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5教学手记——我没有套路给你,只能帮你找到你自己的思维路径
有同学给我提意见,说,你让我们分析那些优秀作文没有价值,他是他,我是我,我学不了他;你应该给我一些“干货”,让我能在考试中运用。我的回答是:我一直不主张给这样的“干货”,我的主张很鲜明:我只能帮你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思维路径。
其实,这是两种学习理念的碰撞。上周教政治的老教师找到我,非常疑惑,为什么政治试卷上那么简单的阅读材料读不懂,为什么学生上课不知道思考,他们只想得一个固定的答案,然后记住这个答案。是的,就像是喂孩子,由于长时间的主动喂养、灌食,打吊瓶式的注入能量,让这些学生已失去了“真学习”的能力,始终处在“假学习”的状态,还满以为很辛苦。另外,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原来的写作只追求文字表面的华丽,缺少思维与思想,一旦形成这种认识,想改变他的认识则非常困难。
是的,没有比改变一个人思维再困难的了!
我们能不能从一篇好的文章中汲取写作的养分来改变自己呢?请让我们来看看余萌同学的《好作文的秘密》吧
好作文的秘密
高二(4)班 余萌
都是优秀作文,但是优秀作文内部也会有层次差异,究其本原为作者认识水平差异所致。以王益江、唐铁峰、夏圆同学为例,其思维展开是紧密围绕材料要求的,在立意、内容、结构、文笔等方面都不出大差错,归类于优秀作文是无可非议的。而宋计遥同学的观点“不是所有木头,都要一样长度”则直立于作文命题之上,以上帝视角俯视材料及其涉及问题。具体点来说就是,前三者就题论题,按照题目要求阐释负重、减重的内涵并予以辨析。宋计遥则是对命题中的负重减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出质疑,因而获得了前三者所不具备的超广视角,认识高度也是质的差别。这种认识水平的差异,在我看来,是包容性的体现。前三者(默认)从负重与减重中做出落脚点的抉择,所以论述就显得窄;后者从负重与减重整体考虑问题,并没有一锤定音的判断结果,因此其论述面显得大气宽阔。
基于由认识水平决定的立意差异,作文之间的差距也在愈发明显地呈现出来。比如王益江同学想证明负重的必要性,因而他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对其观点的论证上,故而采取了大多数中学生惯用的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最后再复述一遍与观点几乎同义的语句,看似完成了论证而实际上没有分析的过程,颇有初中“意林体”的味道。这样的论证反映了作者思维的简易型、平面性,以及急于完成证明的浮躁心态,难以深入论证。从根本上推测原因,大抵是作者不够成熟沉稳的心性所致其认识水平现状决定的。比这样对立的思想略胜一筹的,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统一看待。唐铁峰、夏园同学并不将负重、减重当作完全对立的个体,前者将两个概念进行转化后用“心性”作为中间环节串联起来,后者在对负重的肯定中又包含了对减重的认可,因此离包容更近一些,格局也稍微开阔一些。宋计遥同学因为最开始就确定的开阔视角,在后面的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演绎论证等也显得无比自然,举手抬足间流露出的认识水平高度,都是其作为满分作文的典型表现。
这让我想到孙老师强调的“见识”。在此之前,我理解的见识是论证时所需用的事例、道理涉及多个领域、紧跟时代潮流,因而仅仅将其简单认定为事例的堆砌与道理的叠加;而今天以后,我才有能力意识到见识是真正沉潜进文本或任何事件的真实发生的思考,与对万物存在于世的包容理解,见识是思维能力的体现,而这种能力不是记几个事例、背几句名言就能练就的,不是妄想着一个小时速成写作套路就能练就的,也不是读几本书做几件事就能拥有的。思维能力作为见识的来源,必须是一步一个脚印,一天天阅读、思索,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来慢慢提高的。真是惭愧,知道今天我才真正自觉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才真正静下心来抛去浮躁认认真真地分析问题。虽然这个收获老生常谈、微不足道,但对于17岁的我而言,这是17年以来第一次切身感知到的,对我意义重大。“我将死了又死,以明白生之无穷无尽。”到此刻才了解泰戈尔写下这句诗时的心境与思想。
2021年3月30日写于园区校内
余萌同学对四篇优秀作文的分析,真实细致,优劣分明,是深入解读后的体悟,是归纳分析后的认识提升。她远远超越我最先读这四篇作文时的认识。我承认,如果让我讲给她听,可能,我所讲的价值远不如她自己解读的价值更大。
尤其是余萌同学对我反复提出的“见识”的理解,甚合我心。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缺少的不是结构、方法,而是“见识”,因为没有“见识”,就不可能有优秀的结构与方法。《赤壁赋》之所以是《赤壁赋》,因为他超越了常规赋体的一般写作规律,苏轼的见识让他随意涂抹皆成佳作,那些日日模拟套路的赋作都消泯于历史烟尘中去了,而《赤壁赋》还永远青春,这全赖于苏轼之“识”。有了“见识”,就有了思维,有思维,就自然有逻辑,有结构。
