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教学手记——高考前的嘱咐(二):让我的学生告诉您写作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

高考的考场上,担心写作打不开思路,尤其是面对一些宏大话题,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越到临近考试越感觉自己两手空空,无所凭依。这时候,说明你该“回家了”,该回到语文之家了。其实,在临近高考的这几天时间里,可以做一些回归性的学习。回归课本教材,那些经典文本都在告诉我们写作是怎么回事,但由于平时以试卷刷题为复习模式,忘记了我们的武库里还有精良装备。

我的学生关于一些经典论辩文章的阅读心得和总结出的写作思维方式,也许对您会有些启发。

学习内容:《原毁》《桐叶封弟辩》《朋党论》《留侯论》

学习任务:以“论辩术——我从古人那里学到的”为题写学习心得

论辩术——我从古人那里学到的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宋计遥

一、两翼型的结构

古人的论辩文多以“头——两翼——尾”的结构展开,“头”与“尾”一般是提出与总结。最重点的论辩部分集中于“两翼”之上。所谓两翼,一般就是两个方面,其中多见正反对比论证;又或是两个方式,即说理与举例两种;再或者两种兼有之,在呈现出一层主翼侧翎的结构。

以《原毁》为例,其应当属于第三种,且其两翼结构不仅是全文的框架还可以进行细分。古之君子于今之君子的对比分属一翼,此一翼下“责己”“待人”两翼为主翎展开,分别辅以古人对周公与舜的侧翎与某良士某非良士的侧翎。整体结构就显得灵动而严谨。

两翼式的结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此,因为结构的简单稳定而可挥洒自如,因为挥洒自如而富有气势与说服力。

二、先声夺人与思维代入

先声夺人这一点上如《桐叶封弟辩》一类的文章就带有先天的弱势——首先它需要对故事进行一个阐释,那读者几乎无可避免的就会先产生自己的一个观点,倘若这个观点与作者所致不一致,那么很容易出现作者说一条读者反驳一条的情况,使读者难以进入作者的思维体系。而同样是从事件人物出发的《留侯论》在此处的处理就更为巧妙,他不先将事件或人物,而是先出观点,让读者潜意识代入观点去读事件,于是读者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他的思维链。再像《原毁》和《朋党论》,其相当于一个“话题写作”,而读者在读到一个话题时,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要找到一个观点,且一般来讲从标题到首句的阅读时间是要小于独立形成一个观点的时间的,于是潜意识又将它当作了自己的观点。以观点为思维切入口,当我们已然代入进他们的思维链时,我们其实都不是被说服的,而是自己想通的。

相比于第一条,此条在日常的言语辩论中的效用更为明显。结构上的效用容易被他人断章取义地攻击,但当对方的思维已然被同化时,他要如何反驳自己呢?

论辩术——我从古人那里学到的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钮婧琦

以学习文章写作为目的的分析已学的四篇文章,这其中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一切为目的服务。这个思维方式将贯穿于分析过程,同时它本身也是我从古人那里学到的论辩术。
一、《原毁》之辩
对比是《原毁》的主要说理方式。韩愈用古之君子于今之君子、周公与舜的对比展现“毁”的思想根源,即“怠”与“忌”,其内在思维的连续性也得以体现。
由此,我得出第一大论辩术——用富有连续性的对比支持观点。在运用对比的同时,注意对对比对象描述的完整性与关联性,可以使文章更具连续性。
二、《桐叶封弟辩》之辩
柳宗元在《桐叶封弟辩》中将自己极有个性的观点表达了出来。他的语言是具有“活力”的:在第二段中,运用多层假设和反问:“其得为圣乎?”“必从而成之耶?”“亦将举而从之乎?”“而况以其戏乎?”使读者更有读下去的欲望。
由此,我得出第二大论辩术——用富有生动性的假设发散外延。就问题论点的表层论述完毕后,进行发散性思考时,这其中可以用生动化的语言,或是修辞进行连接。
三、《朋党论》之辩
欧阳修写《朋党论》是有借古讽今的强烈反思目的的。所以不论是他的观点,还是他的论证方法,一切都是为“鼓励仁宗支持新政派疏远守旧派”的目的而服务的。更为巧妙的是,欧阳修的举例论证出乎意料:写尧、舜、汉献帝等等,这些例子与仁宗本身其实没有直接联系,因此这就是通过塑造“意外”来服务目的。
由此,我得出第三大论辩术——用富有创新性的材料服务目的。这样的写法会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让文章整体紧凑。
四、《留侯论》之辩
刘大櫆评《留侯论》:“忽出忽入,忽宾忽主,忽浅忽深,忽断忽接。”总结下来就是苏轼的“格制”。自抒新见时,苏轼从多件事上塑造柔弱能忍的独特张良。在每件事的篇幅上有主有次,主抓重点,打造更有格局的文章。
由此,我得出第四大论辩术——用富有多维性的论点立体格局。有主次,让文章有层次的同时不过于冗长。
总体来说,论辩,讲究的是“论”与“辩”两者的平衡度。“论”注重从正面树立一个观点,然后围绕它做逻辑严密的论证,而“辩”则带有辩驳、辩说的意味。在一篇文章中,如何分配这二者的量从而导致质变,这是这四篇文章给予我的思考。

