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君:师父教我读古文,怀念一代宗师于永正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

怀念于永正老师

在公众号的“为你读小古文”栏目里,我们经常听到小古文课程的首创者朱文君老师为我们读小古文。朱老师的朗读仿佛自带“翻译”的魔力:小古文里的信息随着她轻松自然如同说话的朗读,随着语气语调的变化传递出来,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一下子明了了。所以,不仅很多小朋友在听,连很多老师也都喜欢这个节目,会把这样的朗读用到课堂上。

但你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能这样朗读小古文吗?原来,这来自于她一次难忘的经历。清明时节,朱文君老师深情回忆起恩师于永正,想起了和师父一起读小古文的美好片段。同时,为了悼念恩师,她也朗读了一篇于老师的文章。这些文字,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美好的样子。

让我们随着朱老师的文字和她的朗读声,一起走近已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

shi

fu

jiao

wo

du

gu

wen

文:朱文君

虽然正式拜了于老师为师,但我在上海教育出版社供职,于老师在徐州,我和师父天各一方,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2006年,时任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主编的李振村先生发起新经典诵读与儿童发展研究,我得以探索小学古文教学。当时这还是一个空白领域,我提出小古文这个概念,确立了从儿童的兴趣入手,让“一切皆在读中得”的文言教学新理念,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从此开始活跃在语文教学的舞台上。

2007年,于老师带我参加一个教学观摩活动,让我执教一节小古文课。我记得我当时执教的是《蜀鄙二僧》。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这节课我教得有点吃力,孩子们一直没能很好地走进文本,兴趣也没有被激发起来。下课之后,我有点闷闷不乐。吃过午饭,于老师突然来房间找我。坐下的第一句话:“你这节课没上好,是我这个当师父的责任。”我一愣,赶紧摇头:“师父,是我自己没备好课。”师父说:“不,不是这个问题,是你还不会读课文啊!”

师父说我不会读课文,我有点不理解。我是个教了十多年语文的老师,还拿过不少课堂教学大奖,我怎么能不会读课文呢?

师父看出我的疑惑,说:“来,我来给你读一读这篇小古文。”

师父用一种平和缓慢的声调给我朗读《蜀鄙二僧》,可是当他读到两个僧人的对话时,语气和语调就有了细腻丰富的变化,贫僧的谦卑和坚定,在师父的声音里;富僧的高傲和惭愧,在师父的声音里。小古文表达的道理,在师父的声音里。

我观察师父的表情,因为高度近视,他朗读的时候,脸几乎要贴着纸面了,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随着师父的声调和语气,丰富地变化着。

我惊讶于师父的投入,在我眼里没有什么读头的小古文,在师父的眼里却每一个字都是宝贝,都值得细细端详,细细咀嚼。师父读它的时候,如入宝山,满眼的喜欢,满心的陶醉。

我恍然大悟,我心悦诚服。小古文虽然短小,但字字珠玑,教师自己没有读出滋味,教学怎么能有滋味呢?

师父范读之后,我模仿着师父的样儿读起来。读不好的地方,师父就不厌其烦,反复示范。渐渐地,我也读进去了。伴随着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语调,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表情和动作。师父说:“你看,这样读才能把人物读'活’了”就这样,一篇短短的小古文,师徒二人读了整整一个下午。

从那以后,我给我自己定了规矩:教小古文,自己不读好不上堂。

直到今天,我还常常在想,虽然我和师父见面的机会不多,师父指导我的机会更少,但是,就是那个下午,就是那一次范读,我和师父师徒一场,也全然无憾了!

师父那一句“你这节课没上好,是我这个当师父的责任”,如今每次想起来,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师父,就这一句话,让我明白了您的为师之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师父,今天我来读您的文章《一句话的事》,您在天之灵听一听,徒儿长进了没有?

2021年清明于沪上

yi

ju

hua

de

shi

er

文:于永正

👆点击听音频

2017年的教师节,我应邀参加徐州市大马路小学1967届六年级三班的同学聚会他们小学毕业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满头白发的我望着满头白发的学生,一双老手握着一双双已经不再柔嫩的手,不禁让人思绪万千,感慨岁月无情。

一位来的稍晚一点的女生握着我的手说:“于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你是曹亚玲吧?如果我没猜错,你就是我认出来的第二位学生了。”

同学们鼓起掌来说:“于老师好记性啊!”

“嗨!几十个学生只认出了两位,这叫好记性?你们好记性的标准也太低了吧!”

