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居:安大简《邦风·侯风·汾沮洳》解析 | 中国先秦史

安大简《邦风·侯风·汾沮洳》解析

子居

安大简所收《侯风》诸诗,整理者在说明部分言:“《矦》简编号从第七十一号至第八十三号。完简两支,第七十一号简缺,余十支稍有残断。内容为《毛诗·魏风》中的《汾沮洳》《陟岵》《园有桃》《伐檀》《硕鼠》《十亩之间》六篇。但与《毛诗·魏风》的篇序不太一致,其中《陟岵》置于《园有桃》之前,《伐檀》《硕鼠》置于《十亩之间》之前,无《葛屦》篇。第八十三号简中部有「矦六」二字,应即指此六篇。简本「矦」作为一国之风名未曾见文献记载,黄德宽疑即「王风」……《矦》所属《魏》风六篇,疑为抄手误置所致。”[1]网友汗天山则提出:“矦[疑为“疾-晋”之讹?]风”[2],所说当颇值得考虑,不过王化平先生《安大简〈诗经〉“侯六”“魏九”浅析》[3]指出:“在《毛诗》十五国风中,'周南’'召南’'邶’'鄘’'卫’'齐’'秦’等,不是古国名、古地名,就是封侯较早的诸侯国名,只有'秦’似乎是例外(若相信季札对《秦风》的评价'此之谓夏声’,'秦’也就不算例外)。从季札观乐的记载看,也没有'晋’。在历代《诗经》研究中,有学者将《魏风》《唐风》视作'晋诗’,主要根据是地域相近和晋国灭古魏国的历史。纵然如此,也没有人说在《魏风》《唐风》之外有'晋诗’。安大简中有《魏》,自然不宜分出'晋诗’。”所以这个情况恐怕仍有待更多先秦《诗》版本的发现来说明。以《邶》、《鄘》实皆《卫》诗来看,《魏》、《唐》自然也当实皆晋诗,但何以传世《诗经》中未列《晋》诗类别,从先秦至明清“也没有人说在《魏风》《唐风》之外有'晋诗’”,都较难推知原因。尤其是安大简在《侯》、《魏》之间列入《鄘》,而不是将《侯》、《魏》相邻排序。或是可以考虑是因为收录各诗是阶段性的,在收录了《侯》、《鄘》之后,《邦风》编者又得到了另外一部分晋诗,但这部分自题为《魏》,于是才录编《魏》在《鄘》风之后。至于《汾沮洳》诗,整理者在说明部分言:“简本《汾沮洳》首章缺失,第二章仅残存「公行」两字,第三章完整。”[4]对于此诗,《毛传》言:“剌俭也,其君俭以能勤,剌不得礼也。”《韩诗外传》卷二则言:“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旁行不流,应物而不穷,虽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乎哉!诗曰:'彼己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荡荡乎!其易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刿也,温乎!其仁厚之光大也,超乎!其有以殊于世也。诗曰:'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是《韩诗》说以此诗为称赞在下位的君子,清代魏源《诗古微·魏风》:“《汾沮洳》,刺贤者不得用,用者未必贤也。“公行”、“公路”、“公族”,皆贵游子弟,无功食禄。而贤者隐处沮洳之间,采蔬自给,谁知其才德高出在位之上乎?(用《韩诗外传》之义。)《魏风》自《葛屦》外,皆非刺俭之诗。('如玉’、'如英’,岂褊啬之度?且既不称其位,何又赞其玉、英?此词之不可通者。)……魏、桧皆无《世家》,故《诗序》皆无世次。《孔疏》以《魏风》七篇,前五篇刺俭,后二篇刺贪,其事相反,故《郑谱》分为二君。试思《陟岵》何与刺俭?《汾沮洳》、《园有桃》、《伐檀》则皆刺不用贤。故季札观歌《魏风》,曰:'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是《魏风》以求贤自辅为谊,斯近之矣。”其承《韩诗》说又依违于《毛诗》的刺诗说,故认为《汾沮洳》是“刺不用贤”,虽然其已提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一节中的“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但并未意识到此先秦诗说与《毛诗》说迥异,既然是“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则其所属的《汾沮洳》自然也不是刺诗。笔者认为,诗中的“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当是用比喻的手法表示自己取贤于下位,由下文分析可见,此贤者也即诗中的“彼

