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德:中国未来文化是儒、马、西文化的融合
推文第1185天
10天前实拍于山西太谷衡荣生态农场耕读大学种子班课堂
2018年3月底,张孝德老师在《CCTV1开讲啦》现场
以下为张老师讲课音频截取:
正文
话接前文:张孝德:乡村,为什么是中华民族信仰圣地?5个字总结中国人的信仰
20年前,我在《文明的轮回》一书中,预言:未来的中国文化是儒、马、西三种文化的融合。
儒释道等经典文化是我们的本土文化,大家不难看到复兴趋势,在此不赘述。主要谈谈马、西文化与我们本土经典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文化融合
应试教育使大家对马列主义等词汇反感,很多人不愿深究其中内涵,比如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传承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国家?甚至未来也很可能是唯一的文化传承者?其实,原因不是共产党强硬推动产生的,而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高度契合。
比如,可以说,《礼运大同》是2500年前中国人的《共产党宣言》,《礼运大同》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而且,这种理想社会在中国古代曾经存在过:周朝之前的800年历史中,当时的先民们过得生活比今天我们所想象的生活还要美好,充满诗意、道德、秩序、自然。
当时美好社会遗存的影子,大家可以去《诗经》去找,某些小的国家可以连续40年,监狱里没有一个犯人。所以说,马克思所理解的全人类解放和孔子讲的“天下”契合。
孔子的“利他”主义思想和共产党为人民服务、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思想高度契合,不是勉强接受,我们的文化中包含着与马克思主义共同的价值观,所以马克思主义不会消失。
马克思认为的理想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社会,是志同道合者的联合体,他们会聚集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而乡村社会生活就是这样。
耕读大学的使命就是再造乡村生活,按照我们的理念,在一个小山村里建设我们的乡村社会主义。
而且,21世纪的乡村社会主义是在乡村建成。所以,未来的时代是乡村社会主义时代,将会成为世界性潮流。
西方文化
西方的文化属于阳性文化,东方的文化属于阴性文化。一种文化,它的结构必须阴阳都有。所以,我们还需要融合西方的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文明的演化,从来不是单一文化的演化,不断地有北方游牧文化对静态的农耕文化进行干扰,进而融合后推动文化发展。
农耕文化属于静态文化,比如今天的黔东南文化,就像一个冰箱一样,可以保存文明的火种,但演化到一定程度便会停止。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说起。
为什么西安兵马俑长得那么彪悍?
两千年前西安是匈奴人、游牧人交汇的地方。秦始皇借鉴了游牧民族那种野性、法制和力量的文化,所以统一了中国。后来,焚书坑儒等事件的发生,使得相对静态的文化不能治理天下,所以秦朝比较短命,只存在了15年,而汉朝则比较长寿。
一个民族要想有一个长时间的繁荣,一定中间有一个短命王朝。比如汉朝过后的隋朝只有38年,隋朝也是外来文化入侵产生的,元朝文化是外来文化。
宋朝时文化变得平和、民间化,但也越来越腐败了,例如《金瓶梅》所体现的性解放思想不亚于今天的美国文化,反映了市井生活的腐朽,民族精神也进而忘却,而这时候的外来游牧文化又迫使我们警觉起来,回归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即儒家文化,
直到清朝建朝以后,中国北部所有的游牧民族文化已经被农耕文化同化,已经没有新生的游牧部落了。
新生的游牧部落被挤压到了西亚和欧洲,匈牙利、日耳曼民族等都是被中华民族强盛后,被挤压走的。留下来的北部最凶悍的游牧民族,灭亡古希腊、古罗马之后,沉淀在今天的欧洲,成为近代以来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近代,西方人摇身一变,找到了通向文明的新通道,用枪炮和中华民族文化对峙。然而,实践证明,用枪炮征服世界是短暂的,但西方人又找到了使自身文明秉性能够最大程度释放的一种形态——市场经济,抑或商业经济,使近代以来的游牧文明出现了一个升级。
终于,五千年之后的今天,西方开始引领人类文明,而在此之前一直由农耕文明引领。原先五千年前的游牧部落,饶了一圈又回到了我们的国土,所以,可以说,我们今天遇到的西方人是我们当年的兄弟。
当然,改革开放引入了市场经济,又为我们的文明注入了新活力,但我们越来越发觉,这个文明不是我们自身原有的文明。未来的文明发展,应该是修复我们过往的五千年文明,立足马克思主义文化,再把西方文化整合过来,在一个新空间打造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文明,这也是顺应了五千年文明轮回规律。
所以,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文化。
音频整理、排版美化:3O有机行者·滔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