我相信这样的自我学习过程和结果远远胜于各种学习资料上提供的种种写作经验与模式,也远远超出于我所准备的教学内容。我把我解读总结的方法、模式给你,我相信,未必有用,因为那些东西不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得出来的,生硬地嫁接在你听觉上,左耳听,右耳冒。这就是长年以来,教写作技巧无效果的原因。可是,老师总要体现老师的价值,于是很多人总结了一套又一套的套路,很多同学也去邯郸学步,其结果大都止于花拳绣腿,不堪一击。
作为教学者,应该转变一种观念,该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作为学生,应该转变一观念,该如何寻找老师帮助找到自己的学习路径。
再看李诗琪同学的《好作文的秘密》
写好作文的秘密
苏州中学园区校 高二(4)班李诗琪
一、观点的新颖
写好一篇作文,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一篇缺少作者独到的看法与思辨性思维的作文,无外乎只是一段吐他人口水的文字。
新颖我认为也存在两个角度。一是论证方向的新颖,如宋计遥与夏园同学的两篇作文。在语言具有明显鼓吹“负重”与“前行”为标杆的导向下,她们两位则是在自我思考与批判性考量之中着重论证“减重”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宋以“贩卖焦虑”对盲目加以批判,夏对过重的不合理性提出反问,两者都成功从反面绕开对大众型思维展开论述,整体上就让文章充满论证方向的新颖度。二是论证内容的新颖,如唐铁锋与王益江同学的两篇作文。她们二人的观点是正面的,也可以说是大众角度,并不如前者来的巧妙,但反其道而行之的观点势必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时就可以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注重内容的新。王从信仰方面将寓言内容与佛教相互关联,唐通过将负重与潜力的概念相结合,两人均是成功地将千篇一律化作自己的独具一格。
二、立意的深度
新颖是好作文的基础,那么立意就是必要条件,而立意又正是开阔的视野与眼界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立意,就是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构建。深度,就是挖掘出本质里存在却被忽视的社会问题。文字,是帮助人类更好生活的工具。
在宋的文章之中,用寓言里的巨木看见利欲熏心的社会现状,揭露人们对“巨木”的追求实则为“权”与“利”的追逐,她由一根木看见一个社会人心的畸变,把木头下的视野拉伸至全中国的社会发展,这就是立意的纵深。同理的,还有剩余的三篇,但我认为宋的最为典型,因为她最巧妙地剖析了当下的社会弊端,离我们最近,因为这里面的社会问题正是关于一种职业选择的人生态度,这就与高考后的专业选择相互挂钩,也最独到,把我们都说成是好的,辩证地揭露出了病态的一面。
综上两点,我认为是好作文的核心内容。当然,仍有结构、逻辑、扣题的这些框架要求,不过我人为这些都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内容,这些构建好了,缺少内部的充足,作文还只是作文,而并不是好作文。
李诗琪同学说的多好啊,所谓的好作文必须有“内部的充足”。我也相信,李诗琪同学经过这样的体悟与理解,会对自己的写作学习有一定的促动和帮助。
我认为,写作训练必须这样一步一步地反复体悟、修改,体悟优秀作文,也观察缺点不足明显的作文。然后不断提升自己的见识:对自己、社会、历史、人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除与思考,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伦理观、友谊观、生活观、读书观等等,出口成章,下笔惊人,当不成问题。
请看刘锦阳同学昨天深夜发给我的他练笔的文章。
刘交的好书多材
高二(4)班 刘锦阳
刘交,“高祖之异母少弟也”,是刘氏四兄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与他那半官半民的无赖哥哥刘邦不同,刘交自幼喜好读书,“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因此也是刘氏四兄弟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那么接下来我将通过《史记·楚元王世家》、《汉书·楚元王传》、《汉书·儒林传》以及西汉时期的一些历史记载,从受封楚王与文化治理这两方面,来解读刘交好书多材所带来的功名富贵与历史成就。
“……及秦焚书,各别去。”刘交本立志于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士大夫,他拜入荀子门徒浮丘伯的门下学习诗经,然而秦始皇的一纸焚书令打碎了刘交的梦想,迫使其重返故乡,“交与萧、曹等俱从高祖”,追随其兄长刘邦,汇入了推翻暴秦统治的浪潮。