之子”很可能就是后来的晋国正卿赵武,据《左传·成公十八年》:“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施舍、已责,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欲无犯时。使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使士渥浊为大傅,使修范武子之法;右行辛为司空,使修士蔿之法。弁纠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荀宾为右,司士属焉,使训勇力之士时使。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候奄。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使训卒乘,亲以听命。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逾德,师不陵正,旅不偪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因此《汾沮洳》很可能确如《毛诗复古录》所言作于晋悼公时,诗的作者则很可能就是将任用赵武为新军佐的晋悼公,是《汾沮洳》盖即作于春秋后期后段。

【宽式释文】

……公行。

彼焚一曲,言采其䔩。皮己之子,其美如玉,殊异公族。

【释文解析】

(殊)異〕公行〔一〕

  整理者注〔一〕:“公行:《毛诗》作「殊异乎公行」。「公行」,毛传:「从公之行也。」郑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5]理论上主兵车行列的人应该比主兵车的人权限要大,但《毛诗·魏风·汾沮洳》:“美无度,殊异乎公路。”郑笺:“公路,主君之軞车,庶子为之,晋赵盾为軞车之族是也。”孔疏:“赵盾自以为庶子,让公族而为公行,言为軞车之族,明公行掌軞车。服虔云:'軞车,戎车之倅。’杜预云'公行之官’,是也。其公族则适子为之,掌君宗族。成十八年《左传》曰:'晋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恭俭孝悌。’是公族主君之同姓,故下笺云'公族,主君同姓昭穆’,是也。《传》有公族、馀子、公行,此有公路、公行、公族,知公路非馀子者,馀子自掌馀子之政,不掌公车,不得谓之公路,明公路即公行,变文以韵句耳。此公族、公行,诸侯之官,故魏、晋有之。天子则巾车掌王之五路,车仆掌戎车之倅。《周礼》六官,皆无公族、公行之官,是天子诸侯异礼也。”而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言:“《周官》巾车掌王之五路,车仆掌戎车之倅,分路车、戎车为二,此《诗》亦分公路、公行为二。公路掌路车,主居守;公行掌戎车,主从行。不必其为一官。《左氏》闵二年传:'晋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羊舌大夫为尉。’《大戴记·卫将军文子》篇言羊舌大夫为公车尉,卢辨注:'公车尉,公行也。’此公行主从行之证。《左氏》宣二年传:'冬,赵盾为軞车之族。’服虔注:'軞车,戎车之倅。’杜预注:'公行之官也。’是服、杜并以軞车为公行,非公路矣。《笺》以軞车释公路,不若服、杜为确。又《左传》:'宦卿之适子以为公族,又宦其馀子亦为馀子,其庶子为公行。’有馀子而无公路。此《诗》有公路而无馀子。公行以庶子为之,公路较公行为尊,当即以馀子为之。馀子主公路而不以公路名,犹公行兼主庶子而不以庶子名,凡一官兼数事者,随举一以名之耳。《正义》谓'余子自掌余子之政,不掌公车,不得谓之公路’,其说非也。”日本竹添光泓《左氏会笺·宣上》则认为:“《墉诗》:'孑孑干旄’言德车,《小雅》:'建旐设旌’言武车,是公车必建旄也。族是中军公族、中军王族之族,卿大夫之余子属旄车,故曰旄车之族,犹曰属旄车之族类也。