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穿透力

  今天的话题,要从C2M跑一下题,原因是昨天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式众筹新中国合伙人年会,杨勇杨众筹的很多观点与我非常类似。举几个杨勇的观点:

  天才 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内在联系(原话是什么我忘了,就是这个大概意思);

  把你喜欢看好的人,要么成为对方股东,要么让对方称为你的股东;

  (做众筹)不赚钱,是因为把事情想明白了(虽然没有赚钱,但知道哪里有价值)。

  杨勇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但太多观点不能列举,只摘这几点。特别是天才可以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内在联系这点,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我是如何发现那些看似没有联系,而实际上有关联的点的文章,可以参考良好的知识架构体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这篇文章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架构体系,就是发现很多潜在关联的能力之一。

  其实最早与杨勇还有一段合作的经历,在2011年,我经常以北京浙大校友会IT分会的名义组织沙龙;而那个时候杨勇在北大创业联合会刚刚起步不久,也组织沙龙,杨勇任职北大创业联合会组织秘书长期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尽快组织丰富的活动,那时他一周组织三场活动。我组织北京浙大校友会的活动在2011年第一次举办之后,以后的所有活动都是北京浙大校友会IT分会与北大创业联合会联合组办了。

  2011年,我参加了一年的北大创业联合会组织的创业沙龙,还曾经蹭了多次只对北大校友开发的北大校友企业拜访。我现在很多观点、商业模式的形成是那个时候学习的;有一些就是直接从杨勇那里学到的。现在看看,那时杨勇的思维就有了穿透力。

  世界上真的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杨勇现在影响力这么大,全部都是用时间堆出来的。当一个人坚持用多年的时间做一件事,而且在早期做这件事没有经济收益的时候,这个能量的积累是巨大的。在2011年的时候,因为一起合作事情,就知道杨勇与人交流的量是巨大的:与北大成功的企业家的交流,与各个高校在京校友会的交流,与大学生的交流。。。。

  这些交流的信息沉淀下来,就是思想。

  用和君的一句话就是“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

  而我自己走的路,或多或少也有一些类似。

  我早期的商业模式是做信息的中心,如果当所有人遇到问题,首先想到你的时候,你就称为信息的中心,想不成功都难。

  所以在2011年的时候,我就是想成为一个信息的中心,而那个时候杨勇以及北大创业联合会已经是信息的中心,而我努力的目标也是成为信息的中心。

  当随着积累,成为信息的中心之后,会发现你有非常多非常多的机会与中国更个领域的金字塔尖的人交流,而这些人都非常有特点,其中有很多是通性的特质,把这些各个行业最成功人的通性特质找出来,让自己也具备这些特质,那么成功就在不远的路上等你。

  当渐渐拥有成功者的很多特质之后,会发现周围都是成功的人,而这些成功人士通性特质的背后是有一个共通的能力驱动的,这就是我说的思维力

  具备思维力的人,真的是能够对未来很多事情作出判断,并通过自己影响力、影响并改变行业、产业格局的。

  思维力的产生是需要经过长期历练的。杨勇的思维力,是与几万人交流,碰撞出来的思想。而我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与几百个物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做过交流,才练出对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判断力。

  

未来规划做两件事:

1、成立一个民间的C2M联盟、希望可以重新定义C2M,并促进C2M的发展。

2、与20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并购基金建立联系。

本人建立了一个C2M的讨论群,对C2M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加微信,自我介绍后拉入C2M微信交流群。

欢迎扫码加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