当年英俊的少先队大队长,如今已皓首苍颜的王守朋说:“于老师,50年前您就告诉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我们同学相处六年,今天见面,好多人我都不认识了。您才与我们相处几年?只有2年。“

我概然道:“没想到,时光老人居然也无情地把你们涂改成老人了!在我的记忆中,你们一直是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

“它改它的,我们乐我们的!”守朋乐呵呵地说。他的目光清澈而有神,一双黑黑的、长长的浓眉毛向上扬着,眉宇间颇有几分侠义之气。

曹亚玲说:“于老师,您还记得吗?第一节课您就说,看着你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感到责任重大,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医生、工人、教师……同学们,好好学习,刻苦读书吧!于老师愿做你们的朋友,和大家一道努力!于老师,那时你很年轻,说话很有激情。我听了以后可激动了。我记住了您的话,学习不止,读书不止,从那以后啊,我就下决心将来做一名教师!”

这届学生,只正式受过 6 年小学教育。1967年下半年,他们升入初中,就“天下大乱”了。但亚玲没有随波逐流。学校停课,她不停,坚持自学,坚持读书。1974 年,她考入了徐州师范学院学化学。毕业后分配在徐州钢铁厂工人子弟中学教化学,后又到徐州医学院任教,2002 年还晋升为副教授。

亚玲对我说:“您的一句话激励了我,我一直坚持学习,机遇一来就抓住了,机遇真的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教育就是一句话的事儿,老师的一句话,有时甚至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成就一个人。

一句话能成就一个人的例子很多,学生李明的故事,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过。

我是他小学五、六年级的班主任。我刚接班时,他父亲就坦诚地对我讲:“李明这孩子什么都好,特别喜欢画画儿,但数学不行,遇到应用题,他总是绕不过弯儿来。”果然如此,李明的数学经常考不及格。为此,他十分苦恼。

我对他说:“各人有各人的特长,数学课上你只要认真听了,努力学了,习题用心去想了,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但是,画画儿,你是全班第一,字也写得不错。你好好读书,好好画画儿,好好练字,将来定有出息!”听完我的话,他脸上有了一抹阳光。

我请他担任班级黑板报的版面设计师。他非常用心,每期的插图都会博得同学们的称赞。“设计师”这个头衔,在他和同学的眼里多有分量啊!

有一次数学测验,李明又没考及格,很沮丧。我看着刚出的一期板报,就说李明李明,画画儿最行!大家向后看,昨天李明画的黑板报上的插图多好呀!李明不愧是咱班的第一画家!”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后来呀,李明通过自学,考取了一所大学的美术系,成为了一名有名气的画家。

一天,他和几位同学约我吃饭。席间他再三举杯感谢我:“于老师,您的一句'李明李明,画画儿最行’给了我多大的激励和安慰啊!您的这句话,使我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立志当画家。没有您的激励和指引,我哪里会有今天哪!”

还是老师一句话的事儿,再说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松涛。松涛学习很用功,但学习成绩始终平平。但他的手很巧,每次手工制作都特别精美。

有一次手工课上,他用筷子和皮筋“搭建”了一座“拱桥”,在上面摆了五六块砖后,“拱桥”都安然无恙。我高兴地说:“咱们松涛心灵手巧,将来一定是名能工巧匠!”他还会修理钢笔。谁的钢笔坏了,下水不畅了,他三下两下就弄好了。

大家给他起了两个昵称,一个是“义工”,一个是“巧匠”。平时,大家仍旧叫他松涛,一旦叫他“义工”或者“巧匠”,那准是钢笔或者削铅笔刨刀出问题了。他还会修刨刀,不知是跟谁学的,也许是无师自通。凡是心灵手巧的人,都有这个本事。

若干年后的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了他。他告诉我,他高中毕业后拜师学了三年的汽车和家电维修,现在供职于两家公司。他说:“于老师,您知道我学习成绩很一般,但您说我'心灵手巧’,让我找到了自我。您还说,三百六十行,行行要人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对我启发更大。现在,我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心里很舒坦,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于老师,我现在仍旧是咱们班的义工。”

“不是找你修理钢笔或刨刀吧?”

他笑了,“于老师,我也是您的义工,今后您的家用电器坏了了,汽车出故障了,打电话找我!”

这是不是“一句话的事”?

一句话,让学生找到了自我,挺起了胸膛。

——《我的教育故事》,于永正著

于永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于永正教育文集》等。2017年12月9日,因病去世。

拓展阅读:听朱文君老师“为你读小古文”,把这份阅读的快乐传递给你的孩子和学生吧!

“为你读小古文”第九十课:学而时习之(朗读者 文君老师)

“为你读小古文”第八十一课:春日寻芳(朗读者 文君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