《魏风·汾沮洳》首章'殊异乎公路’,二章'殊异乎公行’,三章'殊异乎公族’,'公族’、'公行’《传》与《诗》同,惟'公路’作'馀子’,'公族’、'公行’《传》与《诗》既同,则'公路’自当即'馀子’,'公族’、'公行’并以公名,既与'适子’、'庶子’同为公属,则亦必从其公之号,《诗》言'公路’,正可相证。《传》云'宦其馀子亦为馀子’,并不言馀子何掌,据庶子主公行,则馀子自可主公路。诗人作《诗》,先有本义在其胸中,然后托物起兴,据《传》文前叙适子、庶子族名,惟馀子独无他号,末后言旄车之族,降于公族一等,明是补结馀子之族,所谓文没于前而具于后也。路专属车,《周礼》'舆司马’、'行司马’分别二职,知行与车本是不同,《毛传》:'公行,从公之行也’,此说可据,'公行’非车属,则旄车之族明非'公行’,而馀子之为旄车之族可定,公路之即为馀子亦可定。旄车之族,其官则有为卿者,有为大夫者,有为士、为尉、为司马、为宰夫者,贵贱不定,随才授之,杜混官、族而一之,故以旄车为公行之官,又合公行、公路为一,而馀子一族悬于无证,皆误矣。”可见公行、公路究竟是何职,旄车之族对应公路还是公行,诸多问题皆存在争议。若以郑笺认为“公行”是“主君兵车之行列”,则五路中的革路也是戎车,“公路”与“公行”如何区别?若以马瑞辰说认为“公路掌路车,主居守;公行掌戎车,主从行。”又并无书证,《周礼·夏官·叙官》:“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马中士十有六人。”孙诒让《正义》:“易祓云:'《左传》鲁会晋师于上鄍,舆帅受一命之服;晋享六卿于蒲圃,舆尉受一命之服。所谓舆者,车也。晋作三行以御敌,其后晋中行穆子与无终及群狄战于太原,毁车为行。所谓行者,徒也。成周师田之法,险野徒为主,易野车为主,于是设二司马之属,专掌车舆徒之任。’黄度亦云:'舆司马掌车,行司马掌徒,军司马兼掌之。’诒让案:易氏据《左》成二年、昭元年传,证舆为车,行为徒,《左传》杜注亦谓舆帅主兵车,其说可通。蒋载康、林乔荫说亦同。窃疑《诗·唐风·汾沮洳》有公路、公行,公路即舆之长帅,公行即行之长帅。与此舆、行两司马义同,惜诸职并亡,无可质证,附著于此,以备一义。”由此来看,则很可能“军司马”即对应“公族”。称徒兵为“行”,是晋国特色,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晋国所灭的魏国此前曾有“公行”一职,因此《毛诗》列此诗在《魏风》明显不如安大简列此诗在《侯》恰当。晋国的“行”可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杜预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复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三行无佐,疑大夫帅。”既然“公行”很可能即“行之长帅”,那么自然不会对应“赵盾为軞车之族”,故郑玄以“軞车之族”对应“公路”当是,但郑玄以“公行”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则当非是。闻一多《风诗类钞·汾沮洳》曾提出:“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采菜是女子的职务,所以'言’当指女子,'彼其之子’是女子采菜时所见,称之为公路、公行,则当然是男子。”但《汾沮洳》中言“殊异公路”、“殊异公行”、“殊异公族”,自然表明“彼其之子”既不是“公路”、也不是“公行”、“公族”,而比喻自然通常是以熟悉的事物为喻,采菜女子以“公路”、“公行”、“公族”为比本身就很奇怪,更兼春秋时期等级森严,卿大夫可以僭越礼制是因为他们往往比制约方更有权有势,若普通民众以“公路”、“公行”、“公族”为比,恐怕无异于自寻死罪,因此可知《汾沮洳》中的“彼其之子”虽然不是“公路”、“公行”、“公族”,但肯定有非常强大的政治背景,显然不会是采菜女子所能考虑者,故《汾沮洳》不会是近现代学人所说的恋诗。在整个春秋时期的晋国史中,被如同《汾沮洳》诗这样称美,而又政治背景非常强大,但曾经并不是内定为“公路”、“公行”、“公族”的人,仅有一人,此人即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

