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VS马桶盖,谁更重要?环保型生产者的8个困境+消费者的4个困境

推文第1367天

原题《走出困境,爱在秋天》

本文源于作者投稿(2019年8月8日 立秋)

笔者自然农场的老品种西红柿

4708字主要讲了5方面内容:

1、环保型农业,皆因爱而生

2、消费者认知影响农业走向

3、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走出困境

4、环保型生产者,面临8个困境

5、消费者,面临4个困境

晴红,碧绿,刚过七夕。

浓情,蜜意,点点秋思。
最好的食物,总是给最爱的人吃。

——题记

01

环保型农业,皆因爱而生

当一个人吃到好吃的食物的时候,他/她总是会想到孩子、家人,这些最爱的人。在食物上的认知和购买习惯,一个家庭餐桌上食物的品质,对全家人的健康、家庭的长久的幸福、后代的繁衍都起着基础的重要作用。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家里有老人在农村的,经常会给城里的儿女、孙儿等近亲属捎去自己亲手种养的农产品,比如:带去一把没打农药的青菜、捎去几个自己养的鸡下的蛋、几斤自己磨的面粉等。总之,人们会把好东西给自己最爱的人吃。

人类的起源因为爱。

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等环境保护型农业皆因爱而生:对土地、对大自然的关爱,对家人健康的关爱。

爱,就像永远的明灯,照耀着人类,从远古到今天。

生产者和市场、消费者、农资商之间因缺乏互相的关爱与体谅,而导致很多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危害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

笔者农场的老品种瓠子瓜,映着秋日的晴空

02

消费者认知,影响农业走向

笔者曾和菜农陈茜聊天,她说她家的菜必须得打农药,如果有虫眼长得不好看,是卖不出去的,到了批发市场没人要,即使勉强有人要,也卖不上价。

笔者和她聊过几次,告诉她农药的害处,并且她还有两个幼子,在和她交谈几次后,她给自己家重新开了一块菜地,专门种菜给自己家人吃。大田里的菜照样打药。她明确地跟笔者说:“俺那菜是卖钱的”。但是她家的菜地不打除草剂,她说打了除草剂后菜就不长了。所以她也雇人拔草。

笔者知道,这是菜农们从实际耕种中得出的经验。他们从来不会去看除草剂的成分和说明,也不会去研究它。她丈夫每晚11点开三轮车把菜拉到批发市场,然后就睡在那里。到凌晨三点左右,菜贩子都来发菜了,看中的就被整车买下,然后菜农逐渐都卸车回家。笔者看着她那十亩地的菜田,黯然无语。看着那些水灵灵的丝瓜、黄瓜,没有半点食欲,只觉得焦虑。

在食物领域,生产者一个危害行为的产生,是由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消费者对种植过程多些了解,对初级农产品有正确的认知,那么菜农便会减少使用农药。因为买农药和打农药都要花时间、费力气。

如果没打农药,品相不好的农产品,也能和打过农药、表面光鲜的农产品卖上同样的价格,那么在生产端的农药价格会降下来。所以消费者的选择对生产者有直接影响。在一般性的、主流的农产品消费领域,消费者的认知对农业走向非常重要

而自然农业完全不喷洒任何农药,不因消费者的认知和选择而改变种植策略。所以能够消费自然农业产品的消费者,消费的都是产品的品质、营养、安全,而不只是外貌。

笔者农场的各种老品种豆角:黄金勾、绿皮大油豆,龙葵的果实——爱家人,就给他们吃自然有机的食材

03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走出困境

在农业领域,部分有机农业生产者面临困境:产品知名度低、消费者群体不够支撑农场的正常运营…….,很多时候农场入不敷出,靠农场主的持续投入或者举债维持,困境重重。

有时候费力费心费钱种出来的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悉心照料的果树结出的果子无人问津;精心饲养的鸡蛋卖不出去,堆放在农场过期变质…….

所有这些,都会给新农人带来极大挫败感,有的不堪重负,黯然离场,有的还在咬牙坚持,却看不到走出困境的希望…

走出困境,让每一天都快乐、都值得。生命是快乐的旅程。如果有机农业以农场主身心折磨、亏损为代价,那么还能有多少有机食品可以被指望?

