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还有没有姓“嬴”的?

关于古时的“嬴”姓,历来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都有个误区:以为它跟现在的“张、王、刘”这些姓一样是用来代表家族用于人名的。但事实上“嬴”其实是一种上古时代的姓。之所以强调它是上古时代的姓,是因为在上古时代,“姓”代表的只是部落的名称,与现代人所用的姓有本质的不同。由于意义不同,所以作用也不同,上古之姓是不用于组构人名的。

也就是说,秦始皇“姓”嬴仅表示他和他的家族——秦国公族的祖先源于上古“嬴”部族而已,所以按现代的姓名模式用这个部落的名称“嬴”来与他的名(政)直接组合成“嬴政”一名就是个谬误了。事实上,在秦始皇自己生活的年代(战国)乃至再往前是没有“嬴某某” 这种称谓的,直到西汉才开始有人叫“嬴某某”,而秦始皇被称为“嬴政”也首先出现于王莽时代的文献记载,属于后人将古族姓误当成自己名前的姓而“古为今用”发明出来的名字。另外,在中国古籍中,包括秦国所有君主在内的先秦人物里,被叫成“嬴某某”的也只有秦始皇一人,他的前人和后辈均没有被记载为“嬴某某 ”,这种奇怪的现象也说明了“嬴”并非我们所熟知的常规意义的姓。要提示“嬴”姓的神秘就不得不溯根追源来看它的遥远身世。

“嬴”部族是中国上古部落社会时期东夷集团的一分子,始祖为大费(伯益),是夏商周时期华夏系中的大部族,人口众多,分支也非常多。不像“徐”、“费”、“葛”这些在嬴族早期就分化出去的氏族,秦国公族是在嬴族晚期时才蘖分出的分支,所以它比徐、葛、费这些姓氏都带有比较明显的嬴姓痕迹,这也是后人往往误将“嬴”当成秦国国姓的一个原因。然而,秦国公族也不是直接从嬴族中直接蘖分而出,它属于古嬴族宗主家族的一个分支,古嬴族的这个宗主家族就是造父创立的赵氏家族,而秦国开国之君“非子”的爸爸大骆则是造父收养的义子。所以秦国的公族其实是赵氏家族的分支——按照现代“姓”的意义说秦国国君们都是姓赵的,这也就是为经典史书和史学家都称秦始皇为“赵政”的原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古的众多部族无一例外都走向了瓦解和消亡,类似于“妫”、“嬴”、“姞”、“姬”、“姜”等这些古部族名称也都失去了在现实中存在的意义,渐渐都成为历史的记忆。进入家(氏)族社会后,古姓族的后裔们绝大多数都改为以氏族的面貌存世——嬴姓就是因为宗主成为赵氏,所以后世只有赵氏而无嬴姓。但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某些家族将以前的古族姓当成氏来用,例如现代的“姜、姬、姚”等姓,它们已经由古部族之姓蜕变为现代家族之氏。“嬴”在明朝时也被一个小家族复用了,但影响很小,发展到现在全国也只有大概万把人。这个现代嬴姓与古嬴族可能有一些血缘上的关系,但他们到底与秦始皇赵政有多少关系,其中曲折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所以,不必把曾经辉煌的“嬴”姓看得过于神秘,作为一个上古部族,它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嬴姓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遗族尚存,大家熟知常见的赵、李、马、江、黄、白、葛、费、廉、诸葛、严、梁、裴等几十个很多现代姓氏其实都源于嬴姓。嬴姓的后裔们在现代中国仍然以其庞大的人口和影响力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