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路上的美食记忆
云南南路上老字号美食云集,伴随着几代上海老百姓的成长。之前有消息称:云南南路所在的余庆里地块被纳入旧改征收范围,使得很多上海市民表示不舍。
但是现在,大家无需担心,只要想好美食街升级回归后该吃点什么。
好消息
云南南路美食街,确认保留!
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经理许菁芸:升级版云南南路美食街将引入更多上海本土餐饮企业,希望和周边的大世界、共舞台等融合起来,打造一个更加具有烟火气、以美食特色为主题的地标性街区。
美食街是保住了,期待回归的同时,不妨先回顾一下它的前半生。
云南路包括云南南路、中路和北路,长1261米,南起大境路寿宁路,北迄延安东路。
中路南起延安东路,北迄南京东路;北路南起宁波路,北迄芝罘路。先后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五年辟建,直到19世纪70年代全程筑通。
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云南路周边的戏院、茶馆以及娱乐场所,市面逐渐兴旺起来,售卖饮食小吃的流动小贩也开始增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 云南路美食街
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云南路上出现了一批固定摊位,这就是云南路美食街的雏形。其中,最早的固定饮食摊,是1928年周仲胜在云南南路、淮海东路口西侧摆设的水饺摊。
云南路上从事餐饮的商贩,大多数是战乱时期从各地来到上海的,他们带来了家乡独特的饮食风味;同时,经济实惠的特色,也让这条美食街有了更多平民化的色彩。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云南路上的小摊贩们,联合起来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食堂”,统一经营,自负盈亏。
曾经的云南中路270号 小金陵
但是,公私合营后,云南路上饮食店实际上在逐年减少,金陵酒家、三和楼、老正兴等菜馆先后歇业,西新菜饭店、百乐门菜饭店,则兼并入叙雅饮食店。
六十年代后,这里的摊贩逐年减少,品种也越发单一,特色也渐渐消失。1978年以前,在金陵路以北的云南路上,仅有七家饮食店。
惨淡到什么程度呢?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云南南路合作食堂职工创制以素代荤,小荤大素,利用代用食品,克服困难,做好供应。“文化大革命”时期品种单调,质量下降,特色消失。
改革开放后,沉寂多年的云南路又回来了,人行道上又出现了一大批临时搭建的简易店铺;许多风味特色小吃也逐渐恢复,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
云南路,来了金陵路到延安路这里一块,一条街的摊位都是摆在人行道上的,所有的棚都连在了一起。
除了人家门口是商店、住户,还有就像上海浴室这里,门口是不能堵住的,其他都是连成了一片。
两个长板凳,一个木桌子,人们也就这么面对面坐着,在棚下面享受各种美食,只记得这家店是买油豆腐粉丝汤的,而那家呢,是卖汤团的。
只有小绍兴,门口虽然也有棚,但是,它是可以堂吃的。当年这里的鸡都是活杀的,杀鸡的地方就在隔壁的余庆里,负责的还是一个老绍兴。
20年前云南南路77号 小绍兴饮食总公司
小绍兴的白斩鸡
……
每一家都聚集了
小绍兴的白斩鸡好吃,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好吃”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章润牛,小绍兴的创始人。
当年他在云南路上摆了一个鸡粥摊,烧了点粥;当时鸡没有几只的,烧了大概五、六只鸡挂起来。
一不小心,烧熟的鸡,掉进了下面一个盛满凉水的桶。掉下去,再拎起来,立即斩给客人吃,哎,没想到,这个味道要比直接热的好吃,鸡肉也嫩。
小绍兴的“秘方”就此诞生了。
至此,在他们的厨房制作工艺中,多了一个过滤器——烧好的鸡,都要冷却过,再拿出来斩了上台面,里外一道嫩!
