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三日寒食五日年
《寒食》
潍坊有句俗语,叫——
三日寒食五日年
是说寒食节是三天,过年是五天。那么“寒食”是哪三天呢?一般是从清明节往前数三天(包括清明)即: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寒食前一天是“一百五”,这样加上清明,一共是三天。这三天中需要解释的是——
一百五
一百五,即“一百五日”。一百五日的算法是从上一年的冬至开始算到这一天,恰好是一百零五天,而不是一百五十天。一百五在过去是为故去的亲人修坟的日子,潍坊话叫—— 一百五,添土。
过去一般的坟都是封土式的,容易损坏。要在这一天重新修葺,为第二天寒食上坟做准备。一百五的第二天,即寒食,潍坊人习惯叫—— 大寒食
大寒食是上坟的正日子。过去这一天都不举火,要在头一天擀下拉沓饼,煮下鸡蛋。这一天的主食就是饼卷鸡蛋。所以潍县过去有个老话,叫—— 白饼卷鸡蛋,越吃越舒舒坦!
因为过去煮鸡蛋对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是奢侈品,所以许多孩子会舍不得吃。手巧的女孩子甚至会提前编好网袋,专门装鸡蛋。而男子多争強好胜,将各自的鸡蛋拿出来顶,这叫—— 顶蛋。
情景对话:
甲:今年寒食你顶蛋了没有?
乙:顶了。
甲:给人家顶破了几个?
乙:顶破仨。
当然,寒食最重要的仪式是—— 上坟
上坟,普通话叫扫墓。上坟要去—— 墓田
墓田是潍坊人对墓园的叫法。墓田一般都在城外,不太远,也不太近。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家人扶老携幼,一边上坟,缅怀祖先;一边踏青,观赏春光,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户外活动。
大寒食的次日,就是清明,清明以春游为主,有各种户外活动,比如——
打悠千
即打秋千。
过去潍县最有名的是白浪河滩上的—— 转悠千
明清以降,潍县的转悠千盛行了几百年,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县令郑板桥先生有诗记其盛况——
纸花如雪漫天飞,
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
好将蝴蝶逗春归!
(郑燮《怀潍县二首》之一)
当然潍坊人清明时节最盛行的活动还是放风筝。放风筝有各种档次。讲究的人家有蜻蜓、螳螂、螃蟹、宫灯等,最代表潍坊风筝的是龙头蜈蚣。放风筝的工具也十分讲究,比如—— 拐子
拐子是放风筝的线轮,做工考究,有红木的,鸡翅木的,铁木的……等等,拐子似乎是潍坊独有,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大的拐子能缠几百米的风筝线,放飞得意的时候,会把线都放出去,潍坊人叫—— 撒了滿管儿
撒了满管儿就意味着尽情释放,不受拘束。所以在潍坊话中也比喻人不受羁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例句:这俩孩子放了假,送了他爷爷这里来,爸妈又不在身边,尽(读“计”)着耍,可“撒了满管儿”了!
潍坊放风筝还有一种附加的玩具,叫—— 碰儿
“碰儿”是一种竹制的小玩艺儿,可以套在已经放高的风筝线上,乘风而上。一旦碰到上面的风筝,机关会自动关闭,顺线滑下。如此反复上下,十分有趣。
当然,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太“高大上”了,可望而不可及。好在潍坊的孩子动手能力都极強,多少都会扎一点风筝。笔者小的时候就扎过—— 八卦
即八角星,属于平板类,一般下面要坠一条长长的飘带,潍坊话叫—— 飘搖
主要是起稳定重心的作用。否则,风筝就会重心向下俯冲,潍坊话叫—— 扎头
对付扎头的办法,一是要配好“飘搖”,二是要拴好—— 脚线
即风筝的母线。它有一定的角度,调整不好,风筝很难顺利起飞。有时风筝会因受力不均而偏向一边,潍坊人叫—— 偏沉
对付偏沉也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整。潍坊孩子扎风筝、放风筝入门级的样式叫——挣子
北京人叫“屁帘”。挣子是用竹子扎一个“干”字,糊成方型,配三条长长的纸“飘摇”,栓好脚线就可以放了。但有些风筝会因为扎制、放飞不得法,而难以起飞,只能牵着跑来跑去,一旦不跑,便搖搖坠下。潍坊人给这样的风筝起了个诙谐的名字,叫它—— 跑破鞋
“跑破鞋”是那时孩子们的共同记忆。孩子放风筝,一般都没有“拐子”那样的奢侈的缠线工具,会拿母亲做针线用的—— 线板子来代替。
把线板子上的线拴在自己扎的“挣子”上,牵着飞跑。如果幸运,风筝便搖搖地飞了起来,越飞越高,飞到只有一本小人书那么大,稳稳地飞着,那便是潍坊人说的——
到了稳风
那是一个风筝少年最大的成功。细心的孩子会摹仿“碰儿”的感觉,将一个个小纸圈套在线上,沿线乘风而上。潍坊的孩子叫它—— 送饭儿
看着那一片片的“饭儿”远远地送到高不可及的风筝顶端,内心升腾起某种成功的喜悦,将清明的美好记忆永远留在潍坊少年的心里,不管身处何方,回味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