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众家 第55期】(轶事拾遗)天衣寺遗事

天 衣 寺 遗 事

作者:谢方儿

绍兴秦望山西北麓有天衣寺遗址。据记载,天衣寺原名法华寺,东晋十二年由高僧昙翼创建。后来,昭明太子萧统赐以金缕木兰袈裟,遂改名为天衣寺。

天衣寺遗址埋没在荒草乱石之下,依山而建的痕迹断断续续,曾经有过的辉煌还隐约可以辨认,那些流逝的岁月似乎依然凝固在此。

很久以前,以天衣寺为中心的大小寺院很多,僧人上千,香烟袅袅,经声不绝,高僧辈出。至今我们还能想见,这个青山环抱的天衣寺,发扬光大了佛教,造就了多少不灭的精灵,还留下了一些至今让人揣摩的遗事。

遗址在阳光和山风里沉睡,四周的空灵和寂静,让意象中的天衣寺逐渐清晰。我们每走动一步,或许都会打扰那些心留此处的高僧们的修行。

天衣寺的地上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但它的气势和历史,还存在于这方天地之间。“法华寺碑”像一个巨人躺在地上,看上去是那么的从容不迫,仿佛安息着一个曾经的伟人。碑上的文字依稀可见,记载了天衣寺的辉煌。这是遗址之中的唯一文字,可惜它在岁月的流逝中半遮半掩。

遗址内还有一处古泉,据说这是天衣寺僧人们的生活用水。古泉不大,水也不深,却是一个久旱不会干涸的神泉。现在的古泉水清无声,连水上的虫子也无声无息,虫子仿佛都在专心聆听高僧讲经。尽管这是一种偷听,却是如此的严肃认真。或许天衣寺的灵气缠绵不散。

某日,有一个人,拿起粪勺从古泉中取水,几天后古泉里的水突然流走别处,所剩少量泉水也是混浊如泥。即使到了梅雨季节,仍不见水涨水清。过了好长时间,清泉才慢慢回来,显示出它原本的气质。

时光匆匆,天衣寺融入了岁月的深处,多少僧人也都成了古人,只有遗址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孤独地回味着这里曾经有过的人和发生过的事。

遗址下面有两间简陋的茅屋,孤独而不失幽静,里面住着一个受雇于人看牛放羊的老妪。老妪夜里听惯了风吹山林的声音,熟悉了遗址前两条小溪自然合一的潺潺流水之声。春夏秋冬,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喧嚷,老妪也都一一稔熟于心。

这是一种远离尘俗的清淡生活,就是所谓的与世无争。然而,某一日老妪遇见了一件耿耿于怀的事。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老妪仿佛如约从梦中惊醒,辗转反复难再入眠。朦胧之中,老妪听到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它不是夜风吹遍山林,也不是悦耳的潺潺流水,更不是飞禽走兽的叫声。老妪的困顿全无,提心侧耳倾听片刻,终于想起这是一种僧人敲打木鱼的声音。

老妪慌忙披衣下床再听,这种声音越听越清晰,而且木鱼声里居然还有僧人的念经声。老妪先是惊慌,接着沉静,后来就有了敬畏。

荒山僻野,除了老妪和她带的两个十岁以下的孙辈顽童,别无人迹可寻。老妪难以相信这是真的,可她确实听到了这种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来自黑暗之中的天衣寺。

天色放亮,太阳也出来了,老妪怀着满腔疑惑,来到不远处的天衣寺遗址。她东张西望一无所获,除了芳草凄凄,乱石成堆,虫叫风吹,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寂寞。老妪茫然不知所措,她踏着天衣寺的遗址想,接下来的深夜里,自己还会听到僧人敲木鱼念佛经的声音吗?

天衣寺遗址上有几间小平屋,与下面老妪的简陋茅屋上下相望。这当然是现在僧人新修的,为的是便于他们在此修行。天衣寺的地理位置无疑适宜于潜心修行,还有这里的遗风韵味也胜过别处。确实有几个僧人到这里来住过,可最后一个僧人也没留下来。

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曾经在小平屋修行过的僧人,小心谨慎地道出了其中原委。他在此修行时,夜里时常有人悄然进屋,然后掐住他的脖子不松手,差点要了他的性命。面对这个闭门能入的“凶手”,这个僧人只能选择放弃在此修行的念头。

这样想来,别的僧人或许也遭遇过这种事。那么这是谁干的呢?

盗贼显然是不可能的,荒山野岭之中几间小平屋,一个云游四方的穷僧人,为此图财害命肯定不值得。最后还是这个僧人悄悄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是狐狸精!

狐狸成精是家喻户晓的传说,那么天衣寺周围的狐狸难道真的成精了吗?