走出困境,有两方面要突破;生产者和消费者。二者走出困境,有机农业才能走出困境。人们常常认为,困境仅存在于农场一方,卖方困难,因为毕竟是买方市场;其实,生产者销售困难的背后折射出,消费端认知状况和购买力状况。困境不仅存在于生产者方,其实消费者一方也需要走出困境。

04

环保型生产者:面临7个困境

首先,看下从事有机农场主面临的困境:

(在当前从事无污染、有机种植的主要是各类农场,比如:自然农业、澳洲活力农耕、朴门永续、有机农业、自然农法、酵素种植、生态农业、中医农业、堆肥循环农业等等)。
1生产者首先面临:摒弃化学农药后,如何处理病虫害?

理念宣传上是不用农药的,那么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遭遇病虫害时,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做到真正不用农药?还是实际使用化学农药或者生物农药,是否向消费者如实披露信息?

能够选择有机食材的消费者,是很注意这些相关细节信息的;当真正做到宣传和实际一致的时候,消费者了解到真实的种植情形,对产品会有很好的销售推动作用。

如果青菜上明显地看到蓝色的四氯乙醛颗粒,还说是有机蔬菜,这样的农场产品被消费者拒绝、滞销以至于倒闭,也在情理之中。笔者也看到有的农场,枸杞检出氯氰菊酯残留,却故意隐瞒,直接描述为零农残。

农残检测

这样的做法,就是欺骗。欺骗是最卑贱的品格。出售者其实完全可以如实标出农药残留量,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是购买农药微量残留的?还是购买没做任何残留说明的。

因为大面积种植枸杞而不用农药是很难做到的。如实披露种养环节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喷洒情况,是对顾客最基本的尊重。所以,应务必保证产品品质,产品实际品质和宣传承诺一致。

2、有机农业者应当不断钻研农业科学知识

新农人回到土地上,应当把有机农业当做一门科学和艺术(TUFTS UNIVERSITY)。应独立思考有机农业每个环节的问题,而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或者拜倒在某个专家脚下,只管追随,从不睁开眼,从不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自己的问题。总想着抄袭、复制、走捷径、挣快钱。这是没有前途的。

所有的成功,只能借鉴,不能复制。并且在农业领域,处处是套路。有的所谓名人、专家,所谓的XX农场成功模式,根本经不起起底。别人为了名利给自己头上编织的光环,外人根本不会知道其真实情况,所以模仿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成功模式”,很多时候就是死路一条。结果不是迎来预期成功,而是成功地失败了。到头来,一肚子失望,一声叹息,一片失败,一地鸡毛。

农业领域的成功,一定各不相同。

比如:有的农场,有便利条件可以占用大笔公款创建和运营,而其产生利益却完全归于农场主私人所有。试问;这样的“成功模式”有几人能模仿?如果新农人按照这样的“成功模式”去管理和运行,完全依靠其私人的资金的农场,岂不死路一条?做农业,最要不得轻信、被忽悠。

有的农场,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做出切合自身情况的发展策略,扎根于自身,相信自己,日益壮大,获得成功。

3、很多有机农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发货速度缓慢,时效性差。所以要保证发货速度、到货品质和客服服务;

4、有的农场产品很单一。容易被客户遗忘。客户流动和流失性大。因为客户的食材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果农场只有一个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不大。所以,要想客户繁荣,要尽量避免产品单一。

5、要考虑产品包装物对食物的污染问题。如果包装的塑料袋对内容物造成污染,客户对产品的印象也不会好,影响销售,而销售是农场继续存在的基础。

6、有的农场主对自己农场的产品不够了解。比如:种苹果的,不知道自己园子苹果的种源情况,种源来自哪里,是否采取嫁接方式,是否有关闭褐变基因的培育过程等细节问题,种植历史等等。只有对自己产品足够熟知,才能向消费者说明。如果自己都不甚了了,如何能让人信服呢?