2021年5月28日写于学校

入题与论证

高二(2)班  张圆圆

一、先破后立立旗帜

《桐叶封弟》中柳宗元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第二段柳宗元通过五个问句破除了原本故事迷惑人的糖衣——天子不可戏,无情刺破这个思维陷阱——将一句正确的话移用到错误条件下,看似仍正确,实则早已不复适用;继而指出周公之过,批评周公的教育,从而再立自己的观点:辅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

以上是柳宗元提出自己观点的方式。

二、兴旧引新旧生花

欧阳修从旧物——朋党起兴,为下面的论辩铺设一个背景——君子之朋党与小人之朋党不同,继而引入自己的观点,即新:为人君者要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讲完了怎么引出自己的观点,我再说说怎么论证。

三、韩愈:明暗交织先隐后显

《原毁》第一段的分论点是古之君子责己重周,待人轻约,像其他人一样,韩引用实例来增加文章说服力以佐证自己的观点,明线是介绍舜、周公的特点,而字字珠玑,选择典型事例的优点不是随便的而是为了中心论点服务。此时暗线的线头被悄悄编进行文中,他引入了“予”这个角色,既为明线服务,用“予”表达古之君子之风影响人从学模仿,从侧面印证周公、舜之圣——责己周重待人轻约有价值,而暗线还有一重含义,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曝光暗线,而是后来才提“予”的做法——参照古圣人努力雕刻自己的仿古继承的做法,其实亦是圣人之为,以“予”的做法道出现世,人也可以成圣,呼吁今人弃恶习,重拾古风。

古人论辩术

高二(4)班 刘锦阳

定义是辩论之眼,一场辩论的开始往往伴随着对辩题的定义,正如《原毁》的开篇,韩愈通过例证定义了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两个概念,从而形成了辩手所预期的对比张力;亦如《朋党论》中,欧阳修率先定义了小人与君子,从而到达论证效果。

矛盾是辩论之手,它的存在推动着辩程的进行,也推动着思想的拓宽,柳宗元在《桐叶封弟辨》中,抓住了成王封地的矛盾,即叔虞应不应该受封,将矛盾从戏言处转移,从而实现论点切入的狠辣,也更好地剖析了这个事件。

论述是辩论之体,不管是例证的排比,或是逻辑的阐释,其效果直接受到论述水平的影响,例如《留侯论》。苏轼运用了通畅得当的论证方式,借以张良之手,抒发观点,再例如《朋党论》中,欧阳修以尧时启,以唐亡终,承接历史,增强了说服力。

思想是辩论之核,一场辩论的实质是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所导致的,其言语激烈碰撞的背后,是思想的火花。因为“君子”群体的时代变化,引出了韩愈的《原毁》;因为观察视角的开创转变,引出了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因为治国兴国的理想抱负,引出了欧阳修的《朋党论》;因为豪杰志士的个人崇拜引出了苏轼的《留侯论》。我们学了一篇又一篇的古文,为的不是那些空白的大道理,或是一成不变的死板教条,我们学习古文,学习古人,是为了以史为鉴,激宕我们的思想,拔高眼界,丰富认知。