几百上千年以来,天衣寺香火旺盛,高僧讲经念佛,有灵性的狐狸一定获取了修炼成精的秘密。如今寺院毁灭了,高僧也无踪影了,但那些狐狸早已修炼成精。成了精的狐狸依然留恋这里的山水,依然留恋天衣寺高深莫测的气息,或许他们在此安居很久了。

另一个僧人也说出了他在天衣寺修行的经历。

某一个深夜,狐狸精又潜入小平屋,举手就想掐住熟睡的他。不料此僧人已稍有法力,狐狸精几次三番不能近身,最后老羞成怒地拿起僧人的尿壶,故意放在供桌之上,以此羞辱这个僧人的虔诚修行。这个僧人虽然没有被掐住脖子,也没有生命之忧,但狐狸精的这种调皮捣蛋,同样让这个僧人难以在此长住修行。

即使真有狐狸精,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对待一心修行的僧人呢?这又是另一个奥秘了,如果探究起来应该也和天衣寺有关。狐狸成精靠的是长年累月偷听高僧讲经念佛的结果,他们对天衣寺会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这是人所体味不到的另一种情感。

现在天衣寺早已寺毁僧散,狐狸精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寂寞的现实,但他们肯定不希望有人出现在这里,这堆废墟属于久远的过去。每一声脚步,每一句人声,都是一种打扰和不敬。

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天衣寺成了遗址,高僧和曾经的经声佛号、金缕木兰袈裟也不知去向何方,留下了这些信也好不信也好的琐碎遗事。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

【作家档案】

谢方儿

谢方儿,小说家,先后在《上海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芙蓉》《山花》《江南》等二十多种文学期刊发表小说一百多万字。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感受心灵》《纪念记忆》《等火车》、长篇小说《1983年的成长》和散文随笔集《隔离斋集》《倾听琵琶声》,主编《新世纪十年绍兴文学优秀作品选·小说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绍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0)

相关推荐

  • 远古遗事

    上文最后这几句是讲一些远古事迹: 1.人们深信的中子星一勺就有亿万吨,却不相信太阳可以化身为金乌.后羿射日. 2.法天象地,天罡地煞诸般仙术,可以高巨万丈,也可以渺小如蚁.壶虽小,但壶中别有天地.夸父 ...

  • 【文艺众家 第45期】(小说阅读)三姨太的海燕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 三姨太的海燕 作者:高淑霞 北屋里三姨太正在画画,她身穿一件浅紫色镶边锦缎旗袍,脸色绯红,手握画笔在调色盘上轻转慢沾,待笔头熏满颜料,提笔在画布上涂抹勾画,天边那末火红的彩 ...

  • 【文艺众家 第46期】(文行天下)北京之夏

    北京之夏 作者:张国领 A 作者:张国领 <北京之夏> 翻开日历才发现,今日立秋,北京从今天起已进入丙申年的秋天了. 立秋以后秋天肯定是来了,但夏天并没   有立刻消失,按照夏日那暴燥的脾 ...

  • 【文艺众家 第47期】(老闵谝传)“埃及艳后”有多艳

    "埃及艳后"有多艳 作者:闵生裕 老闵谝传  "埃及艳后"有多艳 一度征服古罗马恺撒大帝和其继任者安东尼奥,号称"埃及艳后"的克丽奥佩特拉据 ...

  • 【文艺众家 第48期】(旧岁月.旧物什)远去的乡村符号之——簸箕

    远去的乡村符号之--簸箕 作者:乔加林 随着时间的流逝,儿时的一些经历情景却愈加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寻找儿时记忆时迫使我将过去的回忆记录下来.簸箕就是其中之一. 簸箕,一种是器具名称,另一种是指纹 ...

  • 【文艺众家 第49期】(文行天下)父亲是一部永恒的书

    父亲是一部永恒的书   作者:王德兴 舞文弄墨多年,但写父亲的却没有几篇,并非我不想写,而是因为父亲的内蕴太丰富,所以不敢轻易动笔. 父亲1943年参加教育工作,足迹遍布故乡周围的数十个村庄.他的为人 ...

  • 【文艺众家 第50期】(文行天下)叫魂

    叫     魂 作者:刘汉斌 向日葵的花开在套海农场的土地上. 向日葵的花开在河套大地的胸膛上. 向日葵的花开在我从梦中被笑醒的脸上. 向日葵的花开得遍地都是. 整整一个夏天,我一直沉浸在套海农场三十 ...

  • 【文艺众家 第51期】(奇.趣)松甫的石头会唱歌

    松甫的石头会唱歌 作者:张国领zhangguoling 在石头爱好者的圈子里,都说石头收藏家罗松甫的石头会唱歌.可我却从来没信过. 今年六月的一天,当我在安徽蚌埠的石头市场上终于见到罗松甫的时候,还是 ...

  • 【文艺众家 第53期】(笔忆挚爱)奶奶的一生

    奶奶的一生 作者:陈庆礼 奶奶活到90高龄,无病无恙,安详辞世,她的子孙和亲邻们都说这是她一生苦修的福分和结果. 奶奶出生在上世纪初,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妇女.打我记事起一直到送奶奶走,她长年累 ...

  • 【文艺众家 第54期】(张文睿随笔)分心

    分    心 作者:张文睿 和朋友聊天,话赶话,说到一位旧友,朋友说,他哪儿都不赖,就是心眼有点儿小. 我说,据我所知,心胸开阔.豁达的,可能是少数人.当然,这话,容易招人腻烦. 朋友说,要是细琢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