刘交依靠与刘邦亲密的血缘关系和其自身所具备的深厚文化素养,使得其在刘邦丰沛起义后,迅速成为了刘邦的心腹干将,多次作出贡献,在统一天下的大业中,“西攻南阳,入武关,与秦战于蓝田”、“从入蜀汉,还定三秦,诛项籍”,从而立下汗马功劳,为其之后的受封楚王打下基础。汉六年,帝国肇建不久,楚王韩信摆脱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最终被罢黜,而面对广阔的楚王国疆域,刘邦最终选择“分其地为二国,立贾为荆王,交为楚王,王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先有功也。”至此,刘交凭借着他好书多材所斩获的丰功伟业,为子孙后代打下基业。
刘交受封楚王后,法理上管理着华东地区富饶肥沃的广大土地,但他并未因此恃宠而骄,其骨子里所饱含着的儒家文化使得他丝毫没有产生任何不臣之心,“既至楚”,其并未大肆开发经济,畜养私兵,相反,他采取“息武兴文”的政策,将当年曾一起同窗学习的好友纷纷请来,“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高后时,刘交又听闻浮丘伯在长安,于是“遣于郢客与申公俱卒业”;文帝时,“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士。”与此同时,刘交对于《诗经》可谓是爱不释手,他不仅让“诸子皆读《诗》”,他本人还亲自为《诗经》作传注,“号曰《元王诗》”。在刘交的文化治理下,楚地逐渐成为了汉朝学习与研究《诗经》的圣地,其习文的传统也使得楚地重新焕发出吴越文化组这一环境下所蕴藏着的浓厚文化氛围,因此,其历史成就堪称斐然。
至此,刘交的好书多材也便阐释殆尽,纵观其扶摇直上的一生,虽面临过少年志向破灭的打击与晚年被逼登基的称病,但他作为一位重现吴越文化氛围的传奇人物,其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一些饱读诗书重要性的真实写照与发扬文化必要性的心血之谈,希望我们都能在刘交身上有所收获,以史为鉴。
刘锦阳同学喜爱历史,乐于读书,他在篇小短文里以刘交为对象作了深入的研究思考,有了这些真实的阅读,才有了这样真实的写作,这样的真实写作让他的思维越来越缜密。如果他不坚持不懈地读下去,写下去,他则很快成为学有专长的学生。他一旦拥有了雄厚的积淀和强大的思维能力,考场上那篇小小的作文,又有何惧乎?
附:优秀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参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将大木头搭在沟壑上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
读了上面的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不是所有木头,都要一样长度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宋计遥
身负巨木的寓言我们我们不是第一次听,初闻似乎十分励志而发人深省,但当我们抛开其自带的思维模式,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否显得太过极端?如果巨木已是我无法负担的重荷?如果我的止步之处也已有我想要的风景?又或者,这个社会对于个体生命的要求早已不是如同竞赛一般永无止境地向前奔跑?
那么,这种堪称贩卖焦虑的负重是否还是一种必要?
生命有不可承受之轻亦有不可承受之重,无论效率曲线还是压力指数都在告诉我们——生命的受力有其自身的限度。过于轻短的木头会让人止步于梦想的沟壑之前,过于冗重的木头也会直接将其压垮在原地。对于生命弹性的过于高看或者漠视都是对于生命思考的缺失,倘若成为主流,都将不啻于一场悲剧。
而对于我们所背负的木头而言,我们也已不需要它越长越好。在个人层面上,找准个人定位是对自身负责的态度,任何超越自身定位的强迫都几乎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借用另一个常见的爬山进行比喻,如果我们所爱的就是山腰的流云雾霭,那么山顶的高广于我而言反而是一种摇摇欲坠的危险,我应当尽我的全部努力漫步于山腰,学会欣赏那里的一切,拉我上山的行为无异于推我入水火。反过来讲,只有自身定位够清晰,我们才会知道怎样的长度对是合适的,多长的木头是我需要的,只有恰当的负重才能让我们高效地前行。在社会层面上,个人使命也已不断地从竞赛转为合作,从每个人各自搭桥变为许多人一起“建楼”。而一座楼的建成,毫无疑问需要的是不同长度的木材。若好高骛远的追求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则其所带来的将不仅是良性合作的难以展开,更是恶性竞争的循环往复。这样的风气导向极可能造成人们对基础工作的兴趣缺乏甚至是对于基础工作者的鄙夷。其中暗含着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就是因为不抗压的思维如果化为外在表现,就是“不好好读书,以后只能搬砖”。“巨木”思想所带有的极端竞争意识将会成为信奉者进入合作社会一道无法用木头解决的鸿沟。
先“任重”而后“道远”,在这个合作社会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背上自己的木头,寻找自己的风景。
