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明月湾村
明月湾古村明月湾古村:明月湾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美女西施在此赏月而得名。历史遗存丰富多彩,数千米长的石板街、千年树龄的古香樟,以及黄氏宗祠、敦伦堂、礼龢堂、裕耕堂、邓氏宗祠、古码头、明月寺等多处明清建筑,是江南水乡农耕文明世代传承的生动再现。
明月湾,有一个诗一般的名称,是一处画一样的村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她源于绝代佳人西子的传说。她披着神秘的面纱,酷似一位隐士,深藏在湖山深处,一隐就是千百年岁月。轻轻揭开封尘,慢慢撩去面纱,推荐给有缘前来的朋友和她相识;她既没有古老集镇上繁华的街巷,也没有城市里文人雅士的亭台楼阁;她土生土长,娴静、淳朴,依然是江南水乡古老的村墟篱落;她能滔滔诉说千年奇遇,也能把寻常百姓自己的故事娓娓细说!
千年古樟:古樟,树龄约1200年,植于唐代,见证古村千年历史,系明月湾标志。主干直径2米,树冠高约25米,1984年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一级古村名木。经火焚、雷劈,一侧主干成枯木,后发枝干倚背而生,民间戏称“爷爷背孙子”,村民爱之如命。抗战期间,日寇土匪相勾结,以砍伐古樟相要挟,进行敲诈勒索,树干根部至今留有抹不去的历史伤痕。
清风亭(土地庙):村子入口的土地庙,原庙内供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神像。
村口圆形水池
石板街:修筑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街巷纵横交叉,总长达1140米,路面用4560余块花岗岩条石铺成,俗称为棋盘街,是明月湾古村特色之一。街道下面是排水沟,每遇大雨,雨水和山洪从沟渠中迅速排出,路面清洁如故,有“明月湾街,雨后穿绣鞋”之说。2007年由金庭镇人民政府整治。
村口的明月桥
明月桥上风光
塞门:俗称更楼,始建年代不详,是古村安全防卫设施。明嘉靖年间,在防御倭寇侵扰时曾发挥重要作用。平时是打更人守夜的更楼,兼有报时作用。原建筑已毁,2005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于原址重建。
村内石板街
百年古银杏
环翠楼茶室
高墙深院的民居
弯曲幽静的巷道
地上刻有八卦图
裕耕堂:原为吴家瞻瑞堂的西部,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民国32年(1943年),在湖南经商致富的邓石卿从家道中落的吴家买下了瞻瑞堂西部,并大力扩建整修,取名裕耕堂,现为邓家住宅。裕耕堂坐北朝南,占地744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门厅、楼厅、庭院、花园、书房及附房等,是明月湾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2005年列入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2009年升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裕耕堂
裕耕堂
裕耕堂
裕耕堂
裕耕堂
裕耕堂
裕耕堂
裕耕堂
裕耕堂
瞻瑞堂:吴家老宅。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坐北朝南,占地1083平方米。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轴,前后二进均为楼房,依次为大厅和内楼;东路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小楼面阔仅两间;西路为书斋。建筑空间分割合理,附房功能齐备,为明月湾典型的清代住宅。2005年公布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2009年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瞻瑞堂