因此,从辩论专业性的角度来说,古今辩论的形式,一脉相承,不论是大开大合的定义,还是厚重纷呈的史论,在当今时代都能寻找到相应的流派,但学习了古人的论辩之文,了解了古人的论辩之术后,真正带给我的却是脱离了辩论形式的思考。

对于问题的思考,对于行为的思考,对思想的思考,思考何为君子责己待人,思考分封的合理性,思考真伪之朋、兴衰之国,思考忍于不忍。“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从某种程度上说,辩手与儒生有着相同的行事作风。我想,我已是一名辩手,也许我从前已是一名儒生,这是我从古人那里学到的思考。

论辩术--我从古人那里学到的

高二(4)班 崔佳欣

一. 观点清晰,一针见血
论辩的侧重点在于“辩”,既然是与人辩,那就需要强有力的“论”来作为支撑.虽然论辩同样讲究其文学性和艺术性,但在辩的过程中一味地隐晦和绕弯子是无法形成有力明确的立场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论辩时时刻能提出精准的论点来形成撞击感.
我把这种观点的提出方式概括为“射箭理论”,即让观点像箭一样尖锐而深刻.以欧阳修的<朋党论>为例,第二段开篇即提出“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有之 ”,开门见山,鲜明地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没有任何修饰,却显得充满力量感,直截了当地刺穿了整篇文章,不仅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而且让人觉得言之有理读之有物.
论辩是一次又一次个人观点的陈述,所以要让主观观点具有说服力,需要我们将观点锻造成最尖利的箭,才能百步穿杨,一击必中,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
二. 层次分明,逻辑递进
论辩的论证过程通俗点来讲,就是一个“建塔”的过程.论辩并不是砸在别人身上使其稀里糊涂地同意你的观点,而是将乱杂的思想一点一点地理顺,搭建起完整的逻辑论证平台,再一层一层地叠加,从而形成一个坚实的论述塔,无论他人如何驳斥都伫立不倒,甚至让人无从下手去反驳.以韩愈的<原毁>为例,是一个明显的塔式结构的文章.将观点句置于各段开头来统领整段,并层层递进,从现象到本原到方法,构筑了文章通畅的逻辑体系,从而形成了有力的论辩.
综上所述,观点和论述是相互依存的,我们既需要最锋利的箭,也需要最坚实的塔.观点的清晰可以统领论证过程的逻辑,而论证过程的清晰会助推观点的冲击.明确立场,摆明层次,我们就能堂堂正正地赢得论辩.

论辩术——我从古人那里学到的

高二(2)班  唐铁峰

我认为,从古人处得到的最为受益的为两个字:气盛。

首先,源自于底气之盛。

读古人文章,如面千丈之树,其巍巍然参天矣,而其根基,则亦深入达万丈,以此方可飘摇不倒。比如《原毁》当中“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桐叶封弟辩》当中“吾意不然”《朋党论》当中“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这些语句虽然短小,但是从中我们足以感受到每一位作者的自信,自信于文,自信于己,自信于理,仿佛一位位论道者请你落座:与我论道,在我决定开始的时候你便已经输了。

其次,源于文气之盛。

读古人文章,如饮醇酒,在酣畅淋漓之中明晓是非过错,让人不禁大呼痛快。在《朋党论》当中,欧阳文忠公借古讽今,从尧舜 商周 汉唐之时旁证类引,文字简洁明快跌宕勃发,令人不禁回味再三。又如苏轼的《留侯论》,将子房受书之事融会于整篇文章的说理当中,其心思之巧妙,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最后,源于神气之盛。

读古人文章,如在白云间,恣肆遨游,其文章读之,如身在百年老屋当中观之,明明暗暗间,而字字形神俱到,精气十足,只因其实谓是作者人格的熔刻,在文字之下都是温润如玉的君子之心,未经雕刻而无瑕好似浑然天成,也才会让人不禁神而往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