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选准与学生谈心的“切入点”
谈心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在这交流与沟通当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既使学生敢于谈出自己的心里话,又使学生产生一种愿意接受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掌握娴熟的谈心技巧和谈心方式了。这里首先有一个找准谈心的切入点的问题。
谈心成功的重要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谈心角度的正确切入,就等于达到了谈心成功的一半。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吧!学生李某,其父母都在深圳打工,自己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特别是上课一直存在“讲话”的违纪问题。为此,我对他进行了多次教育,每次他都保证一定要改,但事实上是不仅没改,反而在课堂上愈演愈烈,成绩有所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一次把他请到了办公室,由于我当时心情不太好,一看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便大发雷霆,就开门见山地说:”你瞧你,我刚跟你说的问题。可你呢?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到底想不想听我的话?如果不想听,那也可以,现在我打电话通知家长,领你回家反省得了!”结果他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既然你老师这么说,我偏那么做,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找学生谈心,良好愿望就在自己切入问题点的误差上面毁灭了。
过了几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就想换个切入点再找他谈一次,力争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教育转化的效果。当他走进办公室后,我先请他坐下来,然后开谈问题。
“小李同学,最近听物理老师说你这次的物理成绩相当不错,同上次比起来,进步很大,今天老师打电话告诉了你爷爷这个消息,爷爷听了很高兴,老师也很高兴,这说明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是也可以进步的。你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时不在你身边,你能很好地照顾自己,这说明你有相当的自理能力。这在我们班中也是很不错的。最近老师的工作比较忙,这几天一直在找时间与你聊聊。你的最近情况怎么样,能告诉老师吗?”短短几句话,让他感受到了我的真心与诚心,同时对自己近来的表现有悖于老师的要求也不好意思,小声地说:“不太好。”于是我进一步诱导:“的确,我们学习中免不了犯这样那样的过失,而且要改掉它不是一下子的事情,今天既然到老师这儿来了,能不能和老师一起探讨一下,咱们溯源追本,然后努力克服它,好吗?”接下来的谈话就相当顺畅了,这位同学的巨大变化真令人刮目相看。同样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切入,收到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由此看来,谈话的话题的正确切入是何等重要。
通过上例,我以为谈心话题的正确切入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切入点的可接受性。切入的话题要考虑到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接受得了。切入话题必须充分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鼓励、理解。粗暴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所得的效果只能是学生心灵的封闭,拒绝表述,进而也拒绝接受。
其次,切入点应该是有方向的,有的放矢的。切入点不能不着边际,泛泛而谈。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性格、年龄、性别、情绪等因素的干扰,切入点必须因人而异,这就需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
再次,切入点和问题的实质必须有一个适当的过渡。应该有一个不明显的引带,由副题很自然地引入正题,层层递进,以期达到目的。
最后,切入点应是充满爱心的。谈心话题不管是从哪一个点上切入,班主任应始终体现出对学生的一片关心。爱学生,是谈心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个毫无爱心的班主任,是不可能真正地帮助学生进步的。
班主任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作为谈心的一个重要前提,作为成功谈心的一半,应该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注意的问题,它在谈心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要远远大于这个“切入”的问题本身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