瞻瑞堂
瞻瑞堂
瞻瑞堂
瞻瑞堂
瞻瑞堂
瞻瑞堂
瞻瑞堂
瞻瑞堂
石板街
石板街
石板街
礼龢堂:吴家老宅,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建筑均高两层,分成东西两路,西路为主轴,依次设大厅和内厅,东路为门厅和书斋,大厅额署“礼和堂”,2005年重建。书斋为花篮厅结构,制作精良,额署“南寿轩”。2005年公布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同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整修。
吴家迁居明月湾的历史:吴家迁居明月湾的始末,这还要从吴家的韫和太公说起,因为他是明月湾吴家的迁山始祖。韫和太公的父亲名叫吴璘,伯父叫吴玠,这兄弟两人青史留名,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曾先后担任过叫做“四川宣抚史”的大官,执掌我国西部四川、甘肃、陕西一带的军政大权。他们率领的军队英勇善战,人称“吴家军”,和岳飞的“岳家军”齐名。在历史上著名的和尚原(今宝鸡一带)、仙人关等抗金战役中,“吴家军”以少胜多,大败金兀术,使金兵不敢窥蜀。在1992年,吴家祖籍甘肃省庄浪县还专门建立了吴玠、吴璘纪念馆,以彰显他们兄弟俩爱国爱民的丰功伟绩。韫和太公名叫吴挺,字韫和,虽为军人子弟,却是一介书生。他忠心爱国,很有骨气,对于侄儿吴曦与金兵勾结、卖国求荣的背叛行径十分气恼。于是扶老携幼愤然出走,颠沛流离,历尽曲折艰辛,最终落户于明月湾。由此,吴家结束了动荡的军旅生活,寻到了宁静安闲的山林乐趣。吴家是在南宋嘉泰(1201~1204)年间迁到明月湾的,屈指算来,正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800多年来,吴家繁衍生息,一代一代人丁兴旺,今已成为明月湾的大家族之一。子孙中有以耕田立身的,有从事商贸经营的,也有在外读书求职的,虽未见再有人当过大官,只是寻常百姓而已,但始终保持着简朴礼让的家风,翻开《明月湾吴氏家族“苗裔繁衍,家有俊良雍睦之风,溢于闾里”,清代诗人沈德潜则说:明月湾“有吴氏者多行厚德”,这就很值得吴家人自豪了。
礼龢堂
礼龢堂
礼龢堂
蔡老太太:在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农村妇女连个名字也没能留下来。其实,她们在建设家乡、支撑门庭中的作用功不可没,比如吴家树衡公的妻子蔡老太太就是一例。蔡氏娘家在西山消夏湾,她年轻时就温顺、贤淑。由于父亲死得早,便和母亲相依为命,辅助操劳家务。她母亲自叹命苦,常偷偷面壁哭泣,蔡氏见后,劝之再三,劝之不听,母女俩便抱头痛哭,邻里们也为之伤心落泪。蔡氏十八岁时嫁到明月湾吴家,她丈夫树衡公原本在湖南经商,婚后不久,蔡氏就劝树衡公尽早返回湖南,她说:“我家以贸易为生,旷日歇业这算什么呢?且人多口杂,请勿要因眷恋乡里成为口实。”树衡公在湖南克勤克俭,锐志经营,但由于体弱多病,加上省吃俭用,积劳成疾,得了个心悸病,在外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回乡疗养。谁知久治不愈,接连卧床三年,蔡氏早晚服侍,为之四处求医,因之寝食俱废,每晚焚香拜佛祷告,表示愿以身相代。树衡公一病不起,临终前对蔡氏道:“上有老母,业已年迈;下有小儿,尚在襁褓。惟尔是赖,拜托!拜托!”说完便撒手人世。蔡氏含着热泪,接过了养姑扶孤的重担。由此闭户自励,苦守清贫,不久婆婆病卧床褥,蔡氏送汤送药,早晚服侍,数十年如一日,从无怨言,直到婆婆八十七岁去世。树衡公死时儿子才四岁,每晚子读母授,经常深夜才睡,春去冬来年复一年,儿子长大成人,蔡氏为其找了个好媳妇,终于称感轻松。然而此时蔡氏自己已年老体衰,精力耗尽,竟卧病不起。儿子、儿媳十分孝顺,争相为老母求医治病。蔡老太笑着摇摇手说:“吴家有难,老天派我来和你们共渡难关,现在关口已过,我的任务也完成了,该回去了。”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蔡老太太安祥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蔡老太太在世时,受到全村老少的敬重,出殡时,全村老少自发上山为她送行,蔡老太太对吴家有恩有德,子孙永不能忘!
