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欣赏】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word版)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2020年暑假,中学生李洋在旅游过程中对饮食文化颇有研究,总结出我国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结合材料和图1,完成1~4题。
图1
1.关于下列饮食习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质较硬土壤偏碱性有关 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关 ③北方人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 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湘菜也是中国重要的菜系之一,它发源于图中的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
A.A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B.B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C.C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D.D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3.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   )
①缘于地理、风俗等的影响 ②阻碍了相互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④决定了各地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有关图中四个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省区是我国唯一有热带气候的省区
B.B省区往东跨过太行山脉就进入了山东省
C.C省区里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
D.D省区有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湖口
读图,完成5~9题。
图2 我国四大区域略图
图3 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
5.下列关于农作物与温度带及区域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大豆——暖温带——乙地区 
B.花生——暖温带——甲地区
C.油菜——暖温带——丁地区 
D.香蕉——亚热带——丙地区
6.科学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青蒿素含量较高的地区是(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7.下列景观位于甲地区的是(   )
A.冰川广布         B.小麦风光
C.水乡建筑         D.椰林树影
8.图2中四大区域与图3中的四种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甲——①         B.乙——④ 
C.丙——②         D.丁——③
9.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乙——茫茫戈壁,黄沙漫漫
C.丙——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D.丁——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到了,很多购物App销售的产品分类中有“特产馆”一类,经营各地特色产品。如图为中国政区示意图及各特产馆特色产品图片。读图4,完成10~13题。
图4
10.“晋鲁豫”特产馆产品的主要产地最可能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1.“湘鄂赣”特产馆产品产地(   )
A.主要位于北方地区,适合生长脐橙、柑橘等水果
B.河湖众多,农副产品丰富,出产板鸭等美食
C.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出产米粉、米酒
D.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盛产优质茗茶
12.“蒙新藏青”特产馆产地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是(   )
A.藏——渔业、畜牧业 
B.新——渔业、河谷农业
C.内蒙古——畜牧业、灌溉农业 
D.青——水田农业、林果业
13.若将2吨渤海海鲜运往德州市,可以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新动能就是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的新型经济形态。旧动能就是指传统动能,主要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就是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经济为手段,推动传动产业改造升级,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漫画最能体现新旧动能转化,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15.下列做法有利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是(   )
A.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重化工业 
B.治理污染,关闭所有污染企业,保卫蓝天
C.污染企业迁出本地,保护本地区的发展 
D.发展技术,减少污染,推动产业改造升级
浙闽山区是中国现存木拱廊桥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下图为某木拱廊桥景观,读图5,完成16~18题。
图5
16.浙闽山区木拱廊桥分布较多的原因是(   )
①森林茂密,木材丰富 ②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③沟谷纵横,溪流众多 ④山石众多,石料充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木拱廊桥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春季干旱         B.夏季多雨
C.秋季凉爽         D.冬季寒冷
18.导致木拱廊桥损毁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洪灾         B.寒潮 
C.旱灾         D.沙尘暴
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 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6中①地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
20.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A.海拔高,夏季温凉         B.降水少,光照充足
C.纬度低,热量充足         D.海拔高,降水充沛
一幅“中国吃货地图”从饮食文化角度反映出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和农业分布的特点。读图7,完成21~23题。

21.图中美食特色与我国农业分布或自然环境契合的是(   )
A.米线、刀削面——南稻北麦 
B.牛羊肉——内蒙古牧区独有
C.火锅——四川盆地气候寒冷 
D.小鸡炖蘑菇——东北平原广阔
22.在北京要品尝鲜活的江苏大闸蟹,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传统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管道运输
23.热爱自驾行和美食的“驴友”从北京出发,一路循着烤全羊的香气,直到大盘鸡的故乡,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变化是(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盆地—高原—山地—平原 
D.平原—盆地—山地—高原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 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图,完成24~27题。
图8 河西走廊示意图
图9 河西走廊湿地面积(km2)统计图
24.下列描述与河西走廊地区相符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祁连雪水灌三州
C.四季有花常见雨         D.青稞美酒锅庄舞
25.河西走廊绿洲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水资源         B.地形 
C.气候         D.交通线
26.30 年间, 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①河流、湖泊等面积变化大 ②人工湿地面积有所减少 ③沼泽减少最为显著 ④湿地总面积逐渐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为改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用水大户” ——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大水漫灌农田,以保证农作物需水量 
B.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
C.沿河往上游方向开垦荒地,多种粮食 
D.开渠引水,扩大绿洲的面积
近年来,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试种海水稻,试种面积300亩。“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目前,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海水稻”已能在6‰盐度(海水的平均盐度在3.5‰左右)的咸水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结实。结合材料,完成28~30题。
28.“海水稻”最大的优点是(   )
A.耐寒冷         B.耐盐碱 
C.耐台风         D.耐干旱
29.我国“海水稻”最宜推广种植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沿海滩涂地 
C.洞庭湖平原         D.青藏高原咸水湖滩涂
30.“海水稻”试验成功的意义不包括(   )
A.有利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B.提高我国水稻产量
C.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有利于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二、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读“西北部分地区图”(图10)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图11),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图10            图11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①        ;城市②
。图11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分)
(2)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        资源;西北地区气候特点主要是:降水稀少,是我国      面积最广的地区。(4分)
(3)西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西气东输,该工程是一项双赢的工程,分别说出这项工程对东西部的重要意义。(4分)
(4)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6分)
32.立足区域差异,加强互补开放联系,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图12),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图12
(1)图中丁山脉是          和            两大地形区的分界线;从图中可看出,兰州、太原、西安、郑州、济南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          。(6分)
(2)新疆的丙地和宁夏平原都发展       农业,丙地灌溉水源来自             。(4分)
(3)甲、乙两地太阳能资源均丰富,甲乙两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4)为发挥能源优势,晋陕两省变煤为电实现“西电东送”,变输煤为输电对京津冀地区的好处有哪些?(6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