坐落于云南南路36号的鲜得来,前身是创始于1921年、位于西藏南路177弄口的鲜得来排骨年糕店。这家的排骨年糕可以说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
“鲜得来”这块招牌构思的巧妙之处就在用上海方言左右可读,过路的老百姓见此招牌,口念“鲜得来”、“来得鲜”,又闻到排骨的阵阵香味,顿觉饥肠咕噜,忍不住尝一口鲜。
“鲜得来”最早一套排骨年糕,2角3分左右,一块排骨是1角7分。如今的鲜得来,排骨一块、年糕二块、加单档汤一碗已经要20多块钱了。
排骨年糕单档汤套餐23元一份
如果我是一只鸭子,是肯定不会跑到云南南路上闲逛的。因为那儿有一家小金陵,听说一天会卖掉2000多只盐水鸭!
小金陵盐水鸭素有“江南第一鸭”之称,创始于1987年,以咸、鲜、香著称。相较于南京风味,这里的盐水鸭经过改良大大降低了咸味。小金陵门口长长的排队队伍,已经成为云南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会吃的食客晓得,盐水鸭前胸肉质地细嫩口感好,而下腹部位骨头多又鲜更讨时尚男女的欢喜。
卤香与鸭肉的鲜香交融充满口腔,咸鲜比例恰到好处,由于脂肪少入口不腻,吃多了也不用担心发胖,一份盐水鸭配上一碗白粥或白饭,非常适合夏天食用。
2008年12月,崭新的云南路美食街,又一次亮相,这次新增了洪长兴、德大、五芳斋、大壶春、燕云楼等,沪上老字号餐饮品牌。
大壶春,专门经营生煎馒头,老店原先开在四川路汉口路转角上;2009年,他们在云南路开设了新店。
关于这家店的店名,有一种传说:在上世纪30年代,店主原想把名字叫“大壸春”(读“kun”第三声),想和当年走红上海的“罗春阁”一较高下;但是,没想到大家不熟悉这个“壸”字,直接念错成了“壶”——大壶春的名字,就这么不胫而走。
店主也是将错就错,索性在店里放了一把大壶,里面放的是大麦茶——这下有劲了,人家吃生煎有汤,他没有,但是有大麦茶,一口生煎一口茶!
大壶春生煎的特点,就是里面没有肉皮冻,出来的馒头,里面都是一个个肉圆子。
老底子生活条件不好,有些食客还有意思咧,皮子在店里吃好,里面的肉圆留几个,带回去,晚上还可以烧个汤!
另外,它的生煎,皮底香脆,有点像锅贴这样,特别好吃,不是现在这种“死皮”,硬硬的。
1986年,云南路上首家专卖热气羊肉的个体户火锅店开张。其灵活新颖的经营方式,吸引了一批顾客。
“乡下头送一只羊过来,摆在自家店门口,一片片肉披下来,再端上吃客们的餐桌,这种做法是原来国营店没有的。”
大热的上海小说《繁花》里,也有对热气羊肉的文字,读起来颇有味道:
谈起北京烤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全聚德,只有老上海人一说到烤鸭,想起的一定是燕云楼——这么行云流水的店名,貌似与烤鸭格格不入,但它却是上海滩最早吃北京烤鸭的百年老字号。
1936年“烤鸭大王”梁大师从天津带来了改变燕云楼命运的鸭子!这只其貌不扬的瘦鸭首先要经过24小时风干,然后花掉将近半小时烤掉油脂,然后大厨连皮带肉片成108片,一片不多一片不少。
旧上海名流梅兰芳、俞振飞等各界知名人士经常光顾,生意极为火红。解放后,燕云楼的烤鸭技艺,有了更长足的发展。作为沪上为数不多的京菜馆,除了招牌的烤鸭外,燕云楼京菜还讲究爆、炒、烧、煮、炸、溜、烩、烤、涮、蒸、扒、焖、糟、卤等,口味多变。
1843年,上海开埠。通商和贸易让上海逐渐变成了十里洋场的都市,而西餐也在上海流行了起来。
1897年,德大西餐社开业,主要制作德国菜品。和中国人一样,德国人也是吃猪肉的行家,而德大西餐社推出了一款裹着面包糠的炸猪排,命名为“维也纳猪排”,一经面世广受好评。此后这道菜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上海炸猪排。
兴许国有西餐社的服务方面比不上很多法国、意大利餐厅,但这依然改变不了沪人对“海派西餐”的感情。在上海人的西餐里,最经典的莫过于一碗罗宋汤,一客色拉,以及这一块上海炸猪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