礼龢堂
礼龢堂
礼龢堂
礼龢堂
礼龢堂
石板街
范蠡文化馆
范蠡文化馆
馆内财神殿
村内古民居
古民居院子
道旁的山柴
敦伦堂:姚家老屋,明代普通农户住宅,坐北朝南,占地190平方米。前后两进,第二进为楼房,楼上做卧室用。布局紧凑,富有实用价值,原建筑物严重残破,局部已改建。2006年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修复。
敦伦堂
敦伦堂
堂内陈列品
敦伦堂
敦伦堂
敦伦堂
敦伦堂
敦伦堂
敦伦堂
石板街
黄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坐北朝南,占地930平方米。其门厅、享堂等主要建筑均为原构。2004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整修,重建照壁、客厅等。2005年公布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明月湾黄氏祖籍福建邵武,南宋明经博士、著作左郎黄明善为迁山始祖,其八世孙、太学生黄铳山于明初由本镇秉常里迁居明月湾,子孙繁衍,今为明月湾大族之一。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石板街
村口旗杆:明月湾千年历史中,对外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自南宋开始,明月湾村民就在村口竖起了高高的旗杆,挂上大红的灯笼,夜间点亮里面的油灯,为过往的船只指引方向,守护出航的渔船。
石板街
邓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原建筑大部分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仅存照壁、门楼及厅堂遗址。2005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于原址重建,基本恢复原状。坐南朝北,占地950平方米,依次为门厅、享堂和寝堂。建筑宏敞高大,门前沿河石栏雕刻精美。明月湾邓氏祖籍河南南阳,南宋左正言邓肃为迁山始祖,其六世孙邓迁,于南宋末年由本镇绮里迁居明月湾,子孙繁衍。今为明月湾大族之一。清两广总督邓廷祯为邓迁之后,于嘉庆八年(1803年)返乡寻根问祖,拜谒祠墓。
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
西山廉石:苏州著名的“廉石”位于苏州文庙内,是苏州廉政文化的象征。三国时期,苏州籍官员陆绩曾担任过广西都林太守,在任期间,陆绩清正廉明,肃贪拒贿,深得百姓拥戴。任满后,他两袖清风,空船而回,船轻浪大,无奈只得用一块大石头压在船舱,船才得以继续航行,陆绩带了那块石头回到苏州。到了明代,有位监察御使樊祉巡视苏州,听说有这么一块石头,觉得对官员很有教育意义,叫人把石头挖出来,移置到衙门外,命名为“廉石”,供官员和老百姓瞻仰,石头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在苏州文庙内。近年来,苏州发现了这块“廉石”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将其作为吴文化的瑰宝、廉洁文化的精髓、苏州风尚的缩影,大力弘扬廉石精神,着力打造廉石文化。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初六,在西山做了五年甪里巡检司的清官暴式昭携眷返回河南老家,西山百姓四五百人至甪里码头跪送,哭声不断,暴式昭夫妇也泣不成声,依依不舍而去。船上“仅载图书数十卷、太湖石三方、质券一束而已”(详见俞平伯撰写的《清吴县甪头司巡检暴君墓碑铭》)。离开西山,暴式昭只带走了西山人民的深情厚意,正可谓“两袖清风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锦”!曾经送暴式昭回乡的三块压舱石,原置于甪里古码头边,后被收藏,2009年由西山太湖石收藏人孔荣进先生捐赠,其中两块放在位于西山明月湾古村的暴式昭纪念馆内,另一块放在甪里古村的暴式昭故居内,成为弘扬廉石精神和廉石文化的又一个生动教材。
邓氏宗祠
清廉吏暴式昭(1817---1895年)
通往太湖的河道
古码头:长长伸入太湖的古码头,据说建于明代,是渔民和商人起航和归帆的处所。原来百余米长的码头现58米,用256块花岗岩条石铺成。
古码头
明月禅院:俗称明月寺,相传正德年间从明月湾西侧的庙山嘴搬迁而来。清初称明月庵,民国时曾维修并增建楼房,改今名。内设弥勒、观音、城隍、关帝、猛将、蚕花等神殿。神像系当地村民崇敬偶像,佛教、道教等宗教观念被淡化,为原始乡土信仰文化的例证。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现存主要殿堂均为原构。庙宇依山面湖,景色秀丽,楼上为望湖赏月佳处。2005年公布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同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整修。
明月禅院
明月禅院
明月禅院
明月禅院
明月禅院
明月禅院
明月禅院
明月禅院
作者网名:老蝉说事摄影时间:2016年12月17日摄影地点: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明月湾村摄影器材:小米手机欢迎继续关注我的美篇!
更新于 20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