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能力考 (2013年7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每年到了深秋早晚温差变大的这个时候,都会担心北方故乡菩提寺内高大的银杏树。

虽说是有担心,但是那棵银杏树是古树了,所以并不是担心它会被台风什么的吹断树枝。

而是,今年落叶的情况怎么样了。还有的话,那就是离开始落叶还有多久,想着这样的问题而有些在意。

那棵银杏树非常大,有着繁茂的叶子,秋天的黄叶着实是值得一看。

而且听说落叶的风景更是美得令人禁不住要忘记呼吸。

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所以计划去看一次。

但是银杏树的落叶时间是无法预测的。

一片、两片地落的话还有可能,但是银杏树的叶子是在短时间内掉得一片都不剩。

请试想,在一个像降了霜一般骤冷的、晴空万里的早晨。从后山升起的朝阳(的光芒),越过寺院厨房的房顶,将光芒洒满了寺内。

首先是银杏树的树树沐浴到第一缕朝阳。

然后,被温暖的一片树叶飘飘地挣脱了树枝,飞舞而下。

那就是信号,随即沐浴到阳光的树叶一片接一片地开始飘落。不间断地落下。

银杏树在一时间被沙沙声包围了,它好像在向下脱一件沉甸甸的金黄色外套,不一会儿它就一丝不挂了。

我想问银杏,今年在何时脱衣。

【问题8】

(1)

在现代,恋爱对于 那些平时没有对他人敞开心胸的人来说,可能是一次例外的全身心的交流经历、恋爱关系是一种特别的关系。

还是说这个“全身心”也是一种幻想,在恋爱中也是只展示自己的某些面,也不过是一种“半认识”的关系。

这是毋庸置疑的,不是去判断属于哪一种的问题,而是每个人的恋爱都在这两者之间摆动。

但是看趋势,正在摆向后者。

(2)

要想知道接下来社会如何变化是很难的。

但是,如果不能找到变化的规律、看清未来的路,就会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迷失自己。

历史学是将这个时代的变化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考虑、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方向的学问。

绝不是单纯地记载、描绘过去的学问。

我想、不管是在平和的时代还是在急剧变动的时代,历史学都是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一缕阳光。

(3)

以前是、现在也是,所谓的聪明才智是打破常规,跳出限制的一种能力。

但是如果大家都具备了这种不一样的能力,那就不可能有现存已久的农业和新生的产业公司。

确实,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有才智的人开启新事业,这是事实。

但是,新事业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员工的劳动和奉献,如果没有这个,创业者也发挥不了自己的才智。

(4)

在现在、很少能看到光明,看到的多是黑暗,但是两者不是作为个体完全独立的。

如果讨厌、害怕、无视、远离,那些看起来绝望的东西,那也绝不会遇到希望。

如果能对应该绝望的事、完全不抱任何希望,且努力克服它,它就会转变为希望。

就是这样的,希望就存在于绝望最中间、最深处。

【问题9】

(1)

对于不熟悉的人的印象是如何生成的呢。以卢钦斯有名的实验为例进行说明。

实验表明,不管是谁、给人留下的印象,都会受到所获得的个人评价的先后顺序影响。

(聪明-勤奋-冲动-有批判力-顽固-嫉妒心重)

比如这样传达人物特征的话,虽然多少有些缺点,但还是会给人有适应力、有能力的印象。

另一方面,如果传达的顺序与此相反的话,大家就会觉得那个人有着严重的问题。

最初得到的评价锚定了方向,后面得到的评价都会成为其附属品,显得无足轻重。

这就是首因效应。

如果刚开始获知的是负面评价,那后面传来的正面评价也不会有人相信。

就如世上说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另外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能看到这个效应,还有人说、受到后面获知的评价的影响更大。

如果是不具创造力、认识不全面的人,很难保持获得评价的顺序,

最初获得的评价反而会被后来获得的评价覆盖,结果就是最初获得评价形成的印象淡化,留下由后来获得的评价所形成的印象。

先看对方是不是具有缜密逻辑思维的人,然后通过改变传递信息的顺序,可以改变对方对自己的印象。

(2)

读书,是人类成长和获得智慧的必要行为,过去的社会将其奉为铁则。

朗读等行为是强制性的、是文化修养的象征,是极其重视读书习惯的养成的教育方法。

但是我们这一代,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直确信,书物是不可以随随便便拿去和影像及音像作比较的必需品,确信读书是基本的能力。

但是,由于近年社会经济形态改变,我们正在失去这种确信,这点是不可否认的。

活字印刷以外的表现方式有了极大的影响力,我们将这称为“时代的潮流”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文化的变相过于急剧,或者说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化被其他的事物置换时、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弊端。

