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一首代表作,远离喧嚣,闲适自在,更令人忘记烦忧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大家都会遇到无数困难。古代很多才子也是如此,有时因为才不经用而悲愁,比如杜牧;有时因为无人提携而无奈,比如李商隐。于是有人失意彷徨、抑郁而终,有人却坚定信念、最终成功。不过既然成败都是一种经历,就不可过于患得患失,无论狂风多么肆虐,不管暴雨怎样无情,都要做好自己,才能在关键时刻不再失去机遇。正如陆游所说,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也似伟人抒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面介绍高适的一首代表作,远离喧嚣,闲适自在,更令人忘记烦忧。


高适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是边塞将军,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小吏,却喜欢读书写作。高适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刻苦学习,志向远大,并且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所以他虽然仕途极其不顺,却从未气馁。这首诗的大意是:别业依山傍水,周围还有苍翠的桑树林。邻家庭院里的鸭子喜欢下雨的天气,小鸡到了傍晚就赶紧钻进鸡窝。秋天里和乡亲们一起种菜,还与农夫们共同开荒。暂且远离仕途的烦恼,尽情享受沉浸于自然中的乐趣。

高适喜欢读书,也爱交朋友,却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刚开始时他希望如李白那样得到举荐,然后直接得到皇帝的任命。虽然这是一条捷径,但毕竟他没有诗仙的才华,也缺少人脉,于是失败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诗人失意地回到老家商丘,一边继续刻苦攻读,一边拿起锄头自力更生。他依然每天五更起床读书,白天劳动时汗流浃背,晚上回家也是披星戴月,更睡得很晚。岁月匆匆,转眼就过了几个春秋,诗人觉得自己不能这样蹉跎下去,于是又投笔从戎,不辞万里奔赴边塞,希望像先辈那样建功立业。

可是辗转多地,换了几个幕府,也没有得到重任。诗人虽然感到很失望,但也并非一无所得,这期间他接触了很多前线将士,也目睹过无数大小战役,更积累了很多创作素材,为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诗人依然没有灰心,过了一段日子,他又去了一趟长安,希望可以通过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可是最后他再一次失败。接二连三的打击,着实让高适有些心灰意冷,只好怏怏不乐地离开帝都。这一次他来到淇水边,看见这里风景秀美、民风淳朴,便打算暂时安居于此。淇水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商纣王曾在这里修建了都城朝歌,鬼谷子也在这里培养了几个绝世高徒,还有很多文人墨客也都喜欢来此游访。诗人喜欢淇水附近的青山碧水,也爱惜山林里的花草树木,更与邻家关系和睦。虽然自己一心追求功名,没有时间养鸡喂鸭,但“

诗人开荒、种菜,与乡亲们在一起聊天喝酒,虽然他们不会吟诗作赋,但作者每次将自己的作品念给他们听,他们都热情地鼓励作者不要灰心,也相信他一定会出人头地。不过高适此时却似乎淡忘了功名,更喜欢天人合一的闲适自在。“

高适的这首五律是其代表作之一,作者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美景。依依的西山巍然屹立,怡情养性,也见证沧桑;悠悠的淇水汩汩不息,让人乐而忘忧,又安抚心灵。在淇水别业生活的一段时间,诗人变得更加壮实,也比以前更要沉稳。乡村生活的宁静,农户人家的淳朴,让他收获颇丰,对诗歌创作的感悟和理解也更加深刻。此后不久,诗人又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并创作了流传千古的《燕歌行》,标志着高适的文学创作走向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