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则心安,自律当快意
文丨李相敏 · 主播丨啄二少
人之为人,即使再普通,内心也大都向往崇高的境界,渴望获得身心一如的豁达。但人最难控制的就是自己,人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
一个人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冠冕堂皇、言之凿凿、信誓旦旦,但是在独自面对各种利益、金钱、美色诱惑时,是否能依然保持内心的高贵?这就不得不提及中国先贤往圣所注重的“慎独”本事。
01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启迪多元思维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独门心法和践履工夫,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武器。
梁漱溟先生甚至说过:“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
天才诗人曹植曾言:“祗畏神明,敬惟慎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清代名臣曾国藩总结一生处事心得,得出著名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这也是他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宝藏。其中,慎独是根基,是“体”,其它则是枝叶,是“用”。他还说过:“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疚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慎独”二字,顾名思义,即“慎”其“独”者也。
《中庸》有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者也。”对此,汉代经学家郑玄的解释为:“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在远离集体、独处独居、无人管束监督之时,其所作所为仍然能自觉遵守道德与原则,做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儒家一直倡导“内圣外王”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与价值。“内圣”的获取关键则主要依靠修身,“自力救济”“反求诸己”。其中,慎独便是修身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提升自力的方式,衡量人品质的标杆尺度,是古代君子的至高追求,无疑是一种情操,是一份良心,是一方境界。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这也是慎独精神的西方哲思化的表达。
02
正心正举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慎独,需“慎心”。
“慎独”最为强调“自力”“克己”“自觉”,主张不假他力、依靠自力来践履仁道,止于至善。做到不为外物所左右,保持高度自觉的定力与谨慎的状态,杜绝邪念滋生,决不自欺欺人,更不阳奉阴违。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度自觉。
这种功夫的习得,不在于嘴上功夫的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而在于当自己独处时能够铭记平时心之所向,能践行平时言之道理,即使四周无人也能感受到有双眼睛在监督,使自己进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态。
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便是慎独精神的彰显。据记载,东汉名臣杨震以廉洁清正而闻名。
一次他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在此担任县令的故交王密,二人相谈甚欢。因王密受过杨震的知遇之恩,故当天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两黄金前往杨震所住馆驿以谢恩公。
面对王密的馈赠,杨震坚持不收。王密急忙说道:“暮夜无知者。”意劝慰杨震此事绝对无人知晓。
杨震听完正色以对:“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见杨震拒而不受便面露愧色而离去。这段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一段佳话。
同样的正面案例,还有元代大学者许衡。他某日外出,天气异常酷热,忽见路边有棵挂满梨子的梨树,行人便争先恐后摘梨解渴。
只有许衡站在原地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去摘梨?许衡回答:“不是自家的梨怎可随便乱摘呢:”那人耻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淡然回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不难看出,在这种慎独精神的影响下,道德已经成为主体的一种信念,是变“他律”为“自律”,变“他觉”为“自觉”。反观现实中,有些人张口闭口慎独,然而一旦独处时,便经不住诱惑身陷污秽,其因就在于“心中无主”。
道,是行为规范的外显;德,是行为规范的内化。事实上,慎独最终目的就是将外在的道德规则内化于心,将道德品质视为内在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将这种自觉的约束视为人性修养的重要组成,即,将“道”内化为“德”。
有了这种内化,正如梅兰之有姿荣,松竹之有气度,人便得以区别于猛禽野兽而上升为地球上的高级动物。
将“慎心”精神内化于心,才能拥抱谨行“慎举”。借以内化的道德,为内心注入生生不息的能量源泉,我们才能在单独面对一切外在纷繁诱惑时保持正心正念,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事有分寸、有原则、有态度。
这样一来,我们的生命之田将勃发盎然春意、花开漫野。
慎独,需“慎隐”“慎微”。
正如《中庸》所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隐”与“微”这些隐蔽的东西中最易窥见人的品质灵魂。品德高尚的人这时往往能够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宋代理学家尤其注重“慎独”的功夫,认为人的私心杂念常常萌生于幽暗隐微之中,若将不良邪恶欲念及时扼杀在摇篮中,就是道德的彰显。朱熹有言:“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
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
践履慎独,须从细节出发。从意根最细微处始,从降服小的贪欲做起,在细小事上做到固本守节,防止不道德或反道德行为的产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欲望未萌发之时就将其打灭,打败一个贪欲,力量便强大一分,乃至“无欲而刚,纯然至善”。
践履慎独,须时时省察自我。明代刘宗周曰:“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无事,此慎独即是存养之要;有事,此慎独即是省察之功”。
省察即反思审视内心,自我观照,息息不停,扪心自问自身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符合仁义,使之成为一种个人习惯。正如当代作家刘墉所言:“慎独须臾不离正道,便需要客观自我审查,不因私心懵逼自我。”
慎独,需“慎诚”。
慎之“独”,植根于心灵之“诚”,诚实不欺,忠于本真。荀子最早提出“慎诚”的概念。
《荀子》一书中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
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在荀子看来,“不诚则不独”,慎独是由“诚”始发所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只要做到“诚”,才能“慎其独”,只有“慎其独”,才能显示出至高品德,教化万物百姓才能为人尊重与信服。
这种思想,也正契合《大学》所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要想慎独,必先诚意,做到不自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此乃立身之本。能够像厌恶污秽气味那样去除自身恶习,就像沉迷美色那样去追寻高尚,在他人不知而独知之时,必谨此以循道义轨迹。不自欺才是真诚信,不蒙蔽才是真性情。
总而言之,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至高境界。“慎心”是慎独的固本心源,“慎诚”是慎独的精气力量,而“慎隐”“慎微”是慎独的助推之器。
慎独则心安,自律当快意。慎独者,心地清明无染,精神富足安然,生命畅快无忧。儒家“慎独”精神的精髓,更是我们生而为人应当习得的妙法。
坦坦荡荡才是自在人生,无愧于心才是灵魂异彩。我们为人处世,必当时刻以戒慎之心审视世界,反求诸己,来提升个人的道德品格,升华生命的高度韧性,从而达到精神极度丰富的自由之境,享受快哉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