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医圣张仲景的传奇人生(一):立志行医,刻苦钻研

导语:

在中国古代,一直流传着一个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氏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炎帝,他和另一个伟人黄帝一起创造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

我国古代文献论述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者相当丰富,《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述道:"神农乃始教民播百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开启了中国中医文化的源头。

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约成书于汉代,被命名为《神农本草经》,即寓有尊崇怀念之意。

在我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名医,他们或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或在临床上疗效卓著,或以经典巨著嘉惠后世,或以高尚医德为人民所称颂。

而在这些名医中,有一个人因为在中国医学史上的杰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为医圣,他就是中国临床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

河南南阳,因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春秋时楚设宛郡,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东汉时期,南阳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

在南阳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了诸葛亮、张衡、范蠡、姜子牙等众多文化名人,而张仲景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位。

在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有一个占地十七亩的建筑,它就是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医圣祠座北朝南,其始建年代已无从确考,但是它却以极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

在医圣祠的庭院中央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医圣张仲景塑像,他凝眉深思,忧国忧民之情溢于眉宇间,令人肃然起敬。

此时,我们仿佛跨越了1800多年的时空,亲身感受到了他那"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的胸襟。

我们仿佛听到了他那反权豪,反名利,智圆行方的呐喊,而医圣祠也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人类与自然疾病做斗争的拼搏精神。

翻阅史料,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张仲景的记载,在张仲景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个医生是没有资格在史书上留下印记的,我们只能从一些历史典籍的蛛丝马迹中去探寻张仲景的人生轨迹。

关于张仲景的出生地,数千年来一直存有争议,从清朝陆九芝《张仲景传》中可以找到这样的记载:"张仲景,南郡涅阳人也。"

南郡就是今天的南阳,而关于涅阳,大部分后世研究者都认为是南阳邓州的穰东。

穰东古称涅阳,也就是《张仲景传》中记载的张仲景的出生地

穰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商贸辐辏,商户千余家,为邓之首镇。"的说法。

公元150年前后,张仲景出生在当地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

他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对扁鹊高超的医术十分钦佩,从此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

一时间战乱频繁,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而张仲景的故乡南阳也未能幸免。

当时南阳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忧患诗人王粲曾在他著名的《七哀诗》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七哀诗》节选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家族的遭遇更坚定了少年张仲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豪迈志向,从此决心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医学事业之中。

张仲景最初拜同族名医张伯祖为师,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宋朝张杲的《医说》中是这样描述的:"张伯祖,南阳人也,独好方术,珍处精审,疗皆十全,为当世所重。"

意思是说张伯祖无论是诊断还是处理都十分精当,非常谨慎,所治疗过的病人无一不好,被当时世人所尊重。

由于张仲景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很快便掌握了老师传授给他的全部医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

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

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

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最初张仲景在家乡为人治病,后来曾到洛阳、修武等地行医,他善于运用经方给人治病。经方就是前辈人留下来的经验方药,药味简单,疗效显著,但是比较零散,不容易学握。

张仲景经过多年勤奋求索,并且用这些经方治愈了很多病人,他在群众中有"经方大师"之称,名望也很高。

另外,他又到襄阳跟着名医王神仙学习,后来又到茅山跟着老道士学习医术,于是他的医术水平就不断提高,在南阳已经小有名气了。

当时封建统治者不重视医学,社会上又普遍迷信巫术,不少贫穷的人在巫婆和妖道的欺骗下用符水治病,结果被夺去了生命。

张仲景非常痛恨这些巫婆和妖道,每每遇到这些欺人钱财、误人性命之事,便会出面干预,并用自己的诊治效果来反对巫术迷信,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从巫术迷信中解脱出来,张仲景创立了一套新医术来为人治病。

张仲景的医疗态度是十分认真的,他在行医过程中常常见到有些医生给人看病"按寸不进尺,握手不及足"敷衍搪塞,草率处方,单凭一张巧嘴欺人,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庸医作风,张仲景十分反感。

他在看病的时候总是先仔细观望病人气色,察听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询问病人的感受,并且结合切脉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确切诊断。

张仲景的诊断技术是很高明的,据《伤寒杂病论》及《针灸甲乙经》两书的自序记载,张仲景有一次遇到建安七子之一王粲,见他脸色不好就对他说:"你已经染上病了,应及时治疗,否则四十岁会掉眉毛,那时不仅不容易医治,此后半年命将不保。"

当时王粲年仅二十岁,正是春风得意,听后非常不高兴,认为张仲景是在炫耀自己的医术,也没有吃张仲景给他的药。

二十年后,王粲果然掉眉毛了,这时想再治病可已经来不及了,此后只活了187天就去世了。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张仲景的医术已经日趋精进,在故乡南阳小有名气,不过距离一代医圣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他是怎样一步步走上中国中医学的巅峰的呢,他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

又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

参考资料:《张仲景传》、《医说》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