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发元 || 一部复活的回族文化史
一部复活的回族文化史
清真寺是收藏和保护回族文物最好的地方,这不仅因为它的神圣和不可侵犯,还因为它有在使用中保护的良好机制。回族文物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特色之突出、关联性之强是少有的,不少回族历史文化事项,史书里没有的文物上有,记载简略或语焉不详的,文物上多有诠释,回族历史与其说在书上,不如说在文物上。
它以全国的视野对回族文物作了全方位的系统的审视,将以往分散的、地方性的、专项性的收集、整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作者对精心梳理出的来自回族主要聚居区和回族先民早期活动地区的1300件文物作了深入的研究,从逐个的说明介绍到分类叙述,再到综合研究的理论提升,全书图文并茂,浑然一体,犹如—部形象的回族文化史,给人以颇多的想象思考和启示。
元代回族文物如清真寺呈多元风格,碑刻和器物上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均有,这反映了大批中亚、西亚穆斯林东迁来华,多种文化交融,部分人汉文化水平已比较高的文化状况;明代回族文物如清真寺几乎都是汉式风格,碑刻上的文字多为汉文,间有的阿拉伯文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点缀,这说明明代回族已通用汉语文,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已退居次要(—般只限于经堂用语),回族汉文和汉文化水平已高度发达的文化状况。
回族在元末明初通用汉语文形成民族共同体,在回族家谱和回族参加科举考试的记载中也可以找到轨迹。回族家谱中的姓氏在元代和元代以前一般是多音节外姓,如赛典赤·瞻思丁,纳速拉丁,从元末明初开始是单音节的汉姓,如王、马、纳、哈、沙。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参加科举考试少如凤毛麟角,从元代开始逐渐增多,如元仁宗皇庆三年(公元1314年),全国会试,云南所得5个名额,回族就占了2名,这说明元代后期回族汉语文水平,以及汉文化水平已相当高。
伊斯兰教既是精神信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渗透到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回族从它的先民开始如果不在某些生产生活方面入乡随俗,即本土化,不要说发展,不要说伊斯兰信仰,连生存都不可能。所以,伊斯兰教本土化民间的推动是广大回族穆斯林出于生存本能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最基本的推动。
民国时期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和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分别题写的清真寺匾额到新中国将宗教信仰自由载入宪法等文物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对伊斯兰教的认同和保护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文物见证了国家对伊斯兰教的认同和保护,同时,也反咉了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的艰难,这种艰难甚至表现为纠纷和惨祸,以至皇上不得不出来说话表明态度。当然回族的有识之士也不会忘记把皇上的圣谕刻石立碑,作为保护自己的上方宝剑。
据史书和家谱记载,在较为边远的云南,明末,蒙自沙甸村有举人、贡生、进士十三人,保山闪氏一姓有举人、贡生、进士二十一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回族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蔚然成风,成就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航海家、科学家和翻译家。
高发元
回族学人
高发元,回族,云南个旧人,云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中共十六大代表,现任中国回族学会会长,云南省郑和研究会会长。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多个党政部门和单位任过领导职务。指导民族学博士生19人,硕士生4人。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创作40集电视剧《云南人在埃及》。主持“回族乡情调查”“全国民族村寨调查”以及“少数民族道德”、“民族女性文化”、“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等重要课题研究,主编出版著作10余部、200多本、2500万字。策划或编导拍摄纪录片3部21集。主持创建或参与创建多个学术团体,策划召开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40多次。赴多个国家和地区作民族、教育、宗教学术交流。
陈育宁 作者简介 陈育宁,1945年1月出生。196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大学毕业后曾在内蒙古、宁夏党政部门、社科研究单位工作,退休前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现为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民族史、民族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主持完成6项国家社科基金和1项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出版学术著作(包括主编)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成果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曾获“北京大学优秀校友”称号(2002年首届评选)、“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2007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2008年)、宁夏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突出贡献奖(2016年)。
汤晓芳 作者简介 汤晓芳,1945年3月出生。196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毕业后在内蒙古、宁夏长期从事民族历史编辑和研究工作。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民族历史编辑室主任《宁夏人才》副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政史编辑室主任。编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退休后被聘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兼职教授。担任责编的学术专著先后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宁夏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与陈育宁合著《北方民族史论丛》《塞上问史录》《中国回族文物》《西夏艺术史》《西夏建筑研究》等。主编《西夏艺术》,发表论文50余篇。合著的成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回族学会荣誉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等。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999年)、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和全区出版“十佳”编辑(2000年)、获第七届韬奋出版奖(2001年)、宁夏人民出版社50年特殊贡献奖(2009年),被提名“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候选人。
来源:中国回族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