◎皮(彼)苂(焚)

(一)曲〔二〕,言采亓(其)䔩(藚)〔三〕。

  整理者注〔二〕:“皮苂

曲:《毛诗》作「彼汾一曲」。「苂」,从「艸」「火」,会意,「焚」字异体。据许瀚《论语附录》,《六书分类》引石经「焚」作「

」(参《攀古小庐全集》上册,第三一九页,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古文字中从「艸」、从「林」往往无别。甲骨文「焚」字既从「林」作「

」(《合集》一〇四〇八正),亦从「艹」作「

」(《合集》一〇六八八)。典籍中从「分」声字与「焚」可通。《左传》文公十一年「获侨如之弟焚如」,《史记·鲁周公世家》「焚如」作「棼如」。出土简帛数据中「纷」与「焚」、「贫」与「焚」、「棼」与「焚」亦通(参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第八六三页,福建人民出版社二〇一二年)。毛传:「汾,水也。」朱熹《诗集传》:「汾,音焚。水名,出太原晋阳山,西南入河。」一曲,朱熹《诗集传》:「谓水曲流处。」”[6]清代王夫之《诗经稗疏·魏风·彼汾沮洳》指出:“诗系于魏,则必魏之境土。按《诗谱》:魏在'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云涉者,欹零之邑,略涉其境也。魏地在今阳城、沁水、垣曲、绛县之域,虽云北涉汾水,而隔以曲沃、闻喜,为唐之封壤,则汾不在魏之封内矣。汾非魏有,亦不得纯举汾土而咏之。”其由于传世版本《汾沮洳》被置于《魏风》,不得不言“诗系于魏,则必魏之境土”以至于在后文对“沮洳”另寻别解,但其所指出的“汾不在魏之封内”甚是。清代朱右曾《诗地理征》卷三:“考《水经注》汾水西径耿乡城北,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汾水又西,径皮氏县南,又南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皮氏故城在今河津县西二里,古耿城在河津县东南十二里,自河津县西南至荣河县九十里。河津为耿地,则魏境不得逾汾矣。”所以《毛诗》列《汾沮洳》在《魏风》实际上要到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的魏国才是成立的,由此可见《毛诗》继承的《魏》、《唐》排序当是三家分晋后才会出现的排序,而安大简的《侯》、《鄘》、《魏》的排序才体现了春秋时期的《邦风》顺序。

  整理者注〔三〕:“言采亓䔩:《毛诗》作「言采其藚」。「言」,郑笺:「言,我也。」「言」「我」上古音十分接近(参夏大兆《诗经「言」字说》,《中原文化研究》二〇一七年第五期)。「䔩」,作「

」,从「艹」,「敕」声。「敕」所从「束」旁与一般写法有别。《太平御览》七十一引《诗》作「葛」。上古音「束」属书纽屋部,「卖」属邪纽屋部,二字音近可通(黄德宽说)。或疑从「攴」,「藚」声。《说文·艸部》:「藚,水舄也。从艸,卖声。《诗》曰:『言采其藚。』」”[7]整理者这里注得比较奇怪,《毛传》就是言“藚,水舄也”,整理者不直接引《毛传》而是转引抄《毛传》的《说文》,不知是基于何种考量。如果“

”确可隶定为“䔩”,则可考虑《毛诗·魏风·汾沮洳》中的“桑”也并非原字,因为《毛传》言“莫,菜也。”而“䔩”即“䔩”字异体,《尔雅·释器》:“菜谓之蔌。”郭璞注:“蔌者,菜茹之总名。”相对于此,“桑”的存在就比较突兀了,故《毛诗·魏风·汾沮洳》中的“桑”或可考虑是䕬或䖆的通假,《说文·艸部》:“䕬:御湿之菜也。……䖆:菜也。”“言采其X”句式在先秦文献中中仅见于《小雅》的《北山》、《我行其野》、《杕杜》、《采菽》和《召南·草虫》、《鄘风·载驰》以及本篇《汾沮洳》,由此可见这个句式的使用时间和范围都相当有限,且说明《汾沮洳》、《召南·草虫》、《鄘风·载驰》很可能皆出自对《小雅》的模仿。

皮(彼)

之子〔四〕,亓〓

〓(其媺其媺)女(如)玉〔五〕,

(殊)異公族〔六〕

  整理者注〔四〕:“皮

之子:《毛诗》作「彼其之子」。「

」,从「人」,「己」声。《毛诗》三章皆作「其」,《韩诗》倶作「己」。又《郑风·羔裘》「彼其之子」句亦两见,《韩诗》「其」亦作「己」。上古音「己」属见纽之部,「其」属群纽之部,二字音近可通(参《古字通假会典》第三七八页。「之子」,郑笺:「是子也。」”[8]不仅《韩诗》引“彼其之子”作“彼己之子”,且《毛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和《国语·晋语四》中亦引作“彼己之子”,《礼记·表记》则作“彼记之子”。《毛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和《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中,也皆是引为“彼己之子”。证以安大简,可知作“皮

