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翠竹、明月深林,潇湘馆美到何种程度?超出你的想象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这是一个美若梦幻的地方,这是大观园里的诸园魁首,这是古往今来一切传统文人的理想家园。她就是潇湘馆!
01 竹林清影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己夹:浑写两句,已见经行处愈远,更至北一路矣。】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庚侧:此方可为颦儿之居。】
粉垣
所谓粉垣,就是粉墙,也就是白墙的意思。
千百竿翠竹,数楹修舍,仅这几个字,一个仙气飘渺的神仙居所已呼之欲出。因为白墙和翠竹,色彩都无限清爽干净,搭配在一起更是相得益彰。
树和墙在一起,树荫不足则墙体裸露,树荫过多则难免产生阴沉之感。可是竹子却没有这个弊端。
无论浓密或稀疏,一排竹子永远都能令枯燥的围墙,瞬间变得生机盎然且禅意万千。而那些斑驳的竹影,更是树荫营造不出的意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种境界,是东方文化里最美的精神境界,没有之一!任何绝美的山水,到此都相形见拙。
因为没有哪里比竹林更具宁静和深邃。只要有一只琴,天地便与你同在。没有琴也无妨,只要有一阵风,竹林会为你奏响天乐。
跟随贾政游园的这群人,好歹都在文化圈里混,不管学养如何,审美标准还是有的。于是众人都道:“好个所在!”
还未进院,就齐声惊叹。后来贾政更是由衷的发出感叹:
“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整个大观园里只有潇湘馆得此待遇。这一刻,已经奠定了它众院魁首的地位!
02 潇湘馆的艺术价值
潇湘馆之所以特殊,首先是因为地理位置,它处于大观园的最前端,是进院后第一个独立院落。宝玉提匾时说:
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
其次是这个院子的艺术价值最高。潇湘馆没有使用金碧辉煌,但品质档次比金碧辉煌更高贵。
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明暗对称、前后得宜、尺寸精准、意境深邃,体现了最高级的园林技术。
石子漫道,回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林中暗藏着一脉清泉,溪水潺潺,绕阶缘房。后院还有如雪的梨花,碧绿的芭蕉。
此景不知读者能否感知。苏州沧浪亭里有个小院叫“翠玲珑”,跟潇湘馆颇为相似,卓语甚爱。
我初见此院,就禁不住感叹:“好一片竹啊!”小院深处三间厅房相连,房前房后遍植翠竹。门前石阶甬道,以竹篱为栏,石阶回环蜿蜒,极尽清氛幽曲之妙。
沿阶漫步,四下无人,到处只有竹风习习,耳边沙沙做响。
日光穿透竹叶,眼前仿佛有无数个玲珑翠玉在闪烁。屋檐下硕大的芭蕉,正舒展着嫩绿的叶片迎风微动,更添一种慵懒惬意。
坐在这样的小院里,顿时觉得世界停下了脚步,万物都变得那么清甜可人,古人的诗吟仿佛跨越千年仍回响耳边。
翠玲珑实拍
翠玲珑实拍
沧浪亭的整体风格偏于古朴,并不很精致,只是有种清宁淡远的气氛。潇湘馆显然比它更加巧夺天工。
竹园的玲珑倩影已经令人难以移步,而潇湘馆更多了清泉、梨花、精舍、霞影纱。可以想象那春日雨打梨花的圣洁浪漫,泉水四季叮咚的沁人心脾,又是怎样的陶醉。
当然还有那檐下的燕子、窗前的鹦鹉,伴随着古琴的天籁苍音,和案台上的书墨幽香。
当真是明月清风尽入我怀!如此灵性之地,问世间有何处能得?
精而不繁、幽而不晦、明而不艳、雅而不奢、盈而不露,美到极致却毫不张扬,这就是艺术的最高标准。
如果说省亲别墅是政治意义上的主建筑,以恢宏华丽傲世,那潇湘馆就是园林意义上的主建筑,以风姿绰约而遗世独立。
03 潇湘馆之名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宝玉没有采用任何景色来命名它,而是纯用寓意:有凤来仪。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箫韶,是舜帝所制的音乐。箫韶乐起时,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都引来了。另外,传说中凤凰是以练实(竹实)为食。
宝玉诗作中说“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秀玉就是竹子,这也是运用凤凰来仪的典故。
其实这个典故是讲圣主之道德至极,故生瑞应。所以这名字起得太好了,简直妙不可言!
既合于典故,又用于颂圣,还寓意极为吉祥——不仅凤凰吉祥,尧舜更是贤君,代表着美好盛世。有了这层含义,那潇湘馆不就是尧舜的所在吗?
这放在大观园第一个园区,有提升全院风水的作用。可惜这么难得的好名,经过元春改动后,竟然立意全变,由喜变悲!