活字印刷的产品也有不少,但是、能带来书物特有乐趣的书,带来思考喜悦的书,成为人生支柱的书相对的减少了。

那是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书店里都是提供信息的书、企图将影像书籍化的促销书。

各家庭以空间狭小为由,书架也消失了。

刚好从那时开始,考虑影像文化和活字文化本质的媒体论盛行起来,现在想想,

当时在(“一直以来的活字文化衰退的话会变成怎样” )这方面的考虑是不是有些许欠缺呢。

(3)

现在,这个不安定的社会中的各种风险都会直接影响到个人。

以前的话,个人所在的团体组织会帮助个人阻挡风险。

但是,现在不能对其寄予希望了。

因为在现代,不平等已经出现了在人与人之间。

而且在那种情况下,怀着不安和不满的人,是不会跟,似乎处于同一立场、拥有相同想法的人携手合作的。

不管从外部看、是多么有共性的问题(共同问题),每个人都会把它看成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生活在平等社会的个人,都有着自我意识。

从那个意味层面来说的话,任何人都没有弱到,他人能随意否定他们存在的地步。

如果社会不承认自己的存在,反之,自己也可以不认同那样的社会。这可以说是现代人典型的自我意识。

另一方面,那样的人也没强到能够自己一个人安度此生。

深知自己不过是“同类”中的一员的平等社会的人,也因此一直在乎别人的感受。

如果是这样的话,每个人在坚持自我,但是对于能察觉到自己不完美的人来说,为了确认自己是不是像自己,也是需要他人的。

那时候的“他人”,不仅是在身边互相给予肯定的“他人”,也可以说是给自己地位和职务的社会、重要的他人。

【问题10】

大自然,因其物种的多样性,维持着本身的稳定。

如果消灭了其中一种乃至几种生物,全体的生态平衡也就会被打破。

从 由形状怪异的石头堆砌起来的石墙中抽出一块或数块会怎样呢。

影响会迅速波及全体,石墙必定会发生大规模的倒塌。

生态平衡就跟这一样。

而且,由于自然界生物组成的复杂性,那些影响不会全部迅速体现出来。

有一部分会马上出现,其他部分在过了很久之后,受害现象才会出现。

还会出现在人类没有想到的地方,会出现出乎意料的连锁反应。

如果为了消灭害虫A,使用了某种药物。达到目的后,B农作物可以免受虫害。

但是,同样作为A的食物的C和D会因为没有抑制因素、疯狂增长,成为新的害虫继续啃食B。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自从开发了有杀虫、杀菌功能的药物,人类就如文字所描述地使用、完全不顾以后,什么都依赖药物,也就是说药量和药性都在不停地增加。

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最近在日本,将这种现象也列为公害的一种,开始指责以盈利为目的制药公司开发不必要的药物,而且营销引导民众乱用。

但是不是这么做就能解决问题的,事情真相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由上面的肤浅见解贸然定论,现在的状况也太绝望了。

其实在最原始的时候,人类文明中就隐藏了这样的必然性。

归责于一家公司,那也太悲哀了。

人类之所以能铸就现在这样高度的文明,是因为生产方式从采集过度到了畜牧又到了农耕。

换言之,就是将特定的土地作为牧场或田地使用。也可以说,人类为了养家畜,种农作物霸占了他们的土地。

本来在那片土地上、栖息着除了家畜和农作物的各种生物。人类单方面给那些生物冠以害兽、害鸟、害虫之名,毫不讲理地将他们赶走了。

这样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失去了。

就是说,公害的起源不是现在的工业,可以追溯到更远的畜牧业乃至农耕初期。

【问题11】

A.

现在年轻人的时尚跟以前不一样,不是由设计师主导的,而是消费者自己的喜好决定的。

某家服装店,以年轻店员的审美设计了一套服装,造就了面向年轻人的新时尚。

店内摆放了各种款式的商品以满足客人的需求。

还有全部都是一对一服务,卖场有许多店员。有时对于有烦恼的客人需要服务一小时以上。

由于这无微不至的服务,客人都乐意购物,成为常客。

这样持续努力后,销售额上升了,现在成了高级专卖店。

B.