不是所有木头都要一样长度,愿我们的人生,拥有选择目的地的可能。
走向下一道沟壑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2)班 王益江
人生苦旅,在佛教的观念中,人人都背负着欲望的枷锁,人人都在负重前行,只有那些超脱于凡尘,修身养性之人方可成神,放下欲望。但若是将人生之路根据一个又一个的苦难分割成一段又一段,欲望的枷锁转为背负着的用以跨越苦难的沟壑的大木头,那么扔去大木头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造成两种观念冲突的是对“枷锁”和“大木头”不同的定义。佛教中的枷锁指的是各种欲望,是精神的苦修,而“大木头”则指的是“任重而道远”中的理想、生存、社会等等综合起来 的重担。相比之下,前者的苦修侧重于“精神胜利”,后者的重担侧重于“生存下去”。因此对于扔不扔“大木头”的问题可转化为如何“活”。
关于活下去,我想这样的思考自千万年前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因此他们将对神灵的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对生物的尊重背在身上,为了跨越人类面前的沟壑。或许现今的人们会对此不屑一顾,认为那是无作用的、愚昧的。因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起,人类就开始不断削减背上的“木头”,将神灵踹下了神坛,将自然同生物一起踩在脚下,大步流星地迈向人类的下一道沟壑。这是减重,也可以是一种前行,毕竟身上的重担越轻,走得自然越快。但若是走到了下一道沟壑前了呢?先前一时的前进,换来的是极长的止步。在《未来简史》中有这么一句话,“即使智人将上帝踢下神座自己坐了上去,也无法控制自然。”20世纪以来,世界自然灾害年均次数直线上升,海啸年均次数更是翻了几倍,而人们仍在尝试控制自然,亦或是美其名曰改善自然,用科技手段改变地理环境,却同时也在向环境中投扔污染品。这不是前进,也不是止步,当是退步。
人不可无信仰,不可无敬畏。在《创世纪》中的亚当和夏娃正是因为失去了对神的敬畏而被逐出伊甸园,在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人们应当警觉当今的数字媒体,一切都在悄然改变,当我们不经意间削去了身上的“大木头”,前方的沟壑正在愈来愈宽而深。
负重是必要的,只有学会负重才能走到终点。
2020年4月2日 写于苏州
所负非重
高二(2)班 唐铁峰
有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着大木头前行”。这句话说的非常具有哲理性,也不禁引人深思:人所背负的这根大木头是什么?是人一生中无法避免并所要承担的压力吗?我认为并不是。有关这根大木头,我认为它更像是们每一个人所拥有“潜力”的象征。
何谓“潜力”?通俗来讲,它的确就像是那一根用以凭借来跨越沟壑的大木头,它的长短,就将决定着你能够跨越过所少宽度的沟壑,你所跨越的,也就是你所能够达到的“人生成就高度”。
不过,大木头是极其沉重的,而相似的是,压力也让人觉得沉重,那么在压力与潜力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在我看来,其实压力不过是潜力的体现,外在的压力代表着内在的潜力,而潜力的内涵则是人的心性。
人生漫长。行走在路上,枯燥单调,困难重重,会有黄沙迷眼也会有风雪漫天。生而为人,我们走在路上要经受的更多是于心性之上的考验。人性的驳杂造就了人心性上的种种缺陷,因此我们会畏惧困难,我们会害怕失败,我们感受到压力的根袛大多来源于此。而潜力,则相当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那一根承名的脊梁,脊梁上流转着心性的五彩光泽,在千钧之下依旧弹韧。可见,压力与潜力是同宗共源的。二者相辅相成,区别就在于压力只是在单纯地承受,而潜力则是在克服。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脚下的路能够平坦一点,行走起来能够轻松一点,可惜的是,这种趋向于回避的态度使得压力在人心头呈几何倍数地不断增长。在每一次面对心头压力的逃避、苟且之后,身上背负的大木头便会减短一分,你所能够跨过的沟壑也就变窄一分,因此,你自身潜力在减少,未来成就在降低,更可怕的是,当习惯成为自然,轻松成为蚀骨的迷药,每一次过后,人心性上的缺陷就会扩大一分,伴随着时间的冲刷越来越大,最终陈我给无底的黑洞,每一滴潜力都被吸收殆尽。
所以,面对困难,不要去选择逃避,不要去一次次地以减少潜力来谋求得一时的顺利。这无异于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我们应该正确地去面对人生中所经受的压力,明白压力是于心性的考验,明白当我们面对着越多的压力,我们所拥有的潜力也将更加深厚。每一次之后,我们都要尝试修缝弥补自己人心上的漏洞。只有这样,我们的潜力才会在无形中得到增长。心性坚韧了,肩上所背负的也就变得轻松了。
所负非重,实为潜力。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待你我淬炼心性如五彩之炫石,则必将终会有一日“浩气展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