关于潇湘馆改名,卓语以前解读过,详见《元春的政治头脑能打几颗星?看她改院名就知道了 》
在这个问题上,宝玉以充沛的理想,代表着文明的精髓;而元春用憋屈的泪水,代表了世俗世界的磨难。
所以在宝玉的潜意识里,黛玉是降落人间的凤凰,是人中龙凤。潇湘馆在他眼中“龙吟细细,凤尾森森”,亦是呼应此意。
而在元春的潜意识里,再美好的女人,也仅仅为男权世界奉献牺牲而来。
世俗人认识万物只依据外相,如果黄袍加身,亦或有王母娘舅,那便是人中龙凤。而无依无靠还个性十足,那只能叫做'不识时务'。
她的灵性和清醒,世俗称之为尖刻;她对万物的感同身受,世俗称之为小性爱哭;她的文人内敛,世俗称之为娇弱。
04 山水潇湘馆
上文已经介绍,潇湘馆是西侧诸馆的领队。除了这个特征,还有几点与众不同:
1、山水环抱
上文已经介绍过曲径通幽之妙、沁芳亭之美,这些都是园林的重中之重,有提纲挈领之用。而潇湘馆紧临着曲径通幽和沁芳溪。
也就是说,潇湘馆是在山水环抱中。沁芳溪和曲径通幽,为它形成天然屏障,仿佛不受外界侵扰。
这跟其他楼馆放眼四望,四下里多是住所,意境决然不同。
当年西园中有一小轩叫西轩,曹寅就将整个园林名为西轩。他的诗文中有很多西园的描写,如《月上归至西轩》:“谁知竹西月,皓洁在莎厅。”
再如《和安节咏西轩竹》:“策策春檐影,抽空绿已深。移根欣得所,护楯有同心。眼见去年笋,耳添清夜音。”
再如《步月(和梦庵归山见寄韵)》:老石盘陀,空廊窈窕,几人来宿西轩......山花山鸟,皆得最初禅。
曹寅留有大量以西轩为名的诗词,如《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西轩大雪瓶中红梅盛开忆去年寄子猷诗感而有作》、《戏题西轩草木》、 《西轩树影》、《题西轩竹,得幽字》、《阻风寄西轩诸友》等等。
从作品中可以得知,西轩有山谷,夏日清凉可以避暑。这里有竹林、梅林,很多的梨花、芭蕉、石榴等,花鸟往来充满禅意。曹寅的好友也住在这里。
后来的主人袁枚对随园精心经营50年,他写了《随园记》,还编绘了《随园图说》。从他的记载来看,随园的竹林处于山间。
结合他们的史料来推论,潇湘馆不是个平地建筑,而是与溪水山坳融为一体,尽得自然之趣。
2、溪水环绕
院外有山水,院内也被泉水环绕。大观园尽管是个江南水国,但引水入院的只有潇湘馆。
贾宝玉将水系命名为“沁芳”,这股水只在潇湘馆里来回盘桓过,又经过其他院落的外围,最终汇合,从怡红院墙外流出去。
这个安排显然寓意颇深。
芳者,花之香气。沁芳之水带着天地精华,流经潇湘馆,又浸润了黛玉的书香。整个大观园枕眠着这样的气息,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当诸钗还没住进来时,宝玉似乎就已感知了这香气,因而有了沁芳。
水是天地的灵气,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泉水独进潇湘馆,意味着黛玉是诸钗中最具灵气的女子,最受天地眷顾之人。
但是所有的芳华,最终都如流水一样,匆匆而去不可挽留。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怡红院是水系的归结之处,这意味着宝玉注定要目睹诸钗的消逝。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主题上,宝玉显然是汇总之人。
这就跟太虚幻境互相呼应了。宝玉能进薄命司,能总览命谱,都有寓意在其中。
卓语论证过宝玉才是真正的十二钗之首。如果你理解了这层寓意,那就不足为奇了。详见《吵了两百年的“黛钗合一”是真的吗?是并蒂双花还是神魔殊途》
05 文化福地
潇湘馆能令人沉醉于山色乐趣之中,尽享林泉幽胜清福。它是园林美学的极致,同时也是文化的极致。
竹子不仅有仙风道骨,盈盈清气沁人心脾,而且四季青翠,不染虫病,全身是宝,无一处不可用。在文化寓意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古人推崇为四君子之首!
竹宁折不弯,曰正直;
竹节迭生,生生不息,曰奋进;
外直中通,曰虚怀;
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
一生一花,曰奉献;
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
虽能卓尔,亦成竹海,曰善群;
外形纤细,曰柔嘉;
质地犹石,曰性坚;
化作符节,曰操守;
竹简载文传世,曰担当.........
竹子生命力顽强,能在逆境中成长,其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感动。似有百般柔情,却又坚韧无比。
它一尘不染,不图华丽,不求虚名,虚心劲节,朴实无华。它不求闻达于繁华茂林,然而千百年过去,却终成瀚海般的竹林。
所有你能罗列出来的高尚品质,竹子全都具备。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文化人不向往它的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虚怀若谷、刚正不阿。
所有这些美德,都是曹雪芹要赋予黛玉的!
