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思:有机农业产业技术层面的4个启示
【作者简介】王小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导、副教授,主要研究有机农业的微生物工程理论与应用技术(文末附相关文章)
● 疫情快讯
国内疫情状况
累积确诊
68594
疑似病例
8228
死亡人数
1667
治愈人数
9493
根据疫情爆发后有机农业产业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相对较长时期生化危机存在的潜在风险,我们思考:防疫不是一时,而是一项从长计议的系统工程建设。
农业是获得健康食材的产业,有机食品通过生态种植,全程没有有害物质,是最安全健康的食物,这次疫情过后,市民对食材将会有更高需求,会引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有机农业产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工程将籽粒收获外的生物质资源循环到土壤中,构建起基于土壤-微生物-植物-人的健康种养循环生态链,通过高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结合生态种植技术,将成为未来有机农业技术层面的战略定位。
今后,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生产的长期规划,以促进农业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从以下三方面来建设:
01
生产销售模式方面
需构建稳定的生产-加工-销售系统,系统越完善对外界的依赖就越小,就越稳定。
需要构建包括种植和养殖的、稳定的区域性有机农业闭链循环生态链,在全国兴建种养循环的有机生产基地,以生物有机肥工程、沼气工程等资源化手段重构生态循环链条。
从而,在保证有机农业生产投入品安全的同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缓解了由于物资运输、生产环节断裂而造成的养殖场饲料补给危机,是一举多得的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农民生产合作社及市民消费合作社,建立起基于农民合作社和市民社区农产品供销合作关系,减少中间环节,缓解市场压力的方式,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稳定的农产品营销途径。
未来需构建有机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为基础,实现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长期防疫生态机制。
目前形势下,有机农业多以小型农场为实体运营,相对灵活,更有利于实现种养循环的有机生态链系统,是有机农业相比于常规农业发展的优势。
微生物生态系统构建层面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水源、人体中,与人类关系密切,根据其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两大类。
有研究表明,50%的人类疾病由病毒引起,但病毒侵入人体后是否致病,与病毒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等有关。
由此可见,长期以来,人类和微生物已形成共生系统。只有在人体免疫力较低的情况下,有害微生物入侵人体并占据优势生态位才会造成人类疾病。
如何为有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其占据优势生态位抑制有害微生物,也就是环境中有害菌被有益菌控制,这种通过有益微生物管理有害微生物的解决思路,是比简单的化学消杀方式更为前沿的思维模式。
在此方面,民间基层环保组织做出了可贵的实践工作,通过制作环境生态友好的环保酵素,构建起土壤-植物-微生物-人体健康系统。
吉林云凤生态养猪农牧合作社通过种养小循环,自然界筛选功能微生物实现生物发酵床养猪,构建起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健康生态大循环,在19年猪瘟期间,没有一头猪发病。
李云凤合作社几十年的实践经验非常宝贵,但这一点还未充分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可能通过这次防疫会引起科研工作者对此的重新思考:对于看不到的微生物世界,我们应该是化学消杀还是生态防治?
新疆和田鑫园金果生态循环农业基地模式—种养结合方式(以种带养,以养促种)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层面
如何从健康土壤开始,通过健康的农田管理措施来构建土壤-植物-微生物-人体健康系统,是从源头、从问题本质出发的思考。
我国是农耕大国,历来重视粪的利用,在汉字中“米、田、共”组成粪字,农谚语“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肥水不留外人田”均说明祖先对粪的重视。
我们四千年农耕文明耕作下,耕地地力不减,源于我们祖先对粪的循环利用,这是我们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而现在农村粪污使用不当将还田这条途径阻断,使得我们祖先眼中的宝贝成为污染物要被消毒和消灭。
因此,农村厕所的改造要结合肥水还田,这其中的关键一步就是需要有因地制宜的资源化技术,并结合有益功能微生物生态系统--农用酵素。
粪污资源化技术和农用酵素的结合,不仅将粪水有效发酵后养分回归还田,还可通过发酵杀灭病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生态环境危机和生化危机的大背景下,构建以微生物工程支撑的种养循环生态系统,应作为未来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工作的重中之重。
04
对有机农业产业建设影响的战略认识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不等人。
对于充分应用天气地力以及生态系统协同运作的有机农业,精准掌握与充分利用农时十分关键。
因此,相对于常规化学农业而言,有机农业产业,尤其中小规模有机企业,会在疫情中受到更大冲击。
在此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工程将籽粒收获外的生物质资源循环到土壤中,构建起基于土壤-微生物-植物-人的健康种养循环生态链,通过高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结合生态种植技术将成为未来有机农业技术层面的战略定位。
有机从业者应从人员、资金、资源的数量和结构变化的新形势出发,以及未来生化危机频发的大趋势,对本企业5年和10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判,重新设计产品结构、渠道布局、生产组织形式和规模、生产空间布局等,对本企业中长期经营规划进行适度调整并着手落实相关工作。
【作者相关文章】
本文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全域有机农业研究院提供,转载请注明
责编:3O有机行者·滔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