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火”已在叙利亚投入部署,专注反舰任务,俄罗斯又吓唬北约?

尽管是一款超音速轰炸机,但从本质上来说,图-22M3“逆火”轰炸机与轰-6一样都是中程轰炸机,缺乏足够的战略打击能力。“逆火”的超音速飞行能力在今天的战场上显得十分鸡肋,实际上扮演的是巡航导弹和其他类型远程导弹的空中发射平台角色。

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防务观察杂志》网站最新报道,继今年2月观察到驻叙俄军赫梅明空军基地进行大规模扩建后,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俄罗斯海军航空兵部队已经向赫梅明空军基地部署了图-22M3“逆火”超音速轰炸机,部署在叙利亚的“逆火”将用于海上攻击任务。

(挂载KH-22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逆火”)

这个消息引发了北约巨大关注。“逆火”轰炸机在叙利亚内战中曾被投入使用:从俄罗斯起飞的“逆火”轰炸机,在加油机的支持下飞越伊朗领空,甚至就在伊朗境内降落加油(此举因违反伊朗法律而在其后被拒绝),在叙利亚执行轰炸任务。根据报道看,当时“逆火”主要投掷无制导炸弹进行地毯式轰炸,这种费效比较低的轰炸任务,与其说是打击反对派,不如说是俄罗斯空军在练兵。

但现在不同了,俄罗斯国防部已明确表示,部署到叙利亚的“逆火”执行海上攻击任务。在执行此类任务的时候,“逆火”可以携带多款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此外,“逆火”也可以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这种导弹可以安装战术核弹头。

关于俄军为何要向叙利亚部署“逆火”,这要从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的初衷说起。对这个问题,存在诸多说法,包括保持在地中海和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等。但实际上,俄罗斯在2015年9月底介入叙利亚内战的实际目的,与2014年的占领克里米亚有关:帮助阿萨德反击西方和沙特等国支持的反对派(打击IS极端武装的主力是美国领导的联军),试图以此迫使美国和欧盟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的一切外交和军事行动从2014年后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的。

当然,这个目的并未实现,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持续至今。不过,随着叙利亚内战的平息,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目的也开始发生变化:要想借助叙利亚这个边缘国家增强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叙利亚的地缘位置,让俄罗斯可以在欧洲南部增加不少筹码,尤其是驻叙俄军赫梅明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军港。

面对美国和欧盟的压力,包括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俄罗斯其实并没有多少还手之力,甚至可以说是无能为力。俄罗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其军事力量了,尤其是其庞大的核武库。俄罗斯的洲际弹道导弹出现在西部边境附近已经并不是什么新闻,“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不仅能安装核弹头,而且实际射程也超出了1000公里(这也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直接原因),再加上部署在加里宁格勒的“伊斯坎德尔-M”,俄罗斯实际上对欧洲形成了巨大核威慑。

此外,不时出现在北约国家附近的俄罗斯轰炸机和核潜艇,也让欧洲感到不安,这些轰炸机和核潜艇,也可以携带安装有核弹头的巡航导弹。至于从叙利亚对欧洲构成威胁,俄罗斯实际上早已做到:部署在塔尔图斯港的那支分舰队,其轻型护卫舰和常规潜艇,都可以发射“口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同样可以安装核弹头,并在叙利亚进行了实战,当然,实际目的依然是威慑北约。如今,再加上部署到叙利亚的“逆火”,俄罗斯增强了对欧洲南部的威胁。只是,面对地中海的北约海空军,这种威胁究竟有多大作用,还不好说,毕竟,北约侦察机整天在驻叙俄军基地周围飞行,俄军的一举一动都难逃监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