潇湘馆如诗如画的景致,就是为了匹配黛玉的品格和才情,使之成为大观园中最清新脱俗的所在。
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她对潇湘馆是如此看的:
“这必定是哪个哥儿的书房了”。
其实从进院时大家的对话,刘姥姥很容易就知道主人是谁。所以这话显然是故意装傻,有讨好成分。但讨好一定是恰到好处。
也就是说,世人求之不得的美丽和高贵,对黛玉而言根本不值得一提。如男子般的才华抱负,才是她最重要的标签。
整个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里,没有哪里比潇湘馆更具有翰墨气质。甚至连这里的鹦鹉都会吟诗。
诗意本身不是目的,一个文明昌隆的地方,意味着人性的美好,意味着生活的美好。所以潇湘馆就是贾府的福祉。
当黛玉逝去,潇湘馆颓败了,贾府就必然要大厦倾倒。
06 潇湘馆地理位置
这个问题上文已经涉及。需要补充的是,当贾政离开沁芳桥,抬头看到潇湘馆时,脂砚斋批语说:
当己夹:浑写两句,已见经行处愈远,更至北一路矣。
从批注看,过了沁芳桥要再向北行,方见潇湘馆。却并没有说向西。
也就是说,潇湘馆处于沁芳桥和省亲别墅之间的山水间。它虽然归于西侧建筑群,但向西不会太多,很可能是最贴近中轴线的独院。
也只有这样,才有颂圣的意义,才配得起“有凤来仪”。
位置就是身份,古人尤其注重这一点。大观园里除去省亲别墅,潇湘馆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
下面两图可以兼看,一图位置分布更符合原著,二图的位置标的差点,但水系甬道比较详实清晰。
小时候读红楼,看到宝玉和黛玉商量选住所,有点小担心:贾政那么爱潇湘馆,黛玉也爱,元春也爱.....既然人人都喜欢,争起来怎么办啊?
长大了,就知道自己太多虑了。呵呵,哪里需要争啊?
成人无论做什么都有潜规则,谁先谁后这种事根本不用操心。讲究尊卑礼仪的古人,更不在话下。
黛玉和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谁敢跟她俩争啊。所以宝玉找到黛玉一商量就妥了。
当真诸钗所选都是自己最爱吗?肯定不是!去看看整体布局,一下就明白了:以居所的位置、环境等因素进行排名的话,从高到低,跟诸钗的地位恰好吻合。
就这么神奇!
潇湘馆无论是位置、艺术性、山水灵气、文化内涵、任何角度都是number one。那当然是黛玉的。
怡红院、秋爽斋其次;稻香村风格特殊,只适合李纨。蓼风轩和紫菱洲就比较狭小且偏远。
最最差的是蘅芜苑。肯定有人不信,等卓语详细解读蘅芜苑后,你就明白了。
宝钗作为商户女,她很清楚自己身份低人一等,就像她对邢岫烟说的:
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
更何况贾母心里对这些女孩子们的真实排序,她很清楚。即便迎春再不受待见,也是贾母的孙女。
宝钗可什么都不占,只能排在最后,所以不管喜不喜欢,她只能选择蘅芜苑。
这样的真相,曹雪芹偏不给你写出来。贾母口是心非的夸她两句,他却偏写出来。至于她为什么住进最差的院子,看懂看不懂,那就是读者自己的事了。
07 一切文人的梦想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文人对竹院的热爱,超出语言的表达能力。
贾政感叹:“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这是他的梦想,然而这个梦,他终生都无法实现。只有黛玉可以实现。
也许有人说:这有啥难,多种点竹子不就行了。
不,竹子易种,竹心却种不出来啊!
清风明月四时皆有,然而那个感受它的心却很少有。竹林、月夜、明窗、诗书,这些东西虽美,但对很多人而言却是惩罚。
如果只有这些,你受得了吗?
贾政就是矛盾的。他心中有一片净土,有一个真正的文人之梦,但他没有魄力和能力,去维护它、实现它。
宝玉做诗说: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是啊,潇湘馆何止是贾政的梦,也是宝玉的梦,是普天下的文人之梦。
正因为红楼梦里有如此美好的梦,而且有黛玉来实现这个梦,它才是一部永远的名著。尽管结局是悲剧的,但与三国水浒那些悲剧绝不一样,因为内核不同。
世人都只看到了黛玉悲情的一面,却看不到她坚韧生机的一面。就好像书上说芙蓉薄命,然而潇湘馆里却没有种植芙蓉,这个问题无人去深思。
竹子经冬不凋,永远青翠欲滴。高洁儒雅风骨永存,那才是黛玉的面貌,也是中华文明之魂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