之子”、“彼己之子”才是先秦的早期形态,安大简下文“其美如玉”明确用到“其”字,更可说明“

”并不是“其”的通假。至汉代,《新序》的《义勇》、《节士》也引“彼其之子”作“彼己之子”,《史记·匈奴列传》:“以便偏指,不参彼己。”《集解》:“《诗》云:彼己之子。”《毛诗·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郑笺:“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毛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郑笺:“近,辞也。声如'彼记之子’之记。”可见汉代仍多是作“己”。甚至到《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易陈负乘,诗刺彼己,永念臱疚,无忘厥心。”李贤注:“《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也。”《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诚羞负乘,辱污辅将之位,将被诗人'三百赤绂’之刺。”李贤注:“《诗·曹风》曰:'彼己之子,三百赤绂。’刺其无德居位者多也。”《三国志·邴原传》引《曹风·候人》还是作“彼己之子,不遂其媾。”又《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李善注:“《毛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艺文类聚》卷二十引梁元帝《忠臣传·执法》篇赞曰:“设官分职,咸曰师师,彼己之子,邦之直司。”《艺文类聚》卷六十八引梁简文帝《让鼓吹表》:“彼己之讥何惧,尸素之诫知惭。”晚至唐代,《文选·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李善注:“《毛诗》曰:彼己之子,美无度。”《文选·陆机〈吴趋行〉》:“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李善注:“《毛诗》曰:彼己之子,邦之彦兮。”《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所谓伊人,邦家之彦。”李善注:“《毛诗》曰:毛诗曰:'所谓伊人,于焉逍遥。’又曰:'彼己之子,邦之彦兮。’”《庄子·田子方》:“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成玄英《疏》:“是以怀道之人,不必为服,为服之者,不必怀道。彼己之子,今古有之。”颜师古《匡谬正俗·春秋·鹬》:“《诗》云:彼己之子。不称其服。”白居易《白孔六帖》卷十二:“惟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己之子,不称其服。”同书卷二十七:“彼己之子,邦之司直。”可见还是“彼己之子”大行其道,《文选》李善注甚至引《毛诗》也是皆作“彼己之子”而非“彼其之子”,是唐代之前仅有《说苑·立节》:“《诗》曰:彼其之子,硕大且笃。”和《列女传·节义传·梁节姑姊》:“《诗》曰:彼其之子,舍命不渝。”作“彼其之子”,而对照《韩诗外传》卷二可知,《说苑·立节》的“彼其之子”很可能是后人据“彼其之子”版本的《毛诗》改作,则《列女传》很可能存在同样的情况。《毛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郑笺:“'其’或作'记’, 或作'己’,读声相似。”郑玄言“读声”仅此《王风·扬之水》一例,言“或作”则《大雅·韩奕》笺还有一条“古之'恭’字或作'共’”、《鲁颂·閟宫》笺还有一条“'常’或作'尝’”,由措辞特征来看这三句皆当是《经典释文》的内容混入了郑笺,并非郑玄之说。敦煌伯2529《毛诗故训传》残卷所录《郑风·羔裘》作“彼巳之子”、所录《唐风·椒聊》作“彼已之子”,“巳”、“已”明显皆是“己”字之误,而同卷书《毛诗·魏风·汾沮洳》的“彼其之子”则与今本《毛诗》同。经过以上梳理可见,《毛诗》作“彼其之子”非常可能是唐宋时期才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是《毛诗·魏风·汾沮洳》先被误抄作“彼其之子”,进而影响到其他各篇也被改写为“彼其之子”,然后改写后的版本被定为官方版本,才导致现在的《毛诗》全部皆作“彼其之子”。对于“彼己(其)之子”的“己(其)”,林庆彰先生《释诗'彼其之子’》[9]提出当读为“姬”,言:“如将'彼其之子’之'其’释作语词,则在前引各诗中总是杆格不入,诗义也隐晦不彰。如将'其’字作为姬姓之'姬’的假借,则颇能怡然理顺。理由是:一、根据前引《书·微子》'若之何其’,郑注:'其、语助也。齐、鲁之间声近姬。’是知'其’与'姬’声相近。且姬从'𦣞’得声,𦣞、其、己等,皆在古音'之’部,诸字之音必相近,音近则可以借用。二、'彼其之子’诸句,出现于王、郑、魏、唐、曹诸风。周为姬姓之国,《王风》乃东周洛邑一地之诗歌,郑为宣王母弟友所封之地,魏亦姬姓之国,唐为周成王母弟叔虞所封之地,曹为武王弟叔振铎所封之国,以上诸国皆姬姓。其他各国《风》皆无彼其之子的句子,此可证明彼其之子的其,应该是姬姓的姬。三、根据《诗经》中与'彼其之子’相似的句子,如《丘中有麻》之'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彼留之子’的'留’,毛传解作'大夫氏’,亦即氏族之名。'彼其之子’之句法与其相同,'其’字似不应解作语词。四、从这五首诗来判断,这'彼其之子’显然是贵族的身份,如作'姬’,恰好符合他的身份,且诗句也通畅无碍。注解为居处之居,失之。犹《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戊申。’是说是说姬家的青年,不跟我们一起到申的地方防守,因为他是贵族,可以不去。《郑风·羔裘》是说姬家的青年,服从命令而不改变。《魏风·汾沮洳》是说姬家的青年美得说不尽。《唐风·椒聊》是说姬家的青年壮硕无比。《曹风·候人》是说姬家的青年有三百件赤带的官服。以上五首皆落实在姬姓的青年上,所指的青年并非同一人,但他们同是姬家贵族则一。如此解释,诗中之批评或颂赞,才显得更有意义。”所说应是,不过与林庆彰先生观点略有不同之处在于,笔者认为“姬”既可指氏也可指姓,《汾沮洳》诗中的“彼姬”很可能就是指赵武之母赵庄姬。

