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脂异常的种种疑惑,专业的解答来啦!

血脂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的CH、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去体检,经常发现血脂异常并且存在诸多疑问。下面小编为你解答一下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患者的困惑。

1、我这么瘦怎么会血脂高呢?

人们对于血脂高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高脂血症是胖子的“专病”,瘦子根本不用担心。事实上在门诊中,时常接触到体型偏瘦的患者,反复查血脂高,而且需要药物干预。高血脂的发生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包括 饮食(长期摄入高脂、高热量的食物)、缺乏运动、年龄增长、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等)、遗传因素、吸烟及饮酒等,体重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另外身材苗条的患者血脂高的特点大多为LDL-C偏高、HDL-C偏低,因此这类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所以一些看起来身材匀称的人,特别是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也要注意定期筛查血脂,这种“隐形的肥胖”肉眼难以察觉,但是一样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

2、哪些人需要定期筛查血脂?

血脂异常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并不会被重视。早期检出血脂异常,早期干预,是有效实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根据2019年《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推荐:

筛查的频率:

1.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1次血脂。

2.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3.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

4.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

筛查的重点对象:

1.有ASCVD病史者。

2. 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 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 皮肤或者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3、血脂高就是“血液黏稠”吗?

每当人们拿到血脂高的化验单,有些人是不以为然,认为指标就高上限那么一点点无伤大雅;有些人就十分紧张,认为血脂高就是“血液黏稠”,就自行服用各种通血管的保健品,或者直奔医院要求住院点滴疏通血管。其实“血液黏稠”是医学上“血液流变学”的相似的概念,大概指的是血液的高凝状态,与血流、血浆和血液成分都有关系,并不能等同于血脂高。

目前的研究显示血液流变学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事件发生的相关性较差,临床上不会凭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来预测或者诊断疾病。血脂异常却实实在在与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尤其是LDL-C,也称 “坏胆固醇”,对心血管危害最大,是临床治疗较为关注的指标。当然也有 “好胆固醇”,也就是HDL-C,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该指标低了可就不好了。

4、血脂高又没有不适,不用吃药?

前面我们也提到血脂异常早期并没有特殊症状,因此门诊也经常被患者问道:“我这个血脂高一点,有必要吃药吗?”。我们先来谈谈血脂高有什么危害?当血液中胆固醇超标时,脂质在血管内皮下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病变,其中不稳定的斑块会破裂、脱落导致堵塞动脉,引起 脑中风、心梗。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会引起 游走性多关节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引起 急性胰腺炎。

早期单纯血脂升高可以没有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损害我们的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症时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肢体乏力等不典型症状。对于本身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的患者,血脂的控制需要更加严格。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脂不能下降至目标值的患者,需要由内分泌科医师充分评估心脑血管风险明确是否用降脂药物。

5、血脂只要控制在参考范围即可?

我们经常看到血脂化验单里罗列了六七项指标,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以下四项: CH、TG、LDL-C和HDL-C,每项指标后面都会附有一个参考值。那如果吃了降脂药,只要血脂控制在参考范围之内就可以停药了吗?面对每一个血脂异常患者,内分泌科医师都会进行详细的问诊,根据个体ASCVD危险分层判断血脂异常干预的目标水平。国内外较多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以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

针对ASCVD风险的评估等级进行划分目标值, 对于极高危的患者,血LDL-C要控制在1.8以下;高危的患者,LDL-C则要控制在2.6以下,中低危的患者则需要控制在3.4以下,却跟参考值的范围不一致。因此降脂药物的起始治疗或者停药都是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需要定期监测血脂。

6、血脂高就需要“戒荤”吗?

当被医生诊断“高脂血症”后,很多患者第一反应是“血脂高不能吃肉?”,那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医师一般会叮嘱要低脂饮食,并不是要戒荤,而是合理平衡膳食。对于单纯的TG高的患者,注意控制每日总能量,管住嘴、迈开腿,摄入的总能量最好小于消耗量;对于单纯LDL-C升高的患者,建议 每日摄人胆固醇<300mg,摄人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高胆固醇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蛋黄、蟹黄、猪皮、鸭皮等尽量控制量。脂肪摄人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植物油);合理选择各营养要素的构成比例。另外,建议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 分钟。

本文关于血脂异常的答疑到此告一段落,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进行留言或者到内分泌科就诊获得更多专业的意见。

END

注: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

  • 早读| 全国心血管健康日 3分钟带你看懂血脂化验单,快收藏!

    每年5月18日是全国心血管健康日.5.18源于一个指标值:5.18毫摩尔/升,即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 研究资料表明,血脂与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一般人血脂 ...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1.1%!控制血脂,到底该怎么做?

    陈莉 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十万元拥有高颜值双联屏还带6气囊 广告 中日友好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I 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中国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 <心血管外科>杂志审稿 ...

  • 降脂药,你会用了吗?

    知识卡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从而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指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 ...

  • 为什么经常吃肉血脂正常,顿顿吃素反而血脂偏高?看看专业的解答

    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加上基础医学知识的普及,现在人们都知道了高血脂的危害性,知道如果任由血脂居高不下,会导致肝硬化,增加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少人都认为血脂的升高和吃肉有关系,所以一旦得 ...

  • 陈伟伟教授:如何加强基层血脂异常的防治?

    昨天,陈伟伟教授为大家介绍了"社区如何进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今天陈教授为我们带来"如何加强基层血脂异常的防治?". 乡医学堂专访陈伟伟教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 ...

  • 成人血脂异常管理

    成人血脂异常管理

  • 陈伟伟:如何治疗血脂异常?全是干货~

    陈伟伟:如何治疗血脂异常?全是干货~

  • 早读 | 关于血脂异常,重点都在这了!

    血脂异常,怎么破? 血脂异常 是指血浆中脂质的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TG)升高,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治血脂异 ...

  • 年轻人!血脂异常不用急,这几招教你轻松降血脂、通血管

    作者: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副主任药师 魏薇 您是否经常蛋糕奶茶不离口,炸鸡烤肉配啤酒呢?那您的血脂很可能徘徊在危险的边缘了. 千万不要认为它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疾病,目前血脂异常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 ...

  • 血脂异常的偏方

    血脂异常就是血液中含有的脂肪出现了异常造成的,所以患者在生活中想要治疗血脂异常一般是可以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血脂浓度来达到效果的.对于血脂异常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有很多治疗它的偏方,比如使用枸杞子和黄精以及 ...

  • 血脂异常,如何服用药物???

    有关血脂异常 我们已经讲了很多 内容包括: 什么是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有什么危害: 哪些人容易得: 以及预防和控制方法:         在满足每日需要的营养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         合理 ...

  • 代谢健康,不谈血脂异常?

    今天,我们介绍了一篇5月7日发表的论文,涉及到一个代谢健康(MH,metabolically healthy)的新定义.这个定义,有三个内容: 1.收缩压:小于130 mmHg,没有用降压药 2.腰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