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喜则气缓”,理解了,才能更好地修身养性

《黄帝内经》:“喜则气缓”,该如何理解?

在“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情绪里,“喜”可以说最有正能量的一种情志。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简而言之,“喜”就是开心、快乐。

在《黄帝内经》说:”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

内经认为,在七情里,各种情志都“过用”,都可能导致疾病,但是唯独“喜”很少有这个弊端。因为“喜”能够使机体的气血通畅、和缓,也就是使身体恢复正常。

所以,历代养生家都提倡“笑口常开”,有的甚至说”笑能治百病”、”笑是治病良药”。这是由于笑就是喜的外在表现,通过笑就可以使得机体气血通畅,自然百病不生。

当然,客观点说,喜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例如《黄帝内经》也说“喜伤心”。也就是说。如果“喜”的情绪太过严重,这也是对人体不好的。

这里所说的“心”,主要就是指中医脏腑理论里“心藏神”的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长期都是处于一种过于欢乐的心态,那么就可能会心神涣散、不能集中精神了,这就可以导致心神的疾病。

《黄帝内经》更说:“暴喜伤阳”。

假如突然的欢乐太过,那就可能“乐极生悲”了。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喜伤心”的代表。

我们可以仔细想想看,身边或许总会有一些朋友,他们是常常笑面迎人,即使是一些很小的事,也能让他笑个不停。

这种类型的人,他们的性格往往都是比较随意的。从正面的角度来说,他们平素为人比较随和,跟人相处很容易也很轻松,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转变,是别人眼里的“老好人”。

但是从负面的角度看,这种人大多有意志不够坚定,人生的目标不够清晰,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等。

这也完美体现了“喜”的正常与太过的两种情况。

更仔细地说,“喜”与“怒”是相对两种情绪。而“怒”本来是一种向上、扩展的能量。如果一个人多喜,那么他就必然会少怒,这也是多喜的人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原因,因为“喜”而欠缺推动做出决断的魄力。

如果一个人缺乏”喜”,那就会成”悲”了。从基础层面上来说,喜是正面积极的,而悲则是负面消极的,既然缺乏正面,那么他的精神世界里就可能以负面为主流了。

所以,要消除悲伤、解除负面思想,最直接方法很简单,就是找点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来做。从中医的理论来阐述,那就是“喜克悲”。

总而言之,“喜”还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情志。因为快乐能提高机体气血的运行,帮助我们身体趋于健康,即使是生病的时候,只要能抱着正面积极的态度,也有助顺利康复。

但是,我们也要记住,不要得意忘形,“喜乐”也要有节制,那样才不会成病。

总的来说,尽管喜怒哀乐乃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遭遇而产生各种心理情绪,但有些人却总是难以获得、或者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这又是为什么呢?

《大学·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由此可见,欢笑都是短暂的,“喜”也是相对短暂的。而想要获得长久的快乐,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持平静的内心。

只有各种情绪不至于随便滥发滋生,我们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安静与祥和。对于养生与健康来说,气血平和即是安。平静祥和的内心,“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不发,这就是最好的“缓”,才是最利于养生与长寿的。

(0)

相关推荐