7、有的农场有半制成品和加工品,然而缺少SC即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审批手续,这些有时候会遭遇职业打假人的知假买假,恶意索赔。如果要获得某个单品(制成品)的合法手续,除了自建生产线申请以外,也可以走委托加工的路子。

即农场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有SC号的工厂代为加工,自己提供原材料、设定加工要求。这样很方便,省去了建厂投入,也使受托方的机器设备、厂房得以更多利用,增加其收入,实现双赢。

05

消费者:面临4个困境

在消费端,也需要走出困境;消费者的困境主要在认知和价格。

1、有的人对有机食材的认知不够或者根本不知道还有有机食物这个存在。

2、有些人知道有机食材好,但是觉得价格高,不消费。

3、有些人对有机食材有足够认知,但支付能力缺乏,只能吃一部分有机食材。比如:主粮、食用油都购买自然、有机食材,有限度地消费有机,吃有机蔬菜等等。

4、有小部分人的家庭全部采用自然、有机食材。这个群体虽然小,但是对自然有机食材有高度认知。

除了4以外,前三种人群或者需要提高对食物的了解和认知,或者需要调整家庭财务支出,减少其它不必要的开支,改善饮食质量,提高自然、有机食材的购买力,给家人吃安全放心的食材是最好的爱。

自然农业生产加工出的吐司面包

昨日七夕,鲜花只管浪漫,短暂而虚幻,给爱的人吃自然有机食材才是最真正的爱。如果让爱的人吃农残食物,这样的“爱”不免打折扣。尤其幼儿,从小就吃有农药残留的食物,食物里该有的营养成分缺乏,不该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却存在,孩子身体发育必定受影响。

有的幼儿因为饮食污染,四岁就检出尿酸高。幼儿长期吃农药残留的食物,有的会降低身体免疫系统功能,有的孩子身体的免疫力、自愈能力低下,感冒发烧都要输液、住院。

笔者也调研了几个城市家庭,其中一家的家庭收入大约60万/年,经济条件是比较宽松的,钱多了他们就全家去日本旅游消费,却舍不得买自然有机食材吃。全家人都吃含有农药残留的廉价食物,即使是刚出生的孩子也一样。

他们家的宝宝在二岁的时候持续高烧,连续住院四个月,但是依然舍不得给孩子吃有机食材,住院费花了2万多。孩子的母亲研究生学历,开着德国的进口车,但在食物认知上确实堪忧

笔者调研的另一个家庭是小商贩家庭,他们家吃东西很随便,没有任何讲究,对于农药、污染,没有认知,只要便宜就好,很在意价格。家里的幼儿7岁就割掉了扁桃体,因为总是发烧。老人也得了肿瘤作了切除手术。

上述两个家庭,如果白送的有机食材他们很喜欢,但是花自己的钱去买,却是非常心疼和舍不得的;花钱去医院治病舍得,吃有机食材即使是给自己的孩子都是舍不得的。

图为购买日本马桶盖(摘自网易旅游www.travel.com)

有的人去日本买马桶盖,几乎疯抢的态度,日本的马桶盖很贵的,但是人们舍得花钱,在他们看来,马桶很重要。对于花钱消费有机食品,很多人是舍不得的,笔者从没听说有像抢购日本马桶盖一样的热情氛围抢购有机食材的。

在有些人看来,嘴巴还不如马桶重要。决定着自己和全家人健康、甚至生命的食材还不如马桶重要。所以自然、有机农业的宣教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的有机食材购买者,出于支持有机农业的目的购买。其实只有当消费者意识到购买有机食材是出于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因为自身利益而购买,而不是仅仅出于支持一种农业理念或者一个农场、一个人去购买的时候,这样的消费心理才是成熟的。在这样的消费心理下构建起来的自然、有机食材的销售群体才是持久的、顺畅的。

笔者在朋友农场看到,他们农场的客户就存在很多问题。客服大气都不敢出,说话小心翼翼。在那些客户看来,购买他的食材,简直就是在施舍,而不是等价交换,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这样的消费心理和群体,怎么继续呢?

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等无污染农业,本身就比其他行业辛苦,如果农场主每天头顶苍天,脚踏大地,却是满腹愁肠,那还有谁愿意做?

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的从业者,应当享有更好的品质生活。

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等环境保护型农业,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走出各自的困境,才会迎来广阔而美好的明天。消费者积极购买和食用,会刺激生产者用心生产;生产者严控品质,钻研农耕,产出更好的食物,会吸引更多的人购买、消费。

今日立秋。拉开秋收的序幕。爱护家人健康和生命,就从这个秋天开始。

作者在自己的自然农场

【作者简介】弓慧杰,女,西安“耕耘的母亲自然农场”农场主,从事自然农业5年,本文源自作者从业反思

作者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于作者投稿,转载请联系我们

责编:3O有机行者·滔小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