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成的“茄鲞”
作者:周 岭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来了,贾母在大观园里设宴招待。席上有一道菜,贾母吩咐凤姐“你把'茄鲞’搛些喂她”。凤姐说:“姥姥,你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得可口不可口。”刘姥姥尝了一口:“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鲞”是什么?传说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造出来的一种食物。吴王阖闾率兵渡海攻打越国时,船上粮尽,只能捕鱼而食。多出来的鱼不好保存,就用盐腌过风干。不料这种干鱼别有一番滋味,竟然比新鲜的鱼还好吃。吴王阖闾大喜,随口起了个名字,叫做“鲞”。
但茄子不是干鱼啊,为什么也叫“鲞”呢?而且这个“茄鲞”用的材料和烹治的方法也跟“鲞”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听听王熙凤怎么说:
先将新鲜的茄子剥皮,“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刘姥姥听了,惊得目瞪口呆。不单是刘姥姥,读者看官阅至此处,大概都要目瞪口呆了。谁家的茄子是这等吃法?但是,有一个问题。从食材说,除了鸡肉干果,新鲜的东西主要是两种:一种是茄子,一种是新笋。而这两种菜都是时令菜,不在一个季节里。新笋出在早春,而茄子则是夏令蔬菜。在《红楼梦》那个时代,种植都是遵循时令,没有今天的蔬菜大棚,种不出反季节的瓜果蔬菜。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应邀参与过几乎所有的“红楼宴”的研制和推广。例如:北京北海公园内的“红楼宴”,指导专家:王学泰、胡小伟、钱竞、张国星、周岭;北京中山公园内“来今雨轩”的“红楼宴”,指导专家:胡文彬、周岭;扬州外办的“红楼宴”,指导专家:冯其庸、周岭。其中扬州外办的“红楼宴”,曾于1988年跟随中国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去新加坡,代表团的顾问戴临风、团长冯其庸、副团长胡文彬、学者邓云乡、学者吕启祥、秘书长兼总体设计周岭;复于1989年跟随中国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去广州,组委会顾问李雪峰、顾问贺敬之、主任委员李希凡、副主任委员冯其庸、秘书长周岭。
贾府的一应家常菜和节令菜,做起来并不难。除了遵循书中的名制之外,成功的不二法门就是好吃。难就难在这道“茄鲞”了。材料不是难事,烹治也不是难事,问题在于,这个菜本就是个写小说的噱头,认真去做,是不会成功的。为什么呢?你看,先是要把茄丁等物治好封存——注意,这是冷菜。吃的时候,“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注意,这“炒的鸡瓜”是热菜。试问,冷菜和热菜拌在一起,是个什么吃法?成不成形先不说,能好吃才怪。所以,这个所谓的“茄鲞”是做不成的。一定要做,便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例如在“来今雨轩”的一次中外专家品尝会上,“茄鲞”上来之后,邓云乡先生尝了一口,悄悄跟我说:“酱爆鸡丁。”周策纵先生听见,补了一句:“嗯,加了点儿凉茄丁。”
那么,“茄鲞”之说,是曹雪芹疏忽了吗?非也!正是曹雪芹要提醒看官读者处:这既是一种煞有介事的渲染,又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调侃,最重要的,是一种推人出梦的手段。别太当真,别太当真。(周 岭)
来源: 今晚报
内容来自懂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