  整理者注〔五〕:“亓〓

〓女玉:《毛诗》作「美如玉,美如玉」。「

」,从「女」,「𡵂」声,「媺(美)」字异体。简本「亓」「

」下有重文符号,按照简本,则连上读为「彼其之子,亓美,亓美如玉」。「亓美」不成句,疑「如玉」二字下脱重文符号,简本似应为「彼其之子,亓美如玉,亓美如玉」。”[10]对于赵武的仪容,可参看《国语·晋语六》:“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祅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见郤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晋国历史上被如此称“美哉”的再无他人,因此可以想见年轻的赵武肯定是完全符合《汾沮洳》所说“其美如英”、“其美如玉”的。赵武是晋景公的外甥,自然符合有强大的政治背景这一点。赵武又是赵氏独苗,得韩献子对晋景公的劝解才幸免于难,自然不会是内定为“公路”、“公行”、“公族”的人,所以赵武的情况完全与《汾沮洳》诗相合。西周金文未见形容词称“美”的辞例,《诗经》中以“美”来形容的诗篇也皆仅见于《国风》部分,可见周人并没有使用“美”作形容词的习惯。上博简四《逸诗》有“岂弟君子,若玉若英”句,其所言“若玉若英”正与《汾沮洳》的“其美如玉”“其美如英”对应。

  整理者注〔六〕:“

异公族:《毛诗》作「殊异乎公族」,多一「乎」字。「

」「殊」二字谐声可通。毛传:「公族,公属。」郑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11]笔者在《先秦文献分期分域研究 虚词篇(补一)“乎”》中已指出,“由安大简《邦风》、各篇清华简和春秋战国金文的情况来判断,虚词'乎’的出现时间就在战国后期前段至战国后期后段之间,也即虚词'乎’的实际出现时间很可能不早于公元前332年。”[12]因此《汾沮洳》作“殊异公族”是因为此时传世文献中极为常见的、并不与“於”组合成“於乎”而是单独使用的虚词“乎”盖尚未出现,也即安大简《邦风》是抄写的早于公元前332年的《邦风》版本。《左传·宣公二年》:“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余子亦为余子,其庶子为公行。晋于是有公族、余子、公行。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公许之。”赵括与晋君自然不是同姓,因此郑玄以“主君同姓昭穆也”来注《汾沮洳》的“公族”显然不当,《汾沮洳》的“公族”当即《左传》所言“卿之适子”,由前引《左传·成公十八年》内容可见,晋悼公元年对当时的各级官员做了非常大的调整,“所以复霸也”,而这也正可对应于《汾沮洳》诗中所体现出的对旧“公族”、“公路”、“公行”的不满情绪。以此缘故,《汾沮洳》诗从各方面而言,都非常贴合晋悼公元年的历史事件背景。


[1]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第115页,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8月。

[3] 《北方论坛》2020年第一期。

[4]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第115页,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8月。

[5]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第115页,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8月。

[6]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第115页,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8月。

[7]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第116页,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8月。

[8]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第116页,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8月。

[9] 《中国书目季刊》第19卷,第1-4期,1985年。

[10]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第116页,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8月。

[11]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第116页,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8月。

[12] 中国先秦史网站:http://www.xianqin.tk/2020/10/13/1086/,2020年10月13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