备.今年为了配合防疫,正月走亲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