有这样的大型服装,店明明店里空荡荡的,收入却在持续增长。

哪家店都很好,从没有人头攒动的时候。

过道能同时容纳两辆购物车的宽度,停下购物车选购商品时、也不会打扰到其他人。

带着孩子也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其他人。

一旦某家店变得拥挤,就会马上在附近开一家新店,这一点让人吃惊。

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全部用衣架挂在一面墙上。

客人能够一眼找到自己喜欢款式,不浪费一点时间就买好了。

这样的经营方式倍受好评,客户满意度也高,从而收入也增加了。

【问题12】

我曾经也是个孩子,我是不怎么想跟父母说话的。

如果是父母问起话来,我会有点难为情、还有不安。

至少从中学时代开始是这样的。

我不是特别叛逆的孩子,但我心里知道跟父母谈话,是无法说真心话的。

话虽如此,并不是说完全不想跟父母打交道。

但是,我不想要那种一本正经的对话,有那种毫无意义的聊天就够了。

也就是说,在家里打了照面后,默默地把头转向一边,这样的话还是会感到寂寞像被抛弃了一样。

但是只要有像“噢,忙着呢”这样的相互问候,我就很安心。

如果超过了这种程度,问我“最近什么音乐流行?”。我就觉得他们是在勉强自己,其实没有必要的。

我也不想回答那种问题。

跟父母不沟通的地方越来越多,由此、孩子才能构建自己的世界。

虽说搞不懂孩子在想什么,我认为父母也没必要担心。

“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随着不知道的东西增加,孩子也在成长。

如果这时父母突然靠近一一问话“有什么烦恼?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十分厌烦的事。

可能由于父母的加入会使情势好转,但是从长远来看,不会留下好的影响。

那么,该怎么办呢。要说的话,那就是原则上不要干涉孩子的内心。

因为试着去理解、去感受、去听他们的烦恼、也是没用的。

忍受自己与孩子的距离一刻一刻地变大。然后明确的把握好那个距离,那才是孩子最想要的。

这样的父母不会一个劲地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烦恼什么。

将无能为力的悲哀、寂寞、遗憾藏于心中,跟孩子相处。

也就是把孩子当 他人对待,当作亲切的他人。然后把握好那个度,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我想成为这样的父母,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0)

相关推荐

  • 文博公园里的银杏树

    河南博物院的隔壁有一座狭长矩形的文博公园,宽不足百米,长约 300米,平时是附近居民晨练和休闲娱乐的场所,晚秋以来成为市民就近观赏银杏树的热门景点.因为在文博公园的东西两侧,各有四列南北走向排列整齐高 ...

  • 银杏树(1)

    银杏树,又被称之为白果,其生长较为缓慢,却拥有极长的寿命,而银杏树的栽培更需要付出极大心血,专家介绍,每一刻银杏树第一次结果时,平均树龄为二十年,而第一次直至以后每一年,则会大量结果.而银杏树为落叶大 ...

  • 相约看银杏

    在河北省南部的太行山东麓.邢台市沙河市西南部,坐落着一个以"恒利庄园"命名的山村-----栾卸村. 沿市区向西南出发,沿S222邢峰线行驶约35公里,路线简单,好走,好找. 初冬时 ...

  • 日语能力考 (2013年12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以下是一本叫<人生相谈万事OK>的书里写的Q&A. Q70 讨厌狗 丈夫的老家(的人)很喜欢狗,(而且)是在家里放养的. 但是我非常讨厌狗.以前母亲也对我说 ...

  • 日语能力考 (2017年7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以下是总结了某个声优(对他家狗的)谈话的专栏. 父亲了解到同事家的狗生了很多小狗后,就擅自带了一只自己认为最好看的回来. 那是我在边上大学边工作的时候,我用某部作品里的角色名给狗 ...

  • 日语能力考 (2016年12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以下是小说家写的短文. 十人十色 这个世上存在着手册.每当买了机器设备时就看. 如果不像写的那样运行的话就会困扰. 明明按了录像的重播按钮,却开始录像,这让人受不了. 但是生物不 ...

  • 日语能力考 (2018年12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叫做装饰的连接之桥 "自然界中没有直线"小时候从电视听到了这句话,当时虽然还小但是记下了这句无意之中听到的话. 为了确认这句话是否正确,从那以后我开始仔细地观 ...

  • 日语能力考 (2016年7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在附近商业街漫步的时候,看到了一家新店.好像是一家什锦烧. 不经意看了一眼,发现顾客稀少,白白的灯光打在桌子上闪闪发光. 跟我在一起的朋友在经过这家店时说了一句"能撑下 ...

  • 日语能力考 (2015年12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一直深刻在心里的母爱 朋友深夜打来的电话.她是儿子读小学一年级时同班同学的妈妈,也就是"妈妈友". 全家人与开寿司店的她来往已经20年以上了. 我们都有自己的 ...

  • 日语能力考 (2017年12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青春期的时候我觉得母亲讨厌从而避开她.那是初恋的时候. 恋爱的感觉既兴奋又害怕,我想那必是有原因的. 自己身上流着母亲的血,所以发生恋爱都是母亲的错.用这歪理说服自己接受自己想恋 ...

  • 日语能力考 (2015年7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以下是关于"夫妇差距社会"的书评. 贫富问题和差距问题一直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较的,本书,日本贫富差距研究的第一人,告诉我们以夫妇为单位思考贫富差距问题的重要 ...

  • 日语能力考 (2018年7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蛮横的小说担当者 "同时进行多重任务"这个词已经遍及世界很久了,但是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的. 是啊,开着电视,一边看书(身边放着没有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