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书笔记7:免刑而生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楚狂人接舆高歌圣人归隐,劝诫孔子保全性命,这是时代中的醒悟,也是对自我的珍惜。至于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孔子如何选择,我们不能从《庄子》中找到答案,但庄子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这和后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观念不谋而合。这可以说是逃避,但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这是超脱。知道世事艰难,保全其身,这看似卑贱,却获得长远的生存。

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獬,足以餬口;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薪。夫支离者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有个名叫支离疏的人,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他给人缝衣浆洗,足够自己度日;又替人筛糠簸米,足可养活十口人。国君征兵时,支离疏捋袖扬臂在征兵人面前走来走去;国君有大的差役,支离疏因身有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君向残疾人赈济米粟,支离疏还领得三钟粮食十捆柴草。像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的人,还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又何况像形体残缺不全那样的德行呢! )

一个残缺不全的支离疏在乱世反而能养活自己,终享天年。看似被社会抛弃,看似无用,却成了最大的用处。是什么原因让可怜的他能免除刑戮,生存下来呢?

骚挠电话 (幽默故事)

(0)

相关推荐

  • 人间世『三』何去何从?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 且若亦知夫.那么你应该也知道啊,这五个字语词使用上很丰满,饱含感情.有一种深深地勉励,这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拳拳之心.师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超越一般的朋 ...

  • 支离无脣

    支离无脣 [拼音]:zhī lí  wú  chún [释义]:支离:伛偻病残的样子,唇:这里用跛脚,伛腰.形容一个人的形残貌丑. [出处]: <庄子·内篇·德充符>:闉跂支离无脣说卫灵公 ...

  • 源自庄子的20则典故故事

    这个典故来源于<庄子●人间世>:"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意思是:身体畸形的人,还能自养其身,享尽天年,何况德性奇特的人呢! 说的是有一 ...

  • 庄子读书笔记8:没用的神树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支离疏能生存下去,一棵无用的树也在世间长寿.大树因为什么能躲避人的砍伐,并且还能成为神树呢?请看<庄子·内篇·人间世>这棵没用的大树: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 ...

  • 庄子读书笔记10:用大的境界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大葫芦.大树,是无用的,也是最为有用的.对无用稍作解释:一是虽然有用,却表现得无用,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二是不自以为自己有用,也不利用自己的有用.懂得无用的大用会给我们带来什 ...

  • 庄子读书笔记11:逍遥游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这种神妙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呢?<庄子·内篇·逍遥游>最后总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 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 ...

  • 庄子读书笔记12:大鹏的自由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北冥,在北方遥远的地方,冥是幽深玄远的地方,也可以是海,有一条鱼,这条鱼叫鲲,极其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庄子开篇描绘了一幅极其壮阔的画面,一条巨大的鱼自由地畅游于北方无边无际 ...

  • 庄子读书笔记13:小知的自得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大鹏的飞翔,如同水载船,必须有所积累.小风无法托起大鹏,浅水无法托起大船.如果要超越当下的局限,就需要不断积累,风和水对于人来说可以是能力.视野.智慧.时机.对于尘世间的人 ...

  • 庄子读书笔记14:小大之辩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如果是到近郊的地方,只要带足三餐,回来后,肚子还不会饿.如果要到百里外的地方,就必须准备一夜的粮食.如果更远到千里外的地方,一定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只小动物又哪会知道这 ...

  • 庄子读书笔记15:不断超越的境界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 ...

  • 庄子读书笔记16:有所成就的人

    作者:马庆攀(云南弥勒) 大多数人平平凡凡庸庸碌碌在人世间打滚一生,然后吹吹打打离开人世,或许最热闹的,最光亮的时刻就是出生和死亡的时刻.悄然走过一生,或许会追问这一生做了什么?有啥意思呢?人过三十, ...

  • 《庄子》读书笔记 1、心灵归宿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庄子,约公元前286年,一说公元前275年,是宋国蒙地(河南商丘)一个漆园小吏,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老子并称老庄.所著<庄子>一书被后人称为文学中的哲学,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