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401开头的注意了!广州这些东西已经永远消失了

1921年,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

广州市成为了全中国第一个“市”

96年里,广州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变成如今的高楼林立,四通八达

然而

广州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

有些东西却永远的消失了…

那些已经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东西

看看有没有勾起你们的回忆呢

消失的2种身份证

440102 广州市东山区(与越秀合并)

东山区在2005年9月28号中午12点正式摘牌,记得那时候街坊都去署前路8号合影留念。从此,老东山文化与情怀已经成为历史记忆。

440107 广州市芳村区(与荔湾合并)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广州市芳村区,将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

消失的中小学

梅花中学、梅花小学、吉祥路小学、109中学、七十九中学、二十五中学、广大实验中学、北京南小学、第49中学和江南中学合并重组为“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第52中学和绿翠中学合并重组为“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

消失的路名

市区扩建无可阻挡,它们逐步消失,只存在于老一辈广州人、老华侨、老香港、澳门市民的记忆中。

▼ 永汉路变成了北京路

▼ 德宣路变成了东风路

▼ 维新路变成了起义路

▼ 太平路、丰宁路、长庚路、虎长路

一条龙改成了“人民路”

▼ 带河路变成了康王路

▼ 四牌楼变成了解放中路

▼ 新填地、石岗街、移民市、归德门

则永远消失了!

消失的夜市

▼ 西湖夜市,当年的西湖夜市简直是香港庙街,长长的马路两边摆满了各种地摊档。每天,这条路都人头涌动,明明十几分钟的路,在这里要走一个晚上。

▼ 市桥西街,那时候,番禺区还是番禺市。这条街承载了一批番禺人在这白手起家;承载了一辈番禺人在这逛街购物。一件便宜货、一份街边小吃、一张传单、一声叫卖声,都显得如此满足。

消失的大排档

▼ 炳胜和惠食街也都从大排档做成连锁酒楼。

以前广州人对这些场景都不会陌生。

现在的大排档,基本上不是潮汕风味就是川辣湘辣、不是重庆鸡公煲就是湖北小龙虾,基本吃不到地道的“粤菜味道”了。

几张折叠桌和沙滩椅子就是一个摊位,肥佬老板穿着拖鞋,露着大肚腩,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三两下功夫就能炒出一叠充满“锅气”的美食。

一碟炒牛河,一碟炒田螺,几串烧烤,几瓶啤酒,就能坐到凌晨。男人光着上身喝着啤酒谈理想,女人叽叽喳喳聊八卦。

消失的天桥

以前回家的路标,走过就会留恋。

▼ 八爪鱼天桥,在文明路和文德路交界,建于1983年2月、拆于2011年6月。

新大新公司门前天桥,以前嫌它麻烦,消失了才觉得惋惜

另外还有大南路口天桥、海珠广场一德路天桥、惠福路口天桥都消失了。

消失的地标

▼ 宝华大笪地,广州师奶的淘宝圣地,一个承载着地道广州味的“平民墟”。拖着妈妈的手逛大笪地,是年轻广州人逝去的童年。2014年4月21日,关张撤场,留下无限唏嘘。

▼ 状元坊,照贴纸相、打耳钉、淘衣服,这曾是很多80后和90后学生时代的写照。如今的状元坊已人去楼空,招租广告随处可见。

▼ 革新路,“买文具到革新路,东西齐全又便宜”是广州“80后”的共识,也成了一种习惯,这一切持续到07年道路清拆扩建。

扩建完毕后,往日盛况亦已淡去。到2015年,文具一条街仅剩8家文具店。拆走的不只是文具街,更是一代广州学生哥的集体回忆。

▼ 将军东电器城,相当于香港深水埗的鸭寮街。随着广州地铁收回地块,这个广州首屈一指的电器商场,在2015年11月30日,终究难逃休业清场的命运。

▼ 二沙岛体育用品一条街

东川名店运动城

这些地方,无论你有没来过、喜不喜欢,他们已经在广州永远消失了。

消失的游乐场

老广的童年基本被它们承包了,有你的身影吗?

儿童公园

东方乐园

航天奇观

世界大观

飞图梦幻影城

消失的老广手艺

鸡公揽,有辣有唔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如今已经很难看到手工制作的鸡公揽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批量生产。

挽脸,那些年,街上还没有美容院,但是有挽脸阿姨。一条细棉线、两张凳子、一盒爽身粉,三两下就把脸上的杂毛清除干净,整个脸瞬间就能变得光滑细致。

▼ 钟表维修,小时候看着钟表师傅拿着小镊子将手表“分尸”,一会儿又神奇地装上了,手表也就修好了。

▼ 修伞师傅,以前的雨伞都是修到不能用了再换新的,现在的雨伞还没坏,就想要换新的。自然而然,修伞师傅也跟着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 老式理发,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在巷子里弄一张椅子就开起了发廊,剪头发只要几块钱。那个时候剪头发真的就只是剪头发。

▼ 补锅,不光光是锅,水壶盆子也能补,以前家家户户都是这么节俭,锅子破了补一补继续用。随着生活变好,锅子随时都能买一个,而补锅的手艺也慢慢地失传了。

▼ 磨刀磨铰剪,以前一把刀能用十几年,刀生锈了或是钝了,磨一磨又锋利如初了。如今,时过境迁,也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记得。

消失的味道

▼ 叮叮糖,卖糖的人挑着个篮子,穿街过巷,大老远就能听见“叮叮——嘡”的敲击声。小孩子就会迎着声音冲出门,买2块钱就能吃几天。

▼ 云吞皮糖水,失传已久的糖水,据闻因为没有肉馅,就用云吞皮来煮糖水吃了。

臭草绿豆沙,传统的广东人喜欢在绿豆沙中加入臭草,暑天喝上一碗,清热下火,让人精神一振。

竹升面,每个广州人心里都有一碗云吞面,无论是哪家老字号都一定是手工压制的竹升面,这份坚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已经不多见了。

炒米饼,“团团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在广州特别是老一辈人的心目中,炒米饼是过年食品的代名词之一,每到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炒米饼。

消失的茶楼

在这几十年来,有太多太多的老字号酒家从我们视野中消失…

▼ 祥珍楼,百年老字号茶楼,位于中山七路36号(西门口旧当铺宝生大押旁边),创建于清光绪年间。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中山七路要拓宽不幸被拆了。

▼ 成珠楼,可以说是广州开业最早、时间最长的老字号茶楼,史载清朝乾隆年间已经开始营业,有250多年历史。

成珠楼是没了,但如今在南华中路一带还有一家“成珠食品店”,这里是几个当年成珠楼的老员工盘下来的小店,一直在卖远近驰名的成珠小凤饼。

▼ 西园酒家,1921年在惠爱西路开业,广州四大园林酒家之一。如今变成了“陶街电器城”。

▼ 云香酒楼,创始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以经营传统粤菜、龙凤礼饼、中秋月饼而著名。

▼ 菜根香,创建于1933年,2004年结业,原址现为药房。

▼ 荣华楼,荣华麻香酥是大家的最爱。位于龙津东路的荣华楼,因经营不善导致欠债累累,2013年遗憾结业。

2017年,“荣华楼饼家”在龙津西路139号之一开业,与已结业的”荣华楼“可谓同宗同源。据店铺负责人表示,这是时隔70余年后,荣华楼饼家重新复业,红绫酥、白绫酥、子姜皮蛋酥、核桃酥、鸡仔饼……传统点心琳琅满目,还设有酒楼饭市,小羊希望更多老字号能重开,带给我们更多熟悉的味道。

▼ 惠如楼,以往中秋佳节都习惯到这里买一盒惠如“贡月”和“五仁月”。可惜1995年3月因地铁建设需要,惠如楼搬迁至广花二路,苦撑两年后关门停业。

越发展,越消失

广州,这座充满烟火味儿的城市

很多有历史有回忆的东西正逐渐消失

但有更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感受

去保护,去珍惜

朗朗上口的粤语儿歌

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

亚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

鸡仔大,攞去卖,卖得几多钱?

有只雀仔跌落水 ,

跌落水, 跌落水;

有只雀仔跌落水,

被水冲去

······

这些语言浅显,朗朗上口,极具城市特色的儿歌,寥寥几句就生动地展示出生活中的小趣味,承载着每个广州仔女儿时的欢笑声,浓浓的广府气息,熟悉又温暖。

盏鬼搞怪的粤语

“诸多Gee吉”

解释:指人很多报怨、怨言,为人挑剔

”死鸡撑饭盖“

解释:自己有错却不愿意改正,一意孤行

”口水多过茶“

解释:比喻说话太长,太多

”相嗌唔好口'

解释:见人吵架时用的劝言。劝说双方停止吵架,别伤和气

'抵食夹大件'

解释:形容出售的食物分量多且价格便宜

广州人说话喜欢夹带俚语,简单几个字就可以表述生动形象,简直精辟到冇朋友。广东话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广州文化的精髓,熟悉又亲切。

这座城市无论再多的事物消失

一定有更多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因为,这是我们的

大广